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沟谷地形下高填方涵洞土压力分布规律较为复杂,不同沟谷地形下涵周土压力分布规律与上埋式涵洞差异显著。为探明沟谷地形对高填方拱涵涵周土压力的影响,采用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地形-涵洞-填土的相互作用模型,分析了不同沟谷宽度B、沟谷坡度α下的拱涵涵周土压力及涵顶土压集中系数Ks的分布规律,并与最新涵洞设计规范进行了对比,阐述了沟谷地形下高填方拱涵土压力形成机制。研究表明:(1)沟谷宽度B对涵顶土压力集中系数Ks影响显著,沟谷宽度B为4D~6D,D为拱涵的净跨径,涵顶土压力集中系数Ks增幅较大;(2)沟谷宽度B小于4D时,可发挥沟谷地形对涵洞的减载作用;(3)沟谷坡度α在45°~60°时,涵顶土压力及其Ks变化最显著;(4)填土高度为20m,α>70°时,Ks≤1。填土高度为40m,α>50°时,Ks≤1;(5)我国最新涵洞设计规范推荐的Ks与离心模型试验、数值模拟规律存在一定差异,当α=45°时,沟谷宽度B较小时,规范的涵顶土压力集中系数Ks较为保守;(6)沟谷地形下高填方拱涵Ks与拱顶压密区、等压面的形成有关。拱顶压密区可引起拱涵涵顶土压力集中,并引起压密区周边土体...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规划工作,理顺规划管理体制、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在国家层面不断探索推进。自然资源部的成立从制度和部门层面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的规划多头、规划冲突等问题,为实现真正的"多规合一"创造了基础条件,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加快成型。国土空间优化配置是加快落实辽宁省区域发展战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自然资源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地质灾害(以下简称地灾)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进入新时代后,人们对地灾防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的预测、搬迁、工程治理等防治方法已不能满足新时代地灾防治工作的需要,如何就新时代的特点实现高效的地灾防治,研究者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因此,笔  相似文献   
4.
如何处理好"建设"与"吃饭"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中国城镇化发展过程面临的艰难抉择和挑战。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土地资源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作用与制约作用远远超过其他生产要素。土地资源在城镇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基于对土地城镇化发展和演变进程的判断,从提高土地城镇化质量的角度出发,对土地利用区域统筹及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提出研究的总体方向和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2009年7月,国务院批准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2008-2020年)》中指出,把城镇体系建设作为沿海经济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载体,完善沿海城镇体系,以大连市为龙头,以盘营都市区为主体,以锦葫都市区、丹东都市区为两翼,以重点城镇组群、城镇为支点,以综合交通体系为骨架,形成与辽宁三大经济板块相交融,与京津和东北腹地相呼应,与东北亚城镇走廊相契合,与辽中城镇群相衔接,高度一体化的沿海城镇带.  相似文献   
6.
浙江近海夏季流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浙江近岸流场特征及沿程变化规律,于2006年和2009年夏季在浙江岸外3个固定点利用ADCP潜标进行了多个潮周期分层海流流速、流向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浙江沿岸流在中北部海域(A和B站位)为旋转流,流向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在南部(C站位)涨潮流方向基本为北向,落潮方向为东偏北向;各站位海流在垂向上流向较一致。(2)3个站位垂线平均流速相近(44.4~51.1 cm/s),但平均流速的垂向分布差异明显;各站的最大流速均大于110 cm/s,且均出现在大潮涨急时刻。(3)观测期间,A(北部)、B(中北部)和C(南部)站位平均余流的大小分别为21.9,12.3和22.3 cm/s;受长江冲淡水影响,A和B站位中上层余流为西南向,从中层向底层流向呈逆时针方向偏转,下层流向呈东南向,可能为台湾暖流牵引所致,C站位余流流向在垂向较为一致,均为东北向,主要受季风影响。(4)夏季浙江沿岸流在沿浙江沿岸北上的过程中,在浙江中部(B和C站位中间)逐渐向东偏转(可能受台湾暖流的牵引),流经海域水深变大。(5)在夏季长江径流量偏小时段,浙江中北部近岸海域也存在向南的沿岸流(同冬季),其范围从长江口以南一直至浙江中北部。浙江近岸海流受季风、长江冲淡水和台湾暖流共同制约,但各区域的主要受控因素不同。  相似文献   
7.
8.
正辽宁沿海经济带地处环渤海地区重要位置和东北亚经济圈关键地带,主要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和葫芦岛6个市,资源禀赋优良,工业实力较强,交通体系发达。2010年,辽宁沿海经济带6市总人口1870万人,占全省的42.8%、东北三省的17.0%;GDP占全省的44.8%、占东北三省的24.7%。2014年,辽宁省国土资源调查规划局承担的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辽宁"一区一带"土地城镇  相似文献   
9.
10.
东海南部海域夏秋季沿岸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ur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vertical variations during summer and autumn in the southern East China Sea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suring current profile, tide, wind, and wave data for 90 d from July 28 to October 25, 2015. Our results are:(1) The current was mainly a(clockwise) rotating flow, displaying reciprocating flow characteristics,and vertically the current directions were the same throughout the vertical profile.(2) The horizontal current speed was strongest during August(summer) with an average speed of 51.8 cm/s. The average current speeds during spring tides were highest in August and weakest in September, with speeds of 59.9 and 42.8 cm/s,respectively.(3) Considerable differences exist in average current speeds in different layers and seasons. The highest average current speeds were found in the middle–upper layers in August and in the middle–lower layers in September and October.(4) The residual current speed was highest in August, when the speed was 12.5–47.1 cm/s,whereas the vertical average current speed was 34.3 cm/s. The depth-averaged residual current speeds in September and October were only 50% of that in August, and the residual current direction gradually rotated in a counter-clockwise direction from the lower to surface layers.(5) Typhoon waves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currents, and even affected the middle and lower water layers at depths of >70.0 m.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urrent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ynamic interplay of the Taiwan Warm Current, incursion of the Kuroshio Current onto the continental shelf, and monsoonal chang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