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2篇
海洋学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江苏雷暴日发生规律及其大气环流预报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根据江苏省1961~2003年逐日气象资料,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得出:江苏各地全年有96%~98%雷暴日出现在3~9月,平均年雷暴日数为27~36天。平均年雷暴日太湖周边地区最多,其次是里下河水网密集区及洪泽湖周边地区,徐州市最少。年雷暴日的年际间波动大,最多年份的雷暴日是最少年份的2.5倍。根据500 hPa大气环流特征量能表征天气形势和控制天气条件的这一特性,利用最优化因子技术对环流因子进行普查、对比分析,挑选一批与年雷暴日相关极其显著、稳定性强、因子间相互独立、可靠的大气环流特征量作为预报因子,建立了江苏省年雷暴日预报的大气环流模型,模拟及预报效果佳,可投入实际业务应用。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雷暴灾害脆弱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8,他引:7  
雷暴灾害脆弱性是人类社会经济易于或敏感于遭受雷暴威胁和损失的性质与状态,它受到一个区域的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及其组合关系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江苏省历史雷暴灾害调查分析,结合雷暴孕灾环境和成灾特点,认为多年平均雷暴日数、人均国民产值、人口密度、水域面积、海拔高度和综合灾度等6个因子对雷暴灾害脆弱性有着极大的相关关系,以此六项要素作为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建立雷灾脆弱度计算模型,并借助于GIS分析工具,对江苏省雷暴灾害脆弱性进行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3.
 应用遥感技术分析韩江河口悬沙的动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韩江河口近20多a的卫星影像资料,结合GIS技术,通过对韩江河口流势、流态和水沙输移特征的分析,探讨韩江河口 出口水流动力状况及其对泥沙输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韩江河口区内泥沙含量较低,在河口区内涨落潮流呈西南-东北向运动,在 河口外则易受西南沿岸流影响,具有近岸输沙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以卫星遥感资料为信息源对珠江河口湾──伶仃洋进行动态监测已有13a的历史, 积累的资料有:1973年至1992年25个时相的各种潮情及水情的卫星影像资料。该动态监测研究主要是进行河口湾水体悬浮泥沙含量及其分布特征研究; 岸线和近岸浅滩地形及其动态变化研究; 流场特征研究; 河(海)岸及近岸工程的现状与变化及其对河口的水动力影响等研究。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法是综合运用计算机和光学图像处理技术对卫星遥感图像进行处理, 并据河口水动力学与地学理论进行分析。分析成果为伶仃洋河口治理开发规划与工程实施、滩涂资源的合理开发、航道开发与治理等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其中一些合理建议已为生产部门所采纳。发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以卫星遥感资料为信息源对珠江河口湾──伶仃洋进行动态监测已有13a的历史,积累的资料有:1973年至1992年25个时相的各种潮情及水情的卫星影像资料。该动态监测研究主要是进行河口湾水体悬浮泥沙含量及其分布特征研究;岸线和近岸浅滩地形及其动态变化研究;流场特征研究;河(海)岸及近岸工程的现状与变化及其对河口的水动力影响等研究。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法是综合运用计算机和光学图像处理技术对卫星遥感图像进行处理,并据河口水动力学与地学理论进行分析。分析成果为伶仃洋河口治理开发规划与工程实施、滩涂资源的合理开发、航道开发与治理等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其中一些合理建议已为生产部门所采纳。发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1980年珠江口磨刀门河口航空遥感所提供的多光谱扫描图象和该区域海涂资源的分类设计方案、程序,应用IPOS/101数字图象处理系统进行图象增强、分类处理,得到分类图件,对珠江口磨刀门河口海涂、水下地形进行解译探索。同时根据实地踏勘,室内解译,将所得分类图件进行实地验证,其精度达86.2%,这就可直接为磨刀门河口工程提供直观、可靠的依据,并且,比常规方法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