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中国城市与城市发展理论的历史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薛凤旋 《地理学报》2002,57(6):723-730
论述中国自周期以来的城市概念和理论,指出中国城市性质和城市结构的自有特点及其与西方发展经验为基础的城市概念和理论不同,将中国漫长的演变历史分为封建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1978年和1978年以后的改革开放3个时期。3个时期所形成的城市概念和理论,都有中国特色,是中国城市及城市化向前发展的重要的理解和指导基础。  相似文献   
2.
外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新动力:珠江三角洲个案研究   总被引:106,自引:9,他引:106  
薛凤旋  杨春 《地理学报》1997,52(3):193-206
城市化的研究历来都偏重于内力的营造,例如区域经济的不同发展步伐,乡村-市的人口流动,政府的地区性经济政策以及新城市的建设等。在资本、人力、技术和市场走向“全球化”的情况下,新的国际分工自1980年以来已成为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及经济活动急剧增长与集中的主要动力。本文对这一类型城市化的特点和空间形态作出了概括性的描述。  相似文献   
3.
中国汽车工业──改革开放后的重整与国际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规模的重整和广泛的国际化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两个主要特征。作者首先从企业组织结构、生产能力与品种结构、规模经济和空间分布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近二十年来中国汽车工业重整的效果及所形成的行业特征;其次根据利用的外资和技术的来源以及涉及的技术形态分析了其国际化的程度及在世界汽车工业中的位置;最后总结了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的若干问题,并提出在散乱的格局和跨国公司竞争的双重压力下,中国汽车工业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4.
研究中国城市化理论学派述评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薛凤旋  蔡建明 《地理研究》1998,17(2):208-216
中国城市化具有独特性,自70年代以来一直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文中通过对各有关研究的比较和总结,归纳出5种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学说,即反城市主义说、工业战略说、城市二元体系和工农业均衡发展说、工业化和城市偏爱说以及综合说,并对各学说进行了评述,指出中国在面临社会经济结构全面转型的历史时期,极有必要借鉴他人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去建立自己的新理论.  相似文献   
5.
中国三大都会经济区的演变及其发展战略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薛凤旋  蔡建明 《地理研究》2003,22(5):531-540
我国沿海地区特别是主要入海河流的三角洲上的城市,乃近代发展最迅速的城市。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更为这些城市注入了新的动力。围绕着北京、上海和香港等核心城市,近年来已形成三个不同程度的外向型都会经济区。过往20年来,它们在外贸、外资、经济发展及城市化速度方面均领先全国。因此对这些都会经济区的功能特点和形成机制进行研究,是我国区域发展规划的重要前提。同时都会经济区亦是我国城市化二元体中有关大城市群或都市连绵带式的城市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