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质学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呼伦贝尔草原大气浑浊度的测量和尘埃输送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相对日射表和玻璃滤光片,于1974—76年的4—7月份在呼伦贝尔草原进行了大气浑浊度的测量。根据测量结果,研究了半干旱草原尘埃输送的特性。通过不同测点的对比,分析了草原开垦对尘埃输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二向反射遥感中冬小麦植被组分和土壤特性的季相变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二向反射物理模型的反演研究中,李小文和Strahher等提出基于知识的反演,强调了地面知识积累对反演的重要性.根据在北京、山东禹城和河北栾城等地不同年份积累的不同品种冬小麦实测数据,按照二向反射理论模型及模型反演研究的要求,分析了冬小麦群体植被组分的几何结构、光学特性和土壤光学特性等参数的季相变化特征.具体内容包括(1)叶面积指数的季相变化;(2)叶、茎、穗面积在它们总面积中比例的季相变化;(3)叶倾角分布的季相变化;(4)叶茎穗光学特性的季相变化(5)土壤背景垂直向上反射率的季相变化,文中各项季相变化特征覆盖的冬小麦生育期长.这是一份比较系统和有较好代表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利用高光谱数据对作物群体叶绿素密度估算的研究   总被引:98,自引:2,他引:96  
叶绿素是农作物生长中重要的因素。叶绿素含量既表明作物生长的状况,又表征了作生的生产能力。而叶绿素密度(单位面积农作物的叶绿绿素含量)是估计农作物群体生产力的重要指标。对早播稻、晚播稻和玉米的多时相的群体光谱测量数据和相应的叶片叶绿素密度的测量数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早播、晚播稻和玉米的群体光谱的反射率数据以及其导数光谱数据绿素密度具有委好多的相关性,并且可以对这几种农作物建立统一的线性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4.
由地表风化产生的表面覆被层的矿物质,其质地或与它的基岩矿物相似,或十分不同,虽然这类表面层的厚度仅有几微米到几毫米,但它们却完全控制了地面的反射光谱。与此相似,有些由风吹送的尘埃、胶结物或其它附着物在表面形成的外层也是影响遥感反射光谱的重要因素。这种由胶结物形成的表层往往是深色(甚至黑色)的,因为它们通常出现在干旱区,故常称为“荒漠漆”(“desertvarnish”)。尽管这些暗色对我们的眼睛并无特别之处,但这类表面层(通常为粘土)在短波红外区(SWIR)具有低反射率的吸收特征,并能据此推断它们的矿物成分。因此,为了要在遥感图象和地面的实际“地质状况”之间建立联系,必须对裸露岩石表面特征具有良好的了解。由于不可能在野外总能找到“新鲜”的岩石表面,因此,人们必需能将“岩石内部”物质的光谱和它“上、下表面”的光谱区分开。本部分以美国加里福尼亚东部White-Inyo山区高海拔地区早古生代白云质碳酸盐的风化表面为例,研究其岩石表面风化特征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地表土壤热通量是地表热量平衡中的一个重要分量,它的确定对于蒸发和湍流热通量的计算,高原冷热源及冰雪消融过程的研究等都有一定的意义。 地表热通量值可通过计算求得,但近年来,许多人利用热流板来直接测量。为了检验热流板测量值的可靠性,我们于1979年夏季在青海格尔木地区进行了试验性观测,现将主要结果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6.
根据1979年夏季青藏高原气象科学试验期间获得的地面辐射资料和从TIROS-N卫星云图照片得到的云量和地面冰雪覆盖资料,采用2°×2°的经纬网格,计算并绘制了青藏高原1979年5—8月的月、旬辐射平衡分布图.结果表明:夏季青藏高原辐射平衡高中心往往出现在35°N以南83°—93°E的地区内.  相似文献   
7.
太阳直接辐射光量子通量的气候学计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把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换算成光量子通量密度,取用了一个简单的大气模式,计算了各种太阳高度、地面气压和大气浑浊度下太阳直接辐射中的光合有效辐射能量通量和光量子通量,从而得到了单位光合有效辐射能量所具有的光量子数。结果表明:这个数是比较稳定的。在平原地区,10—90°的太阳高度范围内,1W.m~(-2)的光合有效辐射通量密度具有4.72±0.11μmol.m~(-2).s~(-1)的光量子通量密度。本文还采用北京地区四个季节定时的太阳直接辐射分光测量资料和高原观测资料检验了模式计算结果的可靠性,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植被定量遥感真实结构模型的出现,植被结构的可视化研究成为植被定量遥感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在植被可视化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面向对象的三维可视化数据模型用于植被真实结构的构造。三维可视化数据模型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对象组合的方式建立几何和逻辑关系,成功的实现了植被结构的表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采用更系统的生物学方法,根据水稻在整个生长期的叶面积指数轨线,按叶面积指数的一次测量值,结合气象和光谱数据及陆地卫星MSS图像,估算大面积水稻产量的方法。 在产量与总截获的关系中,叶面积指数是最重要的参量之一。文中重点分析了由水稻在MSS波段内的光谱数据构成的绿度指数和Suits模式估算叶面积指数的结果。表明,用Suits模式计算的叶面积指数有较高的相关系数和较低的剩余标准差。并用这个方法计算了不同田块的叶面积指数,再根据这些数据和MSS图像建立关系。本文比较了卫星数据和多种绿度指数的关系,认为垂直植被指数(PVI)是估算叶面积指数的最好参量,因为它消除了土壤背景的影响,并用它求出了大面积水稻的叶面积指数分布。再根据已建立的叶面积指数轨线和作物截获的有效光合辐射(TIPAR)关系,计算了TIPAR,编制了产置分布图。文章分析了计算结果,并以1983年的例子进一步讨论了该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预测的水稻产量和实测产量间的相关系数为0.9左右。  相似文献   
10.
以往,根据遥感资料估算作物产量,多数用的是经验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生物学基础的水稻估产模式。该模式包括两项基础性的工作。(1)利用Baerema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Riveri-na地区,在水稻整个生长季中获得的三个水稻品种、两种播种方式(空播和拖拉机播)共6组实测的叶面积指数值LAI,通过LAI与积温间关系的分析,得到一条规一化的LAI曲线,称叶面积指数轨线(LAI trajectory)(2)根据太阳辐射在植冠层内的传输理论,利用实测的水稻叶角分布和常规日射资料,用模拟计算的方法,得到水稻冠层对光合有效辐射PAR日截获率IPAR_d与LAI间的关系。并用实测资料对此作了检验,结果表明模拟计算结果是可取的。由此,我们只要知道了水稻扬花前不久某一天的LAI,利用上述两项基本关系及当地的辐射、温度资料,便可推算植冠层从扬花到生理成熟期间对光合有效辐射的截获总量TIPAR,进而再假定水稻的灌浆直接取决于对PAR的总截获量TIPAR,根据水稻籽粒产量与光能截获间的转换效率,便能估算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