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大气科学   7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林必元 《气象》1980,6(12):14-14
在划定梅雨期的问题上,我们认为不宜以环流调整为主。理由如下: 1.在理论上,环流调整不是产生梅雨的全部原因。通过长期的天气学研究,发现梅雨与环流调整有关。但是环流调整是大尺度现象。而梅雨不但以阴雨时间长,而且以暴雨频繁为其特点;而任何暴雨都与中小系统有关,因此梅雨本身就是大、中、小不同尺度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洞庭湖周围岳阳、常德和益阳三站1、4、7、10月的气象资料,研究了洞庭湖湖陆风的气候特征及其对降水、特别是对暴雨的影响。分析表明洞庭湖的湖陆风是显著的,湖陆风厚度大约为300米;湖陆风转换可以引起湖陆风散度和涡度的变化,从而引起清晨和傍晚降水的加强;一年四季都有湖陆风,但夏季更为显著,冬季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3.
洞庭湖湖陆风特征与降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利用洞庭湖周围岳阳、常德和益阳三站1、4、7、10月的气象资料,研究了洞庭湖湖陆风的气候特征及其对降水、特别是对暴雨的影响。分析表明洞庭湖的湖陆风是显著的,湖陆风厚度大约为300米;湖陆风转换可以引起湖陆风散度和涡度的变化,从而引起清晨和傍晚降水的加强;一年四季都有湖陆风,但夏季更为显著,冬季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4.
暴雨过程中干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研究暴雨过程中湿度场的垂直分布,发现暴雨发生前在对流层中层(600~400 hPa)存在着一个干层。并据此深入研究了干层的时间演变、成因及引起强天气的机制等。结果表明:垂直方向上湿度的变化非常迅速;干层在暴雨发生前形成,在暴雨发生后逐渐减弱消失;暴雨过程中的干层与其它强天气(雷雨大风、冰雹)过程中的干层有明显不同;干层的上方是深厚的对流稳定层,干层的下方是深厚的对流不稳定层。  相似文献   
5.
不等距分层中尺度η坐标暴雨模式的设计及数值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加权平均法构造垂直不等距差分格式,设计了16层不等距分层的中尺度η坐标暴雨模式。模式对地形的描述更加细致。对1998年6、7月降水集中的两个时段的降水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不等距模式运行稳定,在暴雨预报方面比等距模式有显著提高。特别是暴雨的范围、中心位置及强度预报得更好,虚假暴雨区大大缩小。  相似文献   
6.
林必元 《气象》1983,9(8):13-15
暴雨预报,除了量级预报外,还有落区和落时的预报。对于暴雨的落时预报,目前研究还不多,方法也少。本文根据岳阳10年5—8月的逐时降水资料,分析了暴雨降水的时间分布及其与天气系统的关系。并据此提出了一种用大尺度天气形势来作暴雨落时预报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气象科学发展到今天,中尺度气象问题以其越来越显著的地位,摆到了研究者的面前。在未来的半个世纪内,在气象科学领域中,中尺度气象问题必然是一个主要问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中尺度气象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作一分析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