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大气科学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洋  饶晓琴  尤媛  关良 《气象》2021,(2):253-260
2020年11月大气环流的主要特征为:北半球极涡呈偶极分布,环流呈三波型,东亚大槽偏弱,南支槽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强。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6.9 mm,比常年同期(19.0 mm)偏少11%,月内17—19日出现了一次强雨雪天气过程,湖北恩施建始县和辽宁丹东出现大暴雨,黑龙江牡丹江、鸡西和七台河、内蒙古通辽和赤峰等地出现大暴雪或特大暴雪。全国平均气温为3.9℃,比常年同期(2.9℃)偏高1℃,11月共出现4次冷空气过程,其中1次为全国强冷空气过程(18—22日)。10—17日,大气扩散条件较为不利,华北中南部、黄淮西部、汾渭平原等地发生一次雾-霾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2.
南洋  饶晓琴  尤媛  关良 《气象》2022,(4):526-532
2022年1月大气环流的主要特征是:北半球极涡呈偶极型,东亚大槽位置偏东,南支槽显著偏强.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8.2 mm,比常年同期(14.5 mm)偏多25.5%.月内我国出现了2次大范围雨雪冰冻过程,影响范围广、降雪量大、雨雪相态转换复杂,江西、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西藏等地遭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月内冷空气活...  相似文献   
3.
2006年冬半年我国霾天气特征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周宁芳  李峰  饶晓琴  杨克明 《气象》2008,34(6):81-88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6年10月至2007年2月我国霾天气的时空分布、环流形势特征和霾天气过程中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统计和天气学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10月、12月、1月和2月是我国霾频发时期,11-14时发生的范围最大.霾主要发生在中阻塞、南支槽和纬向型三种不同的环流形势下.霾天气发生时的气象要素分布存在南北区域性差异,其中湿度的差别最为显著.14时华南地区相对湿度最大值为80%左右,长江中下游地区为70%,而华北地区只有60%.24小时气压减弱有利霾的发生.华北地区24小时负变温,而长江以南地区正变温时,霾更容易发生.能见度最小值的分布表明,广东、黄淮等部分地区发生霾时能见度较其他区域更小,只有2km左右.这些对于了解霾的发生规律和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西部地区高温炎热 台风引发致洪暴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晓琴 《气象》2006,32(10):117-123
7月份,黄淮南部、江淮、江南南部、华南、西北中东部降水偏多,皖、苏、湘、赣、闽、桂、粤等省(区)出现暴雨洪涝灾害;东北中南部、华北东南部、西南地区大部降水偏少,四川、重庆等地出现严重伏旱。全国大部地区月平均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江南大部、华南北部、四川东部、重庆、新疆东南部、内蒙古西部等地出现多日高温酷热天气。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有3个热带气旋活动,其中060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和0605号台风格美先后在福建省登陆西行,使江南、华南暴雨成灾。  相似文献   
5.
2007年9—11月T213与ECMWF及日本模式中期预报性能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晓琴 《气象》2008,34(2):107-114
2007年9-11月冷空气频繁,气温变幅大,热带气旋活跃,给中期天气预报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为积累预报经验,提高中期预报准确率,对9-11月T213模式96小时预报产品进行了天气学检验,并与ECMWF、日本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T213、ECMWF和日本模式对亚洲中高纬大气环流调整具有较好的中期预报性能,对转折性、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有较强指示意义.综合来看,ECMWF对天气系统和要素的预报误差最小,T213模式误差最大,日本模式温度预报性能与ECMWF相当.对0713号台风登陆前的位置和移速,ECMWF预报较为准确,T213模式对台风登陆前移速预报偏慢,对台风登陆后的位置预报偏差最小,日本模式对台风位置和强度预报较为失败.  相似文献   
6.
我国中东部一次大范围霾天气的分析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饶晓琴  李峰  周宁芳  杨克明 《气象》2008,34(6):89-96
利用空气污染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7年2月5日我国中东部大范围霾天气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前倾槽结构和逆温层结为霾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800hPa以下层垂直速度、涡度和散度的绝对值较小.是霾维持的动力因子.大气混合层高度的变化对霾的生消有很好指示作用,霾天混合层高度北高南低分布,致使南方比北方更易出现严重霾天气.此外,要素对比结果表明,霾的相对湿度比雾低,温度露点差比雾大,逆温强度比雾弱,大气混合层高度比雾高,这些可为霾的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生物质燃烧排放源清单、地面观测和数值模式对东南亚中南半岛生物质燃烧气溶胶的排放特征,以及其在2020年春季对我国云南地区霾天气和南方前汛期降水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南半岛生物质燃烧气溶胶排放主要集中于每年3—4月,排放峰值时段集中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主要排放区域为缅甸东部和老挝北部。中南半岛生物质燃烧气溶胶在地面主要影响我国云南南部城市的霾天气,缅甸的生物质燃烧气溶胶是最主要的贡献源。中南半岛生物质燃烧气溶胶在低空西南急流作用下,可以在800~600 hPa高度传输至我国华南和江南南部大部分区域上空。传输至我国南方上空的生物质燃烧气溶胶通过抑制对流性降水、增强非对流性降水,可以改变南方前汛期降水过程的空间分布,使降水更集中于切变线附近。  相似文献   
8.
尤媛  饶晓琴  李思腾  王继康 《气象》2023,(4):506-512
2023年1月大气环流的主要特征是:北半球极涡呈偶极型分布,东北亚低涡偏强。东亚大槽偏东,南支槽偏弱。1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8.8 mm,较常年同期(14.3 mm)偏少38%;全国平均气温为-4.4℃,较常年同期(-4.8℃)偏高0.4℃。月内气温冷暖起伏较大,中下旬出现3次冷空气过程,气温由上旬异常偏暖逆转为下旬普遍偏冷的格局,黑龙江出现极寒天气,漠河最低气温达-53℃,刷新我国最低气温纪录。13—16日出现年度首次大范围寒潮天气,具有降温剧烈、风力大、雨雪范围广等特点,新疆、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出现大雪或暴雪,北方地区出现首次沙尘天气过程。此外,上旬大气扩散和湿清除条件较为不利,出现持续性雾-霾天气。  相似文献   
9.
中西部地区高温炎热 台风引发致洪暴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7月———7月份,黄淮南部、江淮、江南南部、华南、西北中东部降水偏多,皖、苏、湘、赣、闽、桂、粤等省(区)出现暴雨洪涝灾害;东北中南部、华北东南部、西南地区大部降水偏少,四川、重庆等地出现严重伏旱。全国大部地区月平均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江南大部、华南北部、四川东部、重庆、新疆东南部、内蒙古西部等地出现多日高温酷热天气。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有3个热带气旋活动,其中060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和0605号台风格美先后在福建省登陆西行,使江南、华南暴雨成灾。1天气概况1.1降水7月份,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16.8mm,和常年同期持…  相似文献   
10.
2004年我国重大灾害性天气和大尺度环流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EC数值预报客观分析场、实时观测资料和灾情统计资料,对2004年我国重大灾害性天气事件和环流形势特征进行了天气学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华北、东北很多地区和南方发生季节连旱与大气环流异常密切相关,致洪暴雨、强雷暴和沙尘暴灾害性天气事件是在有利的环流形势下天气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把握好环流形势和影响天气系统演变特征,对于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和减灾、防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