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8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利用年轮平均灰度年表重建了天山巩乃斯地区自公元1777年来当年5月至8月平均最高气温,方差解释量达41%(调整自由度后为39%).过去232年来,巩乃斯地区平均最高气温变化存在2个偏冷阶段和1个偏暖阶段.重建序列具有154年、77年、2.7年和2.3年的准周期,并且在1842年前后、1880年前后、1923年前后发生了...  相似文献   
2.
油松树轮记录的过去134年伏牛山5-7月平均最高温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豫西伏牛山的两组油松树轮宽度年表,重建了该区域1874年以来5-7月的平均最高温度.并用Jackknife和Bootstrap等方法进行了方程稳定性检验,统计检验参数表明重建序列与实测序列吻合较好,且方程稳定可信,重建方程的解释方差为40%(调整自由度后为39%).重建显示,在过去134年中,豫西伏牛山区5-7月平均最高气温经历了4次冷期和5次暖期.其中,20世纪20-30年代末是最显著的暖期,之后开始降温,至50年代降到谷底,温度小幅回升后,在70-80年代中期又显著下降,80年代末以后开始增温.该重建温度序列与秦岭中部南五台地区温度序列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山西芦芽山地区树木年轮记录的1676 AD以来5~7月温度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山西芦芽山地区采取了符合国际树轮库要求的油松样本,通过交叉定年和应用区域生长模型,建立长度为328 a的标准宽度年表.根据RCS序列所揭示的气候低频变化特征,确定1676 AD以来夏季温度可划分为两个时段:1676—1865 AD和1866—2003 AD.在1676—1865 AD时期,夏季温度变化主要表现为“冷强暖弱”,其中1710—1720s为最冷时段.1866—2003 AD时期,夏季温度呈现出“总体持续变暖,冷暖交替频繁”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the East Asian climate is the monsoon system. Plenty of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the Asian monsoon system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global climate sys- tem [1-4].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  相似文献   
5.
通过树轮钻取样及查考历史资料,论证南华寺水松栽种年代分别为明代正德十四年、清代康熙初年及清代同治末年。取水样作化学分析及收集近数十年环境观测资料,分析水松荣枯的原因。认为环境污染及不恰当人为活动是多株水松枯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利用树轮资料重建河流径流量是树木年轮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在理解树轮水文学科学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利用树轮资料重建河流径流量的研究方法,综述了国际上利用树轮资料重建径流量的研究进展。从研究区域、思路与方法、应用领域等3个方面详细综述了中国利用树轮资料重建河流径流量的研究进展,概述了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展望。结论表明,利用树轮资料重建长尺度的径流序列,能更好地满足江河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规划的需要,能为水资源管理提供丰富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根据秦岭中段分水岭地区秦岭落叶松树轮宽度指标,建立了该地区1814-2003年的树轮标准化年表。分析表明,该地标准化年表与当年1-7月平均气温显著相关。在此基础上设计转换方程,利用多元回归技术重建了秦岭中段分水岭地区的1-7月平均气温,重建序列的方差解释量为41.2% (F=15.062, p<0.0001),重建序列显示在过去190 a中气温较低的时段主要有1814-1850年和1876-1889年;偏暖期主要有1851-1875年和1890-1933年;而1934-1990年这一时期气温变化幅度较小,气温相对比较稳定;1990年之后升温明显。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中东部过去2485年以来温度变化的树轮记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青藏高原东北部现生活树与墓葬古木相衔接, 利用树轮宽度重建了这一地区过去2485 a以来的年均温度变化序列. 这个温度序列所揭示的气候历史表明序列中有4个时期的温度高于或接近1970~2000 AD的平均温度. 348~413 AD出现过一次快速的由寒冷到温暖的气候突变事件, 文中称之为“东晋事件”. 计算表明, 高原中东部长时间尺度温度变化不仅反映了中国中北地区, 同时也响应了北半球的温度变化. 在过去2485 a里, 中国绝大部分朝代的灭亡都与该温度序列的低温时期相对应. 此外, 与中国其他地区的温度记录相比较, 高原中东部在1950年代之后升温幅度更高一些.  相似文献   
9.
油松树轮记录的1776年以来贺兰山地区气温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ree-ring standardized chronologies are developed by 78 cores collected from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Helan Mountain.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both the STD and RES chronologies correlate negatively with the temperature of different periods of early half year, especially with January to August mean (JA) temperature, which means that JA temperature is one of the predominant limiting factors of tree growth in the Helan Mountain. Based on this analysis, we reconstructed JA temperature, and the explained variance is 43.3% (F=21.422, p〈0.001 ). The comparatively high temperature periods in the reconstruction were: 1805-1818 1828-1857, 1899-1907, 1919-1931 and 1968-1995; and the comparatively low temperatu re periods happened in 1858-1872, 1883-1895 and 1935-1953. Ten-year moving average curve shows three slow uplifting trends: 1766-1853, 1862-1931 and 1944-1995. Each temperature increase was followed by a sudden temperature decrease about 10 years, that is to say, the JA temperature in the Helan Mountain is characterized by slow increase and sudden decrease. The 70- and 10.77-year periodicities detected in the temperature series correspond to the Gleissberg (80-year) and Schwabe (11-year) periodicities of solar activity respectively, the 2.11-2.62 years cycles are considered to be influenced by QBO (Quasi-Biennial-Oscillation) and the local environmental change.  相似文献   
10.
利用四川九寨沟地区树轮宽度年表对该地区1750A.D.以来的冬半年(上年11月到当年3月)平均最低温度进行模拟重建,重建方程的方差解释量为46.2 % (调整自由度后为45.1 % )。结果表明,九寨沟地区在重建期间平均最低温度较低的时段主要有1814~1844年和1937~1984年两个阶段; 而平均最低温度较高的时段主要有1795~1813年和1984年至今两个时期,其中1984年之后的升温时段尤为显著,与川西其他地点冬季温度重建非常相近。计算显示,与尼泊尔Kathmandu冬半年平均气温(上年10月到当年2月)相比,九寨沟地区冬半年平均最低温度存在显著2年滞后(r=0.27, p<0.0001),而1825年前后及1970年前后两个冬季低温时段在两个地点大体是一致的,这些现象表明青藏高原周边地区冬半年温度变化的趋同性。功率谱分析表明,九寨沟地区冬半年平均最低温度2.11~6.86a的准周期与ENSO周期比较一致,而18.46a准周期则显示了该地气温变动与天文准19a周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