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陆才稳 《地理教学》2014,(12):26-28
从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分析地球运动的意义"在六种版本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中的内容编写比较,进行归因推理: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与地球自转和公转均密切相关。并提出基于结构图的课堂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新课标鲁教版教材必修1“地理环境差异性”几个教学片段的课堂观察为例,从三维目标的实施及实现的视角考察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知识与技能教学的科学性、过程与方法教学的可行性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的先进性,并思考其中的优点与不足,提出高中地理课堂要切实关注三维目标三位一体的高效教学。  相似文献   
3.
陆才稳 《地理教学》2013,(14):37-40
正一、支架式教学简介支架式教学是目前已开发出的比较成熟的基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根据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的有关文件,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  相似文献   
4.
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复习,教师提出“坐地日行……”,学生立刻有了共鸣,想到“坐地日行八万里”。教师提出问题:该诗句反映的是不是地球自转呢?为什么?学生想到“日行”为地球的日运动,所以体现地球的自转运动。教师再提出问题:已知地球赤道周长约四万千米,那么该诗句所描述的地点在哪里最合适呢?为什么?学生得出该地点位于赤道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