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3篇
大气科学   30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世界各国从四十年代开始研制自动气象站。五十年代末有了定型的第一代地面遥测自动气象站,仅测量温度、气压、降水等少数几个气象要素,结构简单,精度差,只能满足天气预报分析的最低要求。六十年代中期,研制成第二代自动气象站。由于半导体元件和脉冲数字电路的发展,使得观测项目、精度、控制能力和可靠性都有了显著提高。观测项目除温度、湿度、气压、降水和风以外,又增加了云高、水平能见度,降水性质、辐射总量,雷电等要素和现象,但不能测云量和云状。结构采用晶体管电路,电源用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同位素电池等。无记忆储存和逻辑计算,故不能自动处  相似文献   
2.
为购买自动的无线电探空仪及测风系统,我们对三种商用系统进行了比较。几年前曾进行过类似比较(测风系统除外),这次对测风、细微结构的分辨力及操作的方便性予以特殊的注意。  相似文献   
3.
自十九世纪后期以来,在世界范围资料交换的基础上,已有可能由直接仪器测量来估计地球的平均地面温度。这些年来,提供温度记录的观测站在逐渐增加。有了这些温度记录,就有可能确定温度趋势。100年来的温度趋势曲线表明温度呈增暖的趋势,而去年(即1987年)是仪器记录上记载的最暖的一年。  相似文献   
4.
1.引言在过去的十年间,气象研究技术的发展已导致了采集及检验有关环境大气参数的数值信息系统的应用。因此,目前已有可能把数据的获取及处理工作全部实现自动化。  相似文献   
5.
美国海军实验研究所(NRL)研究出一个计算模式,有可能为飓风、台风或热带气旋的形成和发生,提供精确的早期警报。 NRL研究人员利用这一新的模式,模拟了一个从最大风速为0.9米/秒的弱热带扰动,发展为风速大于18米/秒的风暴的过程。该模式可用于预报  相似文献   
6.
1.引言新技术应用于电信方面为我们改进气象中心之间的数据交换提供了许多可能性。布拉克内尔气象电信中心(Met TC)的功能随着数据量的增加以及气象中心之间传递的新型数据的产生而不断扩展。利用数字技术及诸如光纤电缆等新的通信媒介的新传输方法,能够以比现有的模拟电路更低的成本提供更高的数据率。现代技术也使接口设备得到发展,导致即便成本很低的处理系统也能处理高速传递数据。逐步形成的用于数据处理和数据管理的国际标准与新型装备的采用有关,这些标准可使用户在成本没有多大增加的情况下,从  相似文献   
7.
由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研制的大气-地面湍流交换研究(ASTER)装备将支持大气近地面层结构的观测研究。ASTER 将提供地面动量、感热和水汽通量的最先进的测量手段,并对示踪化学物质的地面通量测量给予支持。此装备可于1990年春季提交科学界使用。  相似文献   
8.
1.引言目前,航空地面气象观测是由分散在全国1000多个机场的观测员进行的。然而,工作人员属国家气象局(NWS)或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编制内的专职站仅有500个。这种观测和记录各种天气要素的过程在时间和财务上的花费是非常大的,而扩大该项业务的要求和需要仍在不断增长。为满足这一需要,并增强用户的安全感,NWS和FAA已  相似文献   
9.
国家天气局技术服务处测试鉴定科的基本职责是确定国家天气局所用的新仪器的适应性。在过去的几年里,T与ED的功能实验和测试部门一直在负责对各种自动观测系统以及观测资料的自动传递系统进行功能测试。本文介绍一些所测试的系统,并简述功能测试工作的进展。一、自动化系统 1.自动气象观测系统(AMOS III—73) 早在1944年就已研制出AMOS自动气象观测系统I型,AMOSIII—73是这个系统的第三次改型,1973年才确定研制。它采用110伏市用交流电源,当接到来自远距离台  相似文献   
10.
章育仲  袁凤杰 《气象科技》2002,30(1):57-59,36
文章介绍了WMO全球大气监测网的构成和主要监测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世界资料中心,对中国的全球站和区域站的现状也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