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大气科学   21篇
海洋学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10月风暴潮的形成及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2003年10月11日发生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的特大暴雨是京津冀近50年来同期所罕见的,同时渤海湾还出现了风暴潮过程.对该过程应用非静力MM5的二重网格双向嵌套进行了全物理过程的数值模拟,并应用天津市多普勒雷达资料和常规气象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MM5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风场、气压场、降水量场,在预报业务实践中有很好地参考价值;(2)海面偏东风的长时间维持,使海水堆积、海平面抬高,加上天文大潮的叠加而引发风暴潮;(3)风暴潮期间速度方位风廓线近地面的E-NE风随时间有增厚现象,在增厚的同时使降水减小,风暴潮发生.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冰雹气候分析李云川张杏敏(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050021)引言冰雹是河北省的重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它一般发生于春末夏初及夏末初秋季节。冰雹虽然影响范围小、时间短,但强度很大,常伴有狂风暴雨,特别是山区、半山区更为严重,几乎年年都能造成不同程...  相似文献   
3.
利用地面观测资料、FY-2C卫星红外云图及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对2010年7月19-20日河北省南部和中东部一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海上热带低压对西南涡的稳定和维持有远距离作用。由于热带低压的存在而促使西南低涡的发展,使西南低空急流在河北突然增强,降水得以再度加强;冷空气从高空侵入、下沉,加强了大气斜压性,迫使对流层中层空气的抬升,为西南涡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条件;暖湿气流主要来自西南涡携带的西南气流及海上低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东南气流输送,为暴雨加强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热力条件。  相似文献   
4.
台站用百叶箱内外气温比对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双通道自动测温表对台站用的百叶箱内外气温进行了同步比对测量与分析。指出自然通风时,百叶箱对箱内气温变化产生一定程度的滞后和热辐射作用。滞后作用较明显。  相似文献   
5.
刘海月  李云川 《气象》1996,22(5):48-51
对1991年4月16日影响河北地区中南部的一次西槽天气过程形成的降水性层状云微物理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水主要发生在层状云的中上层,存在可供催化的过冷层和过冷水,但云体下层的供水云较薄,云底偏高,不利于降水的发展;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后,云层微结构出现相应变化(云滴和雨滴含水量增加,滴谱拓宽等)作业区与影响区雨量普遍增加,并与催化时间相吻合,这些可能与人工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气象常规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NWP)资料对0509台风“麦莎”路径两次明显东折(7日11时和8日23时)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NWP产品对麦莎路径的预报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麦莎路径主要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下同)与西风带环流的影响,两次明显东折与西风带环流的经、纬向调整及副高由块状变为带状有关;“副高南落”指标和广义李雅普诺夫稳定度判据中J22的符号分别对应了麦莎的两次明显东折;麦莎中心气压和风力变化与台风的两次明显东折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另外,T213资料的涡度和位温预报场对台风的两次明显东折有一定的指示意义。NWP产品24h内对台风路径的预报效果较好,但对台风的第二次东折预报较差。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雷达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是提高火箭、高炮人工增雨和防雹效果的重要条件。应用C^ 和Visual Studionet语言研制的新一代数字化雷达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包括天气雷达监测、大气探测、火箭高炮作业指挥、作业信息通讯、作业效果检验、作业档案和资料管理6个子系统。文中对系统的设计原理、系统结构及主要功能进行了介绍。新一代人工影响天气指挥系统,适用于相关型号数字化天气雷达。应用效果表明,其具有一定的作业指挥能力和科技水平,功能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方便,是市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人员的指挥平台。  相似文献   
8.
石家庄市周边秸杆焚烧导致云凝结核变化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DMTCCN仪定点观测的云凝结核(cloud condensation nuclei,CCN)粒子浓度资料,对2007年6月11—13日石家庄市出现的一次空气质量和能见度均十分差的灾害性极端天气事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极端事件与周边地区焚烧秸杆的人为活动密切相关;对流层中、高层维持的下沉气流,迫使烟雾聚集在近地面层而使得CCN粒子数相对增加;垂直湍流交换微弱抑制了近地面层烟雾的垂直扩散,从而加剧低能见度的恶化,并导致霾天气形成;逆温层的厚度和地面静风、风速偏小同样使形成的烟雾在特殊地形作用下聚集  相似文献   
9.
冀中南连续12天大雾天气的形成及维持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和加密观测资料,对2007年12月17-28日冀中南地区连续性大雾过程的天气背景和雾长时间维持的原因及热力、动力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雾期间我国中高纬地区冷空气活动偏弱,500hPa受稳定的暖性宽广高压脊控制,为维持数日不散的大雾天气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850hPa及以下多以偏东风和偏南风为主,偏东风不仅使雾区近地层温度降低,而且还将海域水汽送至雾区;同时偏南风也为雾区源源不断地输送水汽,特别是东北风的维持有利于强浓雾的形成,这是大雾持久不消散的主要原因;低层弱辐合、正涡度区、弱水汽辐合和900hPa以上的暖脊有利于雾的稳定维持和发展;由于强冷空气的到来导致大雾消散,破坏了稳定的逆温层结。  相似文献   
10.
两次东北冷涡天气异同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云川  张迎新  崔粉娥 《气象》2008,34(12):54-62
2006年7月5日和2006年6月16日是两次冷涡位置相似,造成的天气不尽相同的东北冷涡天气过程.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云图、自动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水平分辨率1°×1°,一天4次),对两次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场、云图演变、能量场、动力场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同在东北冷涡天气背景下,由于中低层温度场配置不同、上下游系统强弱不同,导致天气不同;东北冷涡云带尾部的云团以"前消后长"的传播形式向前传播;强对流天气与θse高能区的密集带、SI指数场的负值区、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的偏南气流、水汽能量的大值区及CAPE的高值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