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美国"阳光带"的崛起对中国西部城市化战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西部开发以城市化为先导,中国西部大开发本质上也是西部城市化。西部大开发战略应以城市为中心组织与落实。本文通过透视美国“阳光带”城市崛起的历史,尤其是产业集群的成功经验,提出中国西部城市化战略实施中应将培育地方产业集群作为推动城市化的重要战略方式和地方重要的公共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山东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王富喜  林炳耀 《地理科学》2005,25(3):263-267
新世纪的山东省城镇化必须尽快实现由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模式的战略转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城镇产业的发展和向高层次跃进为支撑,以完善和强化城市功能为核心,全面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变农村工业化为城镇工业化,以工业和服务业的联动发展推动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加快相关制度改革步伐;统筹规划、分区推进全省城镇化进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集群理论与主导产业理论比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自20世纪50年代诞生以来,主导产业理论在某些国家和地区获得了比较成功的实践纪录。然而,半世纪后,该理论产生和应用的条件时移境迁,自80年代以来,该理论实践的绩效多有不佳,我国十五计划的编制仍然沿用了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思想作指导,进一步加剧了区域经济的结构趋同性。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学术界提出的产业集群理论广泛总结了全球成功案例的实践经验,开拓了区域发展理论研究的维度,是适合当前中国国情的新型区域发展理论之一。本文从不同层面比较了上述两大理论,展望了集群理论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知识经济和知识产业的特点。从知识产业的零排放概念对环境保护的意义,信息产业发展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生物工程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微生物技术为基础的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对大气环境的保护,新能源与节能产业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等方面阐述了知识产业的发展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城市竞争力发展战略初步研究--以无锡市为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阎川  颜涛  林炳耀 《地理科学》2002,22(6):660-668
对城市竞争力战略的基本框架作了初步研究,并结合无锡市进行了实证分析。重在分析城市竞争优势,发展模式之间的关系,试图从竞争力的角度出发,为制定城市发展战略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宋家泰  林炳耀  刘志 《地理研究》1986,5(1):107-107
出行数据管理指收集、处理、解释出行数据,并以此指导城市交通规划决策的过程。本文较系统地讨论了城市居民出行数据管理问题。文中通过分析居民出行统计数据,概括了我国城市居民出行的若干基本特征,探讨了居民出行的某些衡量指标、变化趋势以及有关的交通对策,并对现时国外常用的交通数字模型在我国城市交通研究中的适用性作了分析与评价,在此基础上,应用IBM-PC微型计算机,设计了一个城市居民出行信息系统,该系统由DBASEⅠ数据库和BASICA数据分析软件包构成,面向规划,辅助决策,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7.
探索虚拟城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重点讨论了虚拟城市的涵义及其来由,同时简要地论及虚拟城市的功能,如对城市规划方案讨论、评价,城市功能虚拟化和城市运行评价等。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 伴随世界性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以计算机应用软件为代表的知识经济(智力经济)扑面而来,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这是信息时代到来的标志,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现实体现。面对信息时代的新气息,我们地理科学工作者应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吸收新鲜血液,抓住机遇,迎头赶上信息时代的步伐,把一个生机勃勃的地理科学带入21世纪。但是,如何发挥地理科学的现有优势,尽快形成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的优势,值得全国地理学工作者深入思考,认真研究,系统探讨。为此,本刊从…  相似文献   
9.
苏勤  林炳耀 《地理研究》2004,23(1):104-114
利用社会调查和市场细分方法 ,对西递、周庄和九华山三个旅游地的居民态度与行为进行实地调查 ,采用分层聚类法将旅游地居民分为四种类型。老年、居住时间较长和文化程度较高的居民多数为矛盾的支持者或理性的支持者 ;对于旅游业联系和依赖较少的居民多属于淡漠的支持者 ;而青年、旅游部门、家人或亲戚有人在旅游部门工作、家庭收入主要或部分来自旅游业的居民在热情的支持者中占较大比重。比较研究的结果表明 ,国内外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与行为都存在明显分化 ,但国内旅游地居民较国外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发展表现出更为积极的态度和支持行为 ,尚未形成反对者。  相似文献   
10.
新亚欧大陆桥东端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陆桥经济理论,着眼陆桥经济带东部崛起,分析了当前新亚欧大陆桥东端淮海城市群空间结构特点,指出当前陆桥经济发展带来的新的挑战和机遇。通过淮海城市群中心城市职能指数和经济联系强度的相互验证计算,进一步明确徐州作为本区域的中心性城市地位,提出了新亚欧大陆桥东端淮海城市群"一心五轴六组团"的总体空间规划构想,以及实施规划的三大措施,即建设具有强大辐射力的区域性特大中心城市、实施淮海城市群核心区一体化、推动淮海城市群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