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5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传统的特大桥病害检测方法已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病害检测需求.采用多种型号的无人机,首先利用倾斜摄影测量、贴近摄影测量等方法获取地势险峻区域特大桥周边环境和桥梁主体的高分辨率多角度影像,再利用华为云三维实景建模系统进行高精度三维实景建模,为特大桥的日常维护检测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以云桂铁路南盘江特大桥为例,对该技术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弥补现有检测手段的不足,提高作业效率,减少人员风险.  相似文献   
2.
机载三维激光雷达测量(以下简称机载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er)技术是继GPS以来在测绘领域的又一场技术革命,它以高精度、高密度、高效率、产品丰富等特点在测绘领域得到较好的应用和广泛的关注,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它代表了测绘领域又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本文着重介绍了机载LIDAR的测量原理、技术特点,进而总结出机载LIDAR技术优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够提供扫描物体表面的三维点云数据,瞬时测得空间三维坐标值和相应的影像数据,根据获取的空间点云数据快速构建三维可视化模型,精度优良且输出格式多样,能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以扫描大型建筑物为例,论述了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主要构成和工作流程,误差产生的来源及相应的质量控制进行分析,获得满足技术设计要求的扫描数据,为信息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条件。  相似文献   
4.
鸭绿江口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RS和GIS技术获取1995-2014年20年间共10期鸭绿江口滨海湿地遥感影像并建立湿地分类系统,利用面积转移矩阵和景观格局指数对该地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分析,利用双重筛选逐步回归探讨驱动力机制。结果表明:滩涂、临海草地和芦苇面积一直减少,面积分别减少80.736 3 km~2、55.189 8 km~2、3.303,建设用地、水稻田、人工盐沼面积一直在增加,其面积分别增加42.285 6 km~2、22.512 6 km~2、10.286 1 km~2,临海林地和其他用地面积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各类湿地类型在斑块数量上存在不同的变化,湿地景观的分布均匀程度、多样化和复杂性都先增后减,破碎化程度和聚集度、延展度先增后减。气候、水文等自然原因是影响各类滨海湿地景观变化的基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科技进步等人为原因是该地景观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5.
湛江湾隧道是目前国内最深的跨海盾构隧道,其管片采用斜螺栓连接,错缝拼装,分别采用修正惯用法及梁-弹簧法计算最大覆土断面与最大水深断面管片的受力,并将实测管片受力、水-土压力值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水-土压力分布模式,结果表明,修正惯用法与梁-弹簧法均可以较好地模拟隧道管片的受力形态,而梁-弹簧法比修正惯用法更接近实测结果;管片呈压扁状态,梁-弹簧法结果受封顶块的位置影响较大;太沙基松弛土压力及水-土压力线性分布模式对深埋海底隧道是适用和安全的;对于本工程来说,管片外荷载以径向水压力为主,是影响管片轴力的主要因素。以上成果可为今后跨海高水头盾构隧道管片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ALOS遥感影像为基础,经过数据处理,结合相关地质资料,对研究区的地层岩性、断裂构造进行了解译,重点解译了工作区内的滑坡、泥石流、崩塌、不稳定边坡等地质灾害,经过野外验证,取得了很好的结果,对研究区排查地质灾害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该方法对相关工程中地质灾害的调查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三维软件建模凭借它真实的场景展现和其直观的视觉感受,成了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三维软件建模法构建的模型真实、美观,能非常精细地表现地物的特征和细节.通过对3Ds Max和Sketch Up两种不同三维软件建模方法的比较分析,总结出两种软...  相似文献   
8.
伊宁至阿克苏铁路由北至南需2次翻越天山, 北侧那拉提山越岭段自然气候恶劣、地质环境复杂, 线路方案的设计、选择明显受地质条件的约束, 前期选线勘测需要彻底摸清区内各类地质问题。在分析区域地质构造背景的基础上, 采用高分二号、Landsat8卫星影像和航空高分辨率影像等多源数据, 对区内存在的恰普河中游及巩乃斯镇东滑坡群、近EW-NEE向地震活动断裂带、巩乃斯河上游危岩落石区等关键地质问题开展了详细的解译分析, 结合现场调查, 对其发育位置、规模、形态、稳定性等进行了评价, 为外业工程地质勘察、线路方案比选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 充分发挥了遥感技术在复杂山区铁路勘察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通沟南山属于阿尔金南缘成矿亚带金鸿山—茫崖金、铜、钨多金属找矿预测区,其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异常发育,具有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及良好的找矿潜力。鉴于大通沟南山地处高寒山区,地理环境恶劣、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困难等问题,文章利用多源遥感卫星数据,在其区内开展了全面的地质解译以及蚀变信息提取工作,并结合已有的地质矿产及物化探资料,对区内的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远景进行了分析预测,圈定了3处遥感找矿远景预测区,可为后期野外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