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6篇
  免费   368篇
  国内免费   437篇
测绘学   227篇
大气科学   440篇
地球物理   327篇
地质学   963篇
海洋学   279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154篇
自然地理   19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3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6篇
  1957年   4篇
  193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对36颗不同质量、不同演化阶段的年轻星体进行了J,H,K波段测光,并结合其它光学、近红外、IRAS、亚毫米、毫米波段的观测结果,计算了它们的红外色指数、能谱分布指数、红外光度等参量,得到近红外和远红外双色图,比较了不同类别源的参量分布。最后,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改进了低质量主序前星的辐射模型,对一些源进行了计算并分析其星周状况。  相似文献   
2.
3.
本文针对忻州市土地整理现状,通过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5.
6.
7.
采用MS2000型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测试,利用计算机粒度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绘制出样品的频率曲线、概率累积曲线以及粒度众数位值曲线等图件并进行沉积环境分析。厦门地区第四纪环境演化经历了中更新世同安组(含泥中粗砂、含泥细中砂、砂为主)海积一冲积一更新统上部龙海组(含泥粗中砂、含泥细中砂、含泥粗砂、粗砂、细中砂、含细砾中粗砂、中细砂等)冲积一洪冲积一更新世上部东山组(砂、砂砾、含泥中粗砂、粗砂、泥质中细砂、细砂、中粗砂等)冲洪积及部分海积(粉砂、细粉砂、含碳质泥、粘土、淤泥质粘土、粉砂质粘土等)一全新世长乐组(粉砂,淤泥质粘土、粉砂质粘土、碳质粘土、含砂淤泥质粘土,粉砂质亚粘土、粉细砂亚粘土等)海湾沉积。在解释环境变化的同时,说明粒度变化曲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地层划分的依据之一,并以此对研究区地层进行了详细划分。  相似文献   
8.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以下简称西线工程)是大有希望的,它已列入国家南水北调中线、东线之后的议事日程;大有希望,是指中央决策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为解决西北地区严重缺水问题,加快西线工程的进程,是重大措施之一;大有希望,是指西线工程的研究已近40年,国家计委1987年决定,开展10年的超前期规划研究进展顺利,已经完成,并及时转入规划阶段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人类活动对长江干流水沙关系的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流,径流量和输沙量分别居世界第四位和第五位,其水沙关系的变化与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关系密切.近几十年来,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干流水沙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本文利用宜昌、汉口、大通水文站50多年的日流量和日舍沙量资料,研究了三站水沙相关关系、水沙双累计关系、多年月平均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特性.研究表明长江干流水沙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但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断发生着变化,导致水生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冈底斯东段的鲁朗-色季拉和墨脱-崩崩拉一带花岗岩的岩石类型主要为二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等。墨脱花岗岩的K—Ar年龄为19-22Ma;鲁朗花岗岩的^40Ar—^39Mr年龄为14-18Ma。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本区花岗岩主要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和钙碱性系列,同时具有某些埃达克岩的特征,表现为高SiO2(65.60%-76.40%)、Al2O3(12.32%-17.23%)、Sr/Y(2.41-86.46)、(La/Yb)。(6.65-56.14)比值,低Y(4.23×10^-6-39.40×10^-6)等特点。呈典型的LREE和LILE富集型分配模式.Eu为正到弱负异常。本区中新世花岗岩主要来源于中下陆壳的硅铝质成分和镁铁质成分的重熔,不同于具埃达克岩成分的冈底斯中新世含矿花岗斑岩。以中新世花岗岩侵位为标志,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地区的初始伸展可能在22Ma左右,早于冈底斯中段(20Ma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