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研究吉林前郭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本文利用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吉林前郭5.8级震群周围17个地震台站记录到的405个地震事件资料,共获得2 218条P波走时数据和2 166条S波走时数据,采用地震双差层析成像技术,获取吉林前郭震区上地壳三维P波、S波速度精细结构。结果显示,震区上地壳速度分层明显,P波速度变化范围为5.8~7.2km/s,S波速度变化范围为3.4~4.0km/s,波速比(vP/vS)变化较小。震区有低速带穿过,低速带走向为北东向,倾角较大(近直立),纵向延伸至15km深度;震群主要位于低P波和S波速度区,对应较低的波速比。吉林前郭震区构造强度较低,受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产生应力场的影响,易于发生地震。  相似文献   
2.
采用开源的Java编程语言和百度地图搜索技术,基于Internet技术的B/S架构(Browser/Server结构),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台站地震记录信息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提供震源信息输入、快速定位及地震前后各类业务数据的异常分析和总结,并且形成各类专业图件,结合百度地图直观呈现,最终实现了对地震信息的综合分析管理和电子信息化。  相似文献   
3.
介绍吉林测震台网数字台站仪器配置,对台网31个测震台站台基噪声功率谱进行计算,得出各地震台台基的地动噪声的均方根值、观测动态范围、地噪声功率谱,并将计算地动噪声功率谱作为吉林地震台网资料分析处理的一项日常工作进行.  相似文献   
4.
省级地震数据容灾备份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地震数据容灾备份技术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地震数据容灾备份的重要性及设计方案,及开展此项工作的技术和流程。详细介绍了地震数据容灾备份所需的网络备份技术、数据复制技术、灾难检测技术和系统迁移技术。  相似文献   
5.
利用吉林省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JLCORS)近3年的观测资料,使用GAMIT/GLOBK软件进行后处理,解算时用吉林省周边IGS及陆态网络站点作为控制点,获得41个站单日松弛解的坐标时间序列。用最大似然法拟合经典的噪声模型,根据噪声模型是否能够取得似然函数的最大值,获得不同噪声模型及其组合的参数估计。结果表明,JLCORS全部参考站坐标时间序列噪声含有幂律噪声及白噪声,可用二者的组合噪声模型来描述,不含带通滤波噪声及各阶高斯-马尔科夫噪声。幂律噪声模型部分的谱指数集中分布在-2附近,表明幂律噪声的特例随机游走噪声占有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6.
利用ArcGIS平台完成1:80万吉林省地震构造图绘制工作,由此表述专业图件的一般绘制过程与主要技术手段.对其项目的一般绘制过程,包括组织实施方式、原始资料规范化、图件的专业分层做简要说明.对绘制过程中的技术难点、技术手段,如: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导人、图像矢量化、空间归并、符号化等关键技术,做深人探讨.文中介绍...  相似文献   
7.
长白山天池火山地球物理探测结果显示,天池火山口附近8-10km深度下存在与高温物质或岩浆囊有关的低速结构。根据这一结果,利用Mogi模型对该深度岩浆囊变形产生的地表形变敏感区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垂直变形敏感区主要集中在火山口周缘,水平变形敏感区位于距火山口中心5.6—7km处,这一结果对建立长白山天池火山GNSS监测网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前兆定点形变观测数据噪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物理研究表明,可以构造或选择合适的统计模型模拟观测噪声,从而了解噪声特性,获得噪声谱及其含量.对吉林省5个台站的倾斜观测共18个测项产出的时间序列进行噪声分析,结果表明,长期观测噪声可用带通噪声和随机游走噪声的组合模型模拟,短时间观测噪声可用谱指数介于-1至-2的幂律噪声模型模拟.该结论对定点形变观测噪声的认识、噪声源的研究以及地壳构造信息的提取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利用teqc软件对JLCORS网络系统的49个连续运行观测站的观测数据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测与评估,包括数据完整性、电离层延迟及变率、多路径效应等,数据采样率选用30秒,卫星截止高度角为10度。结果显示,95%的观测站采样效率分布在0.9~1之间,80%的观测站CSR值分布在0.0~0.35之间;所有站点多路径MP1、MP2指标的RMS在0.15~0.45 m范围内,网络系统内MP1、MP1的最大值分别是SLAN站0.45 m和DEFN站0.42 m。接收机运行状态良好,观测环境和观测数据质量完全符合《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技术规程》要求,而且均优于国际IGS站点标准,对于电离层延迟较严重的时段和不健康的卫星进行了统计,可为GNSS后处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设计并实现了基于B/S架构的地震影响场分析系统,采用可扩展的struts2、spring2、hibernate3和百度地图技术,提供了震源信息输入、快速定位和影响场(烈度,峰值加速度)分析,并结合百度地图直观呈现,实现了对地震信息的综合分析和电子信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