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3篇
自然地理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居住区抗震防灾规划达标模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城市居住区抗震防灾规划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从防灾规划的角度定义居住区规划达标、基本达标和不达标的评语集和相应的含义,并且构建了包括建筑密度、人口密度、绿地率、用地适宜性、建筑物抗震能力、避震疏散条件六项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经验分析和模糊数学的方法确定各项指标的隶属函数,并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和最大隶属度原则建立达标模糊评价模型.利用东营市的数据进行实例计算表明,该评价方法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赤潮叉角藻18SrDNA和ITS区序列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PCR及克隆测序的方法,对1998年引发渤海赤潮的叉角藻18SrRNAadldey DNAITS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Regions)进行了序列测定与分析。并通过因特网从国际分子生物学数据库中获取甲藻另外15个种的18rDNA序列,以Tetrahymena corlissi作为类群,分别采用Neighbor-Joining和Fitch方法构建甲藻较为一致和可靠的进化树图,探讨具有高度多样性和在分类上争议较多的甲藻各类群之间的形态与分子进化关系。结果表明,Prorocentrum(有2个简单的壳板)出现得较早,而大多数多甲藻目(覆盖着多个壳板)、裸甲藻目(大多数不具壳板)和膝沟藻目的成员较晚出现。另外,对叉角藻ITS区的分析表明,ITS区为高变区,是良好的分子标记,可用于叉角藻快速鉴定的专一性核酸分子探针的研制。  相似文献   
3.
庄丽 《应用气象学报》1997,8(4):445-451
文章介绍了海洋气象导航发展的必然性及其气象航线选择的原理和影响因素。结合中央气象台海洋气象导航中心近10年来的实船导航业务,分析了北印度洋气候对冬、夏季航线选择的影响因素,指出应结合北印度洋的冬、夏季气候变化及地形特点选择不同的气象航线。该文为在实际工作中根据不同的季节及船型情况选择不同的航线、规避大风和巨浪出现频率高的区域,以及保持良好的航行条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河下游胡杨叶片变化与环境异质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电子显微镜观测对塔里木河下游三个取样点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叶片的细胞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通过电镜观察到许多与抗旱性相关的结构:叶表面具有皱褶状纹饰;角质层和表皮之间由网格状空腔隔离开;表皮向外突出形成根毛状结构;细胞内含一中央大液泡或密布小液泡;输导组织不发达;细胞中质体和质体内淀粉粒非常丰富;在细胞质中和液泡内发现嗜锇颗粒;细胞核很大,核仁明显;组织细胞中晶簇成分X-射线微区分析表明,其成分主要是钙,而且含量稳定。叶片显微结构与地下水位的关系表明,4 m以下的地下水位会影响其组织结构的建成。在超微结构研究中还发现,胡杨细胞膜与细胞壁之间呈齿状结合。说明细胞膜与壁之间结合的牢固性和稳定性,解释了胡杨细胞在水分胁迫下不易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河下游的乔木、灌木、草本植被的主要建群种为胡杨、柽柳和罗布麻,对其中丙二醛(MDA)含量以及保护酶活性对地下水位的研究表明:1)MDA含量以及SOD、POD活性均呈增加趋势,而且均与地下水位呈正相关关系;2)对同一断面相同地下水位条件下胡杨、柽柳和罗布麻的SOD活性和POD活性比较,可以反映出SOD和POD作用的互补性;3)根据不同地下水位条件下胡杨、柽柳和罗布麻的MDA含量和SOD活性所反映出的适宜植物生存的合理生态水位、(严重)胁迫水位,并将其进行综合比较与分析,初步推断在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埋深超过3.12 m时,胡杨和柽柳的生长即开始受到抑制,6 m左右的地下水位即对胡杨造成严重胁迫,≥8.83 m的地下水位则会危及胡杨的生存;而柽柳的严重胁迫地下水位以及临界地下水位分别为5 m左右和≥8.83 m.相比之下,罗布麻所能承受的胁迫地下水位比较高,超过3.12 m的地下水位即会对其生长造成严重水分胁迫,地下水位低于4.42 m则危及其生存.  相似文献   
6.
考虑抗震防灾要求的居住区规划方案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报批稿从抗震防灾的角度对城市居住规划方案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居住区规划中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分类,建立了递阶层次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数据调查和处理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最后根据各指标评分加权求和后总得分的高低来判定居住区规划方案的优劣.  相似文献   
7.
庄丽  周顺华 《岩土力学》2009,30(9):2667-2673
采用室内静力模型试验研究了某种石英砂的加卸载和应力释放特性,对比了在砝码加卸载条件下圆筒玻璃容器和矩形铁箱容器中砂中不同位置处的应力变化,明确了砂的加卸载应力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砂土的摩擦型散粒体材料的应力释放模型。研究表明:砂中应力在加载阶段呈线性增加;而在卸载初期时应力无变化或减小量远小于卸去荷载,卸载后期砂中应力先是慢慢释放,之后在某一级卸载时突然快速释放,有较明显的分界点。分析认为,砂中加卸载规律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砂中的内摩擦作用,当卸去的荷载“作用”大于砂中内摩擦阻力时,才会产生应力释放。应力释放与否和释放大小不仅与内摩擦阻力大小有关,还与卸载水平和卸载前的应力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8.
中日美地震应急管理模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日美在地震应急管理领域的管理模式和研究现状比较,从应急组织结构、管理机制、技术手段、应急管理形式以及法律体系等方面找出我国与日本和美国在地震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的差距.提出将地震应急管理提升到项目管理的高度,引进国际先进管理思想,改进我国地震应急管理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北极海冰与埃尔—尼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增臻  庄丽 《海洋预报》1989,6(3):12-16
本文通过简单的曲线对应关系分析指出,北极海冰与埃尔-尼诺现象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在埃尔-尼诺发生前半年的冬季,欧洲附近(Ⅳ区)北极海冰指数(DQ%值)易出现峰值或处于增长阶段,在埃尔-尼诺发生年的夏季,北美中西部附近(Ⅱ区)的北极海冰指数也是易出现峰值或处于增长阶段。同时本文还给出了北极海冰(Ⅱ区和Ⅳ区)与埃尔-尼诺相联系的可能的物理机制,指出:埃尔-尼诺发生前半年的冬季Ⅳ区海冰是埃尔-尼诺的一个强迫源,而埃尔-尼诺年夏季Ⅱ区海冰是对埃尔-尼诺强迫的响应结果。  相似文献   
10.
地震作用后桥梁的破坏是导致道路网络功能失效的主要原因。在进行道路网络抗震功能失效分析这一决策过程中,不仅要应用空间分析模型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而且也要对属性数据进行有效的决策分析,因此本文结合了G IS(地理信息系统)与DSS(决策支持系统),形成了以模型库为驱动核心的道路网络抗震功能失效分析空间决策支持,本文着重对数据库及模型库的构建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