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44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葫芦河群系分布在甘肃东部,从原“牛头河群”中分解出来的早古生代岩系。依据先后发现的生物化石和最近取得的同位素年代学数据,可划分为寒武系、奥陶系和志留系的地层单元。本文为对其火山岩岩石学的研究报导,文中论述了岩系中拉斑质枕状玄武岩(蛇绿岩套)和钙碱质火山岩的岛弧火山组合特征,并研讨了北秦岭与北祁连造山带间的构造衔接与成矿关系。  相似文献   
2.
关于青藏高原的地质构造特征和强震规律性问题,近年来发表的论著很多。由于各个学者所持构造观点的不同,对于已有强震资料的分析以及由此得到的认识和推论亦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澜沧—天祝地震系列迁移的有序性张治洮(地质矿产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主题词:地震序列地震迁移有序度根据有关资料,将澜沧—天祝地震序列的震中位置(纬度x,经度y)、震源深度(z)、震级(MS,简用M)及发震日期(T)摘录于表1。对该系列的迁移关系,可用...  相似文献   
4.
断裂带的动力分异和化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治洮 《地球化学》1983,(1):110-111
Chemical compositional changes in fault zones are dealt with in this paper from a dynamic point of view. In fault zones consisted of silicates, relative accumulation of Si and Fe is noticed in response to the leaching of K, Na, and to a lesser extent, Mg,Ca and Ah The order of pctrogenetic elements from stable to mobile is tentatively suggested as follows: Si, Fe, Mg, Ca, Al, K and Na. The difference in ionic radius of these chemical elements is thought; to be the major factor controlling this dynamic differentiation. For fault zones along which one side is silicates and the other is carbonates, new mincrals are recognized in tectonite. On the silicate side Ca and Mg increase but Si and Al decrease; and the reverse is true on the carbonate side. This phenomenon indicates that the migration of elements in fault; zones is accelerated by dynamic cffect.  相似文献   
5.
张治洮 《地质论评》1958,18(5):384-385
这一个旋捲构造位于祁连山东端,为一多金属矿床所在地,巳经过了近三年的普查和勘探工作。矿区的构造极为复杂,本文仅就可能为旋捲引起的构造现象加以介绍。文中的材料是根据勘探队几年来工作成  相似文献   
6.
张治洮 《地质论评》1964,22(3):233-235
早在1945年,黄汲清把我国一些长条状的前震旦系基底广泛出露的地带称作地轴。他最初认为地轴属稳定区。同时,他在该书中还提到“陇西地块”可能与秦岭地轴相连。解放后,随着地质工作的发展,资料不断地丰富,关于地轴的概念也在逐渐更新。1955年,黄  相似文献   
7.
根据地层出现的不整合,确定一个地区发生过的地壳运动,进而划分构造旋回或构造幕,并进行全球性对比,认为地史上发生过几次强烈运动,在全球大体上是同时的.对这样一个全球性地壳运动定时律问题,李四光同志曾在某种程度上提出过批判,但并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六十年代中期,在我国西南地区首次开展了区域性地震地质调查,对一些在历史上有强烈地震发生的活动性断裂进行了研究。经观察发现不同断裂或同一断裂的不同地段,断裂带产物各式各样;而在同一露头上也常有不同特点的构造岩共生。从而提出了断裂带构造岩特征随断裂形成深度不同而有所差异。1972年,笔者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作了初步讨论。1975年以后,国内外许多学者讨论了断裂带的垂直变化。Казанский(1975)提出断裂带按深度分为五带;Sibson(1977)提出断裂带的双层模式;张文佑等和舍尔曼分别提出由浅到深从脆性变形转为塑性变形;本文笔者提出划分为七个构造岩组合;1981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达戈城举行的糜棱岩讨论会上,归纳为三个深度带;钟大赉将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地质力学工作的第一个步骤就是研究构造形迹力学性质.李四光同志(1961)曾指出:"结构面的鉴定,主要是依靠野外的观察,但有时也须要从岩组和矿物的分析来提供佐证".又指出:"形变、相变、位移等都反映地应力作用."(1965).构造岩是构造作用在岩石中"形变、相变、位移"的记录,何作霖和王嘉荫,在我国首先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近年来,构造岩研究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1966年云南东川6.5级地震的热异常时空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1966年云南东川6.5级地震前后浅层地温异常的时空结构及降水异常的水平结构。分析表明,震前数月浅层地温稳定维持正异常,发震前一个月激剧增温,发震当月达最大,震后降低;震前震中区为负地温距平区,随发震时刻临近,负距平区迅速演变为正距平区,而且强度和面积都不断增大,至发震时达最大,震后不断减小;热异常是从深层传向地表的;震中区震前为旱区,震后为涝区。本文还讨论了震源处热信息传到地表的条件和可能机制,认为在水热活动异常的断裂带上,至少对于浅源地震,对流传热是一种较为可能的传热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