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大气科学   1篇
海洋学   8篇
  2008年   1篇
  198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根据大量田间试验和调查资料分析,作者提出烟单14号玉米生长过程中,小喇叭口期土壤中全氮、大喇叭口期土壤中速效磷的含量与产量相关密切。并据此建立了产量及构成三因素与土壤养分间的最优相关模型。  相似文献   
2.
作者根据大量试验和调查数据的分析,提出烟单14号夏玉米在高产条件下,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三因素的最佳取值范围。 亩穗数:3569~4980 穗/亩; 穗粒数:423~526 粒/穗; 千粒重:259~278 克/1000粒。  相似文献   
3.
本系统是为玉米高产、稳产栽培试验研究而编制的。作者着重介绍数据库管理系统与应用程序包之间交互作用,数据库的条件检索方法以及整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过程中证实,使用本系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根据1984—1986年烟单14号玉米田间试验的大量数据,作者在引进弹性系数概念后,建立了烟单14号夏玉米产量的非线性模型: Q=Ay~α_1y~β_2y~γ_3e~ε通过对模型中弹性系数的统计分析,提出大面积烟单14号玉米不同产量水平增产的途径,低产水平区(<250公斤/亩),着重提高亩穗数:中产水平区(250—400公斤/亩),在一定亩穗数的基础上,着重提高穗粒数;高产水平区(>400公斤/亩),提高粒重对产量的增产效益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玉米生产的管理主要仍是靠传统的生产经验,但玉米的生长要受许多随机因素诸如气象、土壤以及其它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仅靠经验无法稳定地提高产量。作者认为通过大量的田间试验,依据农业科学理论,应用数学方法,分析试验数据,结合人们的生产经验,借助于电子计算机,建立作物生长模型以及产量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模型,然后在计算机上运行模型,模拟作物的生产管理,进行规范化施肥,指导科学种田,这将是提高产量的一条可行的途径。本项研究是作者这一构思在指导玉米栽培管理中的一个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6.
作者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提出烟单14号夏玉米田间生态系各系统间的相关模型。结论是:播前土壤养分与植株体内养分的相关,主要表现在因果关系土壤中全氮的含量与小喇叭口期植株体内含氮和大喇叭口期体内含磷量的相关。施肥对植株体内养分的作用是在开花后才明显地显示出来的,主要表现在施氮肥促进开花后体内氮的增加、制约体内氮、磷含量的配合。影响产量的气象因素主要是开花前的光照时数和开花后的积温。  相似文献   
7.
反演台风海平面气压场与NCEP及报文资料的对比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张帆  赵继业 《广东气象》2008,30(1):29-32
利用QuikSCAT散射计获取的海面风场资料,借助UWPBL模式,对2006年3个台风个例的海平面气压场进行了反演。通过将反演结果与NCEP海平面气压场及台风报文资料的对比分析,表明反演的台风海平面气压场准确性较NCEP海平面气压场高,但与报文资料相比,中心气压明显偏高,因此这种利用散射计风场反演海平面气压的方法虽有一定的准确性,但精确度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8.
作者提出玉米在有节奏生长全过程中的“双S”动态模型。第一个“S”过程是从出苗到开花授粉阶段,这一过程主要是根、茎、叶以及花器的建成。第二个“S”过程是从开花授粉到籽粒成熟阶段,这一过程光合产物的积累主要用于籽粒的增重。作者认为:“双S”生长模型揭示了玉米生长的内在规律,有助于玉米栽培管理科学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在玉米籽粒生长发育过程中,于物质累积呈逻辑斯蒂模型。模型的参数主要受生育期平均气温制约。在成熟期,籽粒干重不仅与籽粒发育期间的平均气温有关,还与籽粒发育所经历的天数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