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2篇
  免费   1245篇
  国内免费   1730篇
测绘学   689篇
大气科学   992篇
地球物理   1360篇
地质学   3239篇
海洋学   781篇
天文学   249篇
综合类   527篇
自然地理   830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385篇
  2021年   385篇
  2020年   325篇
  2019年   401篇
  2018年   411篇
  2017年   373篇
  2016年   410篇
  2015年   381篇
  2014年   398篇
  2013年   421篇
  2012年   419篇
  2011年   391篇
  2010年   413篇
  2009年   354篇
  2008年   364篇
  2007年   303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渔山列岛于2008年成为国家级海洋生态保护区,为了解渔山列岛保护区内潮间带软体动物次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于1982年和2010年的3个季节(春、夏、冬)在渔山列岛进行潮间带软体动物调查,采用多元统计分析软体动物时空差异,以Brey经验公式计算分析软体动物次级生产力(P值,P/B值)。结果表明,年际间物种食性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1982年潮间带软体动物对次级生产力贡献率最大的物种有单齿螺(Monodonta labio)、锈凹螺(Chlorostoma rustica),占软体动物总次级生产力的42.88%,2010年潮间带软体动物对次级生产力贡献率最大的物种有覆瓦小蛇螺(Serpulorbis imbricata)、条纹隔贻贝(Septifer virgatus),占软体动物总次级生产力的75.96%。1982年,年均栖息密度为2758ind/m2,年均生物量为2100.26g/m2,年均次级生产力为240.04g/(m2·a),年均P/B值为0.63a–1;2010年,年均栖息密度为699ind/m2,年均生物量为1101.85g/m2,年均次级生产力为94.82g/(m2·a),年均P/B值为0.55a–1。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软体动物次级生产力年际间差异显著(F=5.761,P0.05),季节间和潮位间差异都不显著(F=0.135,P0.05;F=2.076,P0.05),P/B的值较低,表明该海域软体动物世代更替速度较慢,2010年的P/B值(0.55a–1)低于1982年的P/B值(0.63a–1),表明近30年来群落结构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2.
2015年以来,秦皇岛近岸海域暴发了绿潮,对北戴河旅游区的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绿藻微观繁殖体在绿潮的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主要包括孢子、配子、幼苗和营养片段。绿藻微观繁殖体作为绿潮的“种源”,其分布规律可以反映绿潮的“藻源”位置。本研究于2016年4-9月和2017年1月对秦皇岛近岸海域绿藻微观繁殖体的调查,探究了其分布规律以及生物量变化。结果显示,绿藻微观繁殖体主要分布在近岸海域,由近岸向远岸海域逐渐降低。绿藻微观繁殖体的数量在7、8月份最高,在冬季最低。受绿潮影响严重的海域微观繁殖体数量高于其它海域。秦皇岛近岸海域的绿藻微观繁殖体为该海域绿潮的种源,其分布规律表明秦皇岛近岸海域绿潮起源于本地。  相似文献   
3.
中国多数红树林陆地边缘存在着大量的养虾池塘。这些养虾池塘可通过:(1)换塘外排废水,(2)清塘直排污泥影响周围的红树林。本研究共包含两个实验,来探讨这两种类型的排污对秋茄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一模拟虾池常规换塘情况,研究换塘废水对秋茄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二设置四种虾池清塘污泥沉积厚度(0 cm,2 cm,4 cm,8 cm),研究虾池清塘污泥的累积效应对秋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在5,15和25三种盐度下,虾池换塘废水未对秋茄生长指标造成显著影响;而清塘污泥对秋茄生长的影响与其沉积厚度有关,大多数生长参数在污泥沉积厚度为4 cm时呈现最大值。秋茄幼苗在适量的沉积厚度下加速了生长,且本实验秋茄幼苗对虾池清塘污泥的耐受性为沉积厚度8 cm。  相似文献   
4.
