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8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探测、中尺度自动气象站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10年6月18—20日湖南省大范围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着重分析该过程中"列车效应"的多普勒雷达特征。结果表明:深厚湿层是产生高降水率的水汽来源,中低层垂直风切变使对流系统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可使强降水维持更长时间,有利于大暴雨产生;低质心、高效率的大面积降水回波(≥40 dBz)较长时间源源不断从湘北经过产生"列车效应",导致湘中以北大范围暴雨甚至大暴雨;冷暖平流和辐合相叠加的径向速度特征、中气旋、低空急流的维持使"列车效应"长时间维持;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快速识别强降水回波和"列车效应"并对其维持时间作出预测,可为及时、准确发布暴雨预警与预报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一次超级单体的多普勒雷达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长沙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基本反射率因子(R)、径向速度(V)、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VIL)、垂直剖面等产品,分析了2008年4月8日发生在湘东地区的一次超级单体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表明:这次过程是一次典型的超级单体过程,在反射率因子上出现了钩状回波、三体散射回波、弱回波、高悬垂回波,相应的径向速度图上出现了持久的中气旋,风暴顶表现为强烈的辐散,降雹前相应的液态垂直累积含水量有一个跃增,这些多普勒雷达特征均为超级单体风暴预警提供了有利的临近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3.
2003年7月上旬张家界特大暴雨山洪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周雨华  黄培斌  刘兵  张海  黄小玉  丁小剑 《气象》2004,30(10):38-42
对造成 2 0 0 3年 7月 8~ 1 0日张家界特大暴雨山洪的主要影响系统、物理量诊断场资料、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及自动气象站要素进行了分析 ,并重点分析了张家界特定的地形条件对降水的增幅作用及暴雨的夜发特征 ,为湘西北的暴雨山洪预报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The Global and 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 (GRAPES), a limited-area regional model,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onset of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In view of the relatively insufficie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initial field in simulation predictions, the Advanced Microwave Sounding Unit-B (AMSU-B) data from a NOAA satellite were introduced to improve the initial values. By directly using the 3-dimensional variational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 of GRAPES, two schemes for assimilation tests were designed. In the design, Test 1 (T1) assimilates both sounding and AMSU-B data, and Test 2 (T2) assimilates only the conventional sounding data, before applying the model in simulation forecasts. Comparative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model was very sensitive to initial fields and successful in reproducing the monsoon onset, allocation of high- and low-level wind fields during the pentad of onset, and the northward advancement of the monsoon and monsoon rain bands. The scheme, however, simulated rainfall and the location of the subtropical high with deviations from observations. The simulated location of the subtropical high was more westward and northward and the simulated rainfall for the South China Sea was larger and covered a broader area.  相似文献   
5.
使用常规气象资料和长沙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对2009年3月21日湖南飑线天气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发生在低层增温增湿、中低层较强垂直风切变环境场中,中层冷平流的入侵加剧了层结的不稳定性.过程中风暴单体形态特征具有典型入流缺口、弱回波区和悬垂体结构特征,风暴单体内部(3 km以下)存在辐合性涡旋,VIL>4...  相似文献   
6.
湖南2次典型的冰冻灾害天气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和2008年湖南出现了2次典型的冰冻灾害天气,造成的损失都相当严重,2008年出现的特大冰冻灾害天气更是百年一遇。通过对这2次典型冰冻灾害性天气的成因、特征对比分析,指出了湖南冰冻灾害性天气的形成与发展的天气气候特征及判别因子,对进一步提高湖南省冰冻灾害性天气的精细化预报能力有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不同强度台风相伴随的内陆台前飑线对比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唐明晖  姚秀萍  王强  丁小剑 《气象》2017,43(8):912-923
本文应用多种常规观测资料和非常规观测资料,以两个强度差异较大的台风(201409号台风威马逊和200606号台风派比安)在内陆造成的台前飑线为研究对象,从飑线产生的实况、大尺度环流背景及飑线不同阶段进行分析,重点以飑线初生阶段的环境条件和成熟阶段的地面中尺度特征、垂直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威马逊"飑线主要是台风倒槽和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而"派比安"飑线则是由台风倒槽、副高、西风槽相互作用引起的;两次过程副高位置的不同造成台风外围东南急流位置的差异,"派比安"飑线过程中东南急流更有利于飑线的持续。(2)飑线初生阶段,充沛的水汽来源、明显的条件不稳定、不稳定能量的积累、对流抑制能量的减小均为飑线的初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地面辐合线使得离散的对流单体组织发展成飑线;而水汽条件、地面辐合线位置的差异导致了两次飑线初生位置的不同;对流有效位能(CAPE)、对流抑制位能(CIN)差异预示着"派比安"飑线过程对流发展潜势强于"威马逊"飑线过程。(3)飑线成熟阶段:由地面温压场特征分析出"派比安"飑线冷池中心比"威马逊"飑线更明显;垂直动力结构更有利于强对流的产生和发展。(4)西风槽底部和台风倒槽顶部在湘北的结合,使得已衰减的"派比安"飑线再次增强发展形成Ⅱ阶段飑线。(5)和以往研究的西风带飑线相比,这两次飑线过程并没有分析出那么强的"雷暴高压"、正变压,但有冷池、明显的温度梯度、气压梯度,低层的垂直风切变主要是由风的方向变化所导致。  相似文献   
8.
两次冰雹过程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长沙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对2008年4月8日和2009年3月21日发生在湖南的两次春季冰雹天气对比分析发现:这两次过程前期形势均为500 hPa西风槽以阶梯槽的形势影响湖南,槽前配合有冷锋南下,锋前的西南倒槽明显发展,低槽、切变以及冷空气是其主要影响天气系统;通过雷达产品对比分析发现,4月8日过程是一次典型的超级单体过程,3月21日过程为一次强飑线过程,在降雹前VIL值均有明显的反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