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5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那济海  张耀存 《气象科学》2000,20(2):143-149
利用NNCENP/NCAR1979年1月至1995年12月的全球候平均地面气温再分析资料和同期黑龙江省32个站各候平均地面气温,研究了80年代来全球地面气温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我国黑龙江省地区冬夏冷暖异常的关系。8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明显升高,赤道、两极及北半球的高纬地区、南半球的低纬地区变化较大,且先于其它地区出现。与黑龙江省地区温度相关在的地区有亚欧大陆中西部、印度洋、赤道东太平洋、北美西北部及北太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2006年秋季酸雨成因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黑龙江省7个酸雨观测站酸雨观测资料(4个站时间序列1991~2006年,3个站时间序列2005~2006年),分析了黑龙江省2006年秋季酸雨发生频率、强度和降水电导率,并讨论了酸雨成因及其影响。黑龙江省2006年秋季酸雨发生频率以龙风山最高,加格达齐和虎林次之,哈尔滨、佳木斯、嫩江和漠河最低;秋季酸雨强度以龙凤山最强,其次是虎林和漠河,哈尔滨、佳木斯、嫩江和加格达齐较低。黑龙江省2006年秋季酸雨发生频率哈尔滨和龙凤山高于历史同期,佳木斯和嫩江低于历史同期。总体上大气环境较好,污染程度略轻。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粮食产量结构与影响产量的气象因子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黑龙江省1949~2006年粮食产量结构分析及近30年的粮食单产与5~9月气象要素相关分析,得出黑龙江省粮食总产的波动主要取决于粮食作物平均单产波动及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1949年以来,在粮食作物中,玉米和大豆所占比例变化不大,水稻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春小麦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呈逐步增加的趋势,而90年代以后则急速下降;水稻的单产最高,其次是玉米,再次是春小麦,大豆单产最低;从单产的增减趋势来看,各种粮食作物单产基本呈逐步增长的趋势.影响黑龙江省粮食产量丰歉的主要气象因子为6月平均温度、9月降水量、5月和6月日照时数.  相似文献   
4.
简叙黑龙江省2013年“三江”大洪水与1998年嫩江、松花江大洪水发生特点,在洪水来源地、致洪暴雨发生时间与地点、前期流域内降水、天气形势、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和发生时段等7方面进行了对比。在2013年洪水过后提出了6点建议:提高防洪堤坝的标准;加强黑龙江干流水库建设;加强排涝工程建设;加强对黑龙江干流水文气象监测预警工作;加强投入;加强防御自然灾害预案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一次暴雪的个例分析那济海,刘艳华1实况受强低压影响,黑龙江省从1993年10月28日开始到31日,大部分地区有一次较大的降雪过程。降雪从南部开始,以后逐渐向北部扩展。降水分布广,其中29日降水强度最大。24小时降水量超过30mm的有林口、绥芬河、勃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