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大气科学   10篇
海洋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多种卫星观测资料和NCEP/NCAR提供的风场资料等,分析环境风垂直切变对0908号台风“莫拉克”的强度、对流和降水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风垂直切变不是影响“莫拉克”强度变化的直接因素.“莫拉克”登陆前,在较强环境风垂直切变作用下,最大对流和降水区域均位于顺切变方向左侧,降水呈一阶非对称分布.“奠拉克”登陆后,...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1990年8月中旬山东省出现了一场大暴雨,暴雨从15日17时开始到16日24时结束,历时约30余小时,除鲁西北和半岛地区降中到大雨外,我省其他地区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图1  相似文献   
3.
济南市气象台专业预报综合业务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报文处理、资料查询、公益气象预报和专业预报产品的自动生成 ,以及预报产品的自动分发和专业预报服务的档案管理等 ,全面介绍了济南市气象台专业预报综合业务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  相似文献   
4.
利用济南6个气象站1964—2013年的日降水观测资料以及城市发展指标数据,运用线性倾向估计、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济南地区降水的时间变化特征,探讨城市化发展对济南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1)城区的年平均降水量增加的趋势明显大于郊区;春季和夏季降水量的增加趋势均为城区大于郊区,夏季城区降水的极端性增强,秋冬季城郊之间的变化趋势不明显;(2)降水总日数和小雨日数城区和郊区都表现为减少的趋势,而大雨、暴雨及以上降水日数都表现为增加的趋势,城区比郊区增加的幅度略大,即大雨及以上的降水城区比郊区更容易出现;(3)城市效应对降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大雨和暴雨以上强降水增多。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济南市城市环境气象预报服务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特点。该系统集资料采集与处理、指数预报、综合集成及产品分发于一体,以T213预报产品、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本站当日天气预报等为预报因子,可制作20多种城市环境气象预报服务产品,提高了城市环境气象预报水平和自动化程度,具有较高的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利用多种卫星观测资料和NCEP/NCAR提供的风场资料等,分析了环境垂直风切变对0509号台风“麦莎”的强度、对流和降水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台风“麦莎”整个生命史中,垂直风切变与其强度之间关系非常密切,但垂直风切变不是影响其强度变化的唯一因素;“麦莎”登陆前及登陆后在垂直风切变作用下,强对流和强降水均位于顺切变方向及其左侧,对流和降水呈1阶非对称分布。  相似文献   
7.
GPS水汽反演资料在济南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济南区域GPS基准站网,建立了济南实时GPS水汽反演系统。GPS观测数据存放存储目录格式与参考站相一致,有利于观测数据的实时获得;采用IGS超快速星历,保证解算的实时性。并对2008年6、7两个月的GPS反演结果和探空解算结果、实际降水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GPS探测和探空探测所得的可降水量在时间变化上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可达0.88;济南实时GPS水汽反演系统是可用的;降水出现前GPS可降水量有一个持续上升阶段,明显的降水时段对应GPS可降水量高值区,强降水前GPS可降水量达到峰值,GPS可降水量的急剧下降预示降水明显减弱或结束。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9—2010年南极中山站的观测资料,对站区周围的气温、气压、风、相对湿度和降水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气温年较差大;常年盛行东风,风力较强;空气干燥,相对湿度小。中山站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济南市区短时强降水特征分析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2006—2008年5—9月的济南市区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资料和高空、地面资料,分析了济南市区出现短时强降水(R≥15mm/h)的年际、月际、时际以及强度特征,并分析了产生短时强降水的不同天气系统类型,为今后济南市区短时强降水的短时临近预报和预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济南市2008年7月4日夜间强降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中尺度资料、多普勒雷达产品,对2008年7月4日夜间发生在济南的强降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强降雨发生前济南处于有利的形势场中,弱冷空气和地面风向风速的辐合是产生这次强降雨的触发机制;水汽通量散度最大值中心、垂直速度负值中心、K指数最大值中心和θse高能轴附近均对应强降雨中心;产生强降雨的区域存在明显的逆风区,垂直液态水含量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