西藏林周县是我国大骨节病(KBD)患病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本文将林周县作为研究区,通过使用地理探测器(GeoDetector)量化分析KBD患病率风险因子的影响,并使用环境化学方法验证空间分析结果。通过对10个潜在影响因子的分析以及对当地KBD患病村和非患病村的土壤-水-粮食-人这一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环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1)林周县KBD由一组多重且交互作用的环境影响因子共同作用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控制因子是地层因子;(2)所有环境介质(土壤、水、谷物)及人体组织中的硒元素浓度在KBD患病区均低于非患病区;(3)当地居民对硒和铬的摄入严重不足,尤其是KBD患病村中居民硒元素平均日摄入量(ADD)大约仅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成人基本摄入量下限的4%;(4)我们推测,当地居民患病主要是由于地层这一影响因子,这是由于通过生态系统的迁移转化导致当地人口严重硒缺乏,最终导致地方性生物地球化学硒缺乏。  相似文献   
5.
用 1 5个随机引物对建鲤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 ,结果显示 ,建鲤群体内的遗传相似系数为 0 91 81± 0 0 73 8,多态位点比例为 0 41 67,平均杂合度为 0 1 884。表明建鲤种质较纯 ,群体内的遗传变异程度较小。建鲤优良性状产生的分子学基础是等位基因的杂合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Using western immunoblotting, we obtained heat-shock protein 70 (HSP70) induction data and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tissues from shrimp 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during thermal and immune-challenged stresses. This is probably the first report of the effects of various stressors on the expression of HSP70 in shrimp.HSP70 was prominently induced in hepatopancreas and gills, but not in muscle, eyestalk and hemolymph, when the shrimp were exposed to heat shock and Vibrio anguillavium-challenged stresses. Cold shock and WSSV treatment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levels of HSP70 expression in all tissues examined. HSP70 induction was greatest after 2 h exposure to heat shock stress, which was elevated after acute heat shock exposure of 10℃ above ambient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7.
U–Pb age, trace element and Hf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zircon were analysed for a metasedimentary rock and two amphibolites from the Kongling terrane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Yangtze Craton. The zircon shows distinct morpholog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Most zircon in an amphibolite shows oscillatory zoning, high Th/U and 176Lu/177Hf ratios, high formation temperature, high trace element contents, clear negative Eu anomaly, as well as HREE-enriched patterns, suggesting that it is igneous. The zircon yields a weighted mean 207Pb/206Pb age of 2857 ± 8 Ma, representing the age of the magmatic protolith. The zircon in the other two samples is metamorphic. It has low Th/U ratios, low trace element concentrations, variable HREE contents (33.8 ≥ LuN≥2213; 14.7 ≤ LuN/SmN ≤ 354) and 176Lu/177Hf ratios (0.000030–0.001168). The data indicate that the zircon formed in the presence of garnet and under upper amphibolite facies conditions. The metamorphic zircon yields a weighted mean 207Pb/206Pb age of 2010 ± 13 Ma. These results combined with previously obtained Palaeoproterozoic metamorphic ages suggest a c. 2.0 Ga Palaeoproterozoic collisional event in the Yangtze Craton, which may result from the assembly of the supercontinent Columbia. The zircon in two samples yields weighted mean two-stage Hf model ( T DM2) ages of 3217 ± 110 and 2943 ± 50 Ma,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at their protoliths were mainly derived from Archean crust.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太阳22周峰年期间云南天文台米波射电频谱仪的观测结果。主要对1557个单个Spike的时间和频率分布作了统计分析,着重指出太阳快速精细结构的观测特征并定性地指出其产生机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爱黎-海斯卡宁均衡补偿假设模式为基础,利用圆模板编制了滇西北及邻区均衡重力异常图。分析了异常的基本特征与壳内构造的关系,并初步探讨了均衡重力异常和强震活动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袁钧涛  李宗云 《天文学报》1996,37(3):235-242
本文提出了激变变星0623十71的4个时间分辨光谱,覆盖轨道周期的73%.其中的3个谱清楚地显示了各种光谱特征随轨道运动的变化,在流量、能谱以及谱线轮廓方面的这种变化正是对一个倾角不太大的激变变星所期望的.然而另一个曝光对分钟的谱,流量和视向速度与预期的相比都太大,很难加以解释,可能它是一次象AEAqr中观测到的跃发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