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69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层型水草轮叶黑藻在富营养情况下,生长迅速,覆盖水面,对于草甸型水草密刺苦草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为控制轮叶黑藻的竞争优势,于湖北省鄂州市团头鲂原种场的一个池塘进行了原位围隔(10 m×10 m)实验,研究不同密度(0、0.5和1尾/m2)团头鲂牧食作用对轮叶黑藻和密刺苦草群落结构的影响,并通过无人机数字图像处理获取水草覆盖度信息.实验过程中,沉水植物总覆盖度未发生变化.研究发现,团头鲂选择性牧食使得密刺苦草生物量和覆盖度显著增加.随着牧食强度的加大,团头鲂对轮叶黑藻的控制效果显著,放养密度为1尾/m2的围隔中轮叶黑藻比例降幅最明显.群落中轮叶黑藻与密刺苦草的生物量之比迅速下降,由6.14减少至0.002,覆盖度之比由4.88左右减少至约1.44.图像处理结果与实际采样情况相吻合,且通过误差矩阵得到图像分类平均精度达到90%以上,表明无人机数字图像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作为获取沉水植物覆盖度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实验结束后,1尾/m2组的围隔中密刺苦草成为优势种,其植株密度、株高、株重和单株叶片数均显著增加,草甸更加密实.实验结果表明,放养1尾/m2密度的团头鲂可以有效控制轮叶黑藻并维持密刺苦草种群优势,结果为团头鲂对湖泊沉水植物群落的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头足类是软体动物门的一个特殊分化类群,具有复杂的雌雄交配行为。其精子要经过包装、转运、储存和释放这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最终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头足类精子包装、转运和储存过程的研究概况。重点介绍了头足类雄性生殖系统的结构特征,分析了精子基本储存单元—精荚的形成过程,及精荚各部分结构在精子转运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比较了精荚放射过程和精子囊在雌性身体的植入方式,分析了产生不同植入方式的原因;探讨了各种头足类精子进入雌性纳精囊及在其中的储存机制。剖析了目前关于头足类精子转运、储存和利用等相关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论文旨在揭示头足类独特的繁殖和进化机制,为提高其人工繁育效率,有效开展资源增殖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室外盆栽实验的方法,初步探究了Bacilus firmus 3A,Thalassospirasp.4G,Bacillus hemicentroti S3-2Y和Bacillus jeotgali S3-4R4种固氮菌单株及其组合(按照1∶1∶1∶1比例混合,简写为Mix)共5个接菌处理组对鳗草植株的存活、生长、生理及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显示:5个接菌处理组鳗草植株的存活、生长、生理及根际土壤酶活力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或改善,其中菌株4G(Thalassospirasp.)对鳗草生长指标的影响最显著,植株存活率、单株新叶面积和新茎节长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57.50%、66.56%和66.95%;菌株3A(B.firmus)处理组鳗草叶片中总叶绿素、类胡萝卜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分别为67.94μg·cm~(-2)、9.90μg·cm~(-2)和103.72μg·g~(-1),分别是对照组的1.58、1.85和1.92倍;各处理组根际土壤中脱氢酶和脲酶含量均有显著提高(P0.05),但碱性磷酸酶对固氮微生物的响应不显著。总体促生效果表现为4G3AMixS3-2YS3-4R,其中菌株3A、4G在海草床生态系统恢复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具备进一步研制固氮微生物肥料的潜力。研究结果为深入探究高效固氮菌株功能与代谢调控及其在鳗草植株人工促繁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根据2006年夏、冬季和2007年春、秋季在山东半岛南部近岸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杏资料,初步分析了该海域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该海域4个航次的调查共捕获渔业资源种类72种.2006年夏、冬,2007年春、秋4个航次的单化网次渔获量分别为18.1、6.9、1.3、10.3 kg/h.生物量的季节变化,依次呈夏季>冬季>秋季>春季.优势种类主要为赤鼻棱鲲(Thryssa kammalensis)、长蛇鲻(Saurida elongate)、方氏云鳚(Enedrias fangi)及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剑尖枪乌贼(Loligo edulis)、鹰爪虾(Rachypenaeus curvirostris)等.根据4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分别计算了渔业生物群落的种类丰度指数R、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通过聚类分析、单因子相似性分析(ANOSIM)、相似性百分比分析(SIMPER),以及对该海域游泳动物资源结构现状与历史调查数据对比分析表明,该海域渔业资源群落结构存在衰退现象.本研究为山东半岛南部海域渔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山东半岛南部近岸海域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6年夏、冬季和2007年春、秋季在山东半岛南部近岸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初步分析了该海域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该海域4个航次的调查共捕获渔业资源种类72种。2006年夏、冬,2007年春、秋4个航次的单位网次渔获量分别为18.1、6.9、1.3、10.3 kg/h。生物量的季节变化,依次呈夏季>冬季>秋季>春季。优势种类主要为赤鼻棱鳀(Thryssakammalensis)、长蛇鲻(Sauridaelongate)、方氏云鳚(Enedrias fangi)及口虾蛄(Oratosquillaorato-ria)、剑尖枪乌贼(Loligoedulis)、鹰爪虾(Rachypenaeus curvirostris)等。根据4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分别计算了渔业生物群落的种类丰度指数R、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通过聚类分析、单因子相似性分析(ANOSI M)、相似性百分比分析(SI MPER),以及对该海域游泳动物资源结构现状与历史调查数据对比分析表明,该海域渔业资源群落结构存在衰退现象。本研究为山东半岛南部海域渔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岩石的基质模量和临界孔隙度是岩石物理模型的两项重要输入参数,但临界孔隙度通常很难获得。本文基于有效体积模量与孔隙度的线性模型,提出一种快速计算基质模量和临界孔隙度的方法。通过对实验室或现场测量的有效体积模量与孔隙度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拟合,利用拟合系数即可计算基质模量和临界孔隙度。本文方法适用的样品孔隙度范围广,并且计算结果能够准确反映样品的粘土含量、压力大小和饱和状态的差异。粘土含量高的样品的基质模量低,临界孔隙度小。压力对基质模量影响不大,但是临界孔隙度会随着压力的升高而略微增大。饱和样品计算得到的基质模量要比干燥的更大。  相似文献   
7.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uttlebone formation of Sepia esculenta exposed to different water temperature fluctuations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Temperature fluctuation cycles (15 cycles, 60 d in total) consisted of the following three regimes of 4 d duration: keeping water temperature in 26°C for 3 d (Group A), 2 d (Group B), 0 d (Group C, control); then keeping water temperature in 16°C for the next 1, 2, 4 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urvival rate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control and temperature fluctuation groups (P>0.05). Lamellar depositions in a temperature fluctuation cycle were 2.45±0.02 for Group A, 2.00±0.02 for Group B, and 1.78±0.02 for Group C (P<0.0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 and number of lamellas in the cuttlebone of S. esculenta under each water temperature fluctuation could be described as the linear model and the number of lamellas in the cuttlebone did not correspond to actual age. Group A had the highest cuttlebone growth index (CGI), the lowest locular index (LI), and inter-streak distances comparing with those of control group. However, the number of lamellas and LI or CGI showed a quadratic relationship for each temperature fluctuation group. In addition, temperature fluctuations caused the breakage of cuttlebone dark rings, which was considered a thermal mark. The position of the breakage in the dark rings was random. This thermal mark can be used as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for marking and releasing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8.
A new record of Platycephalus sp.1 (sensu Nakabo, 2002) was documented based o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and DNA barcoding. We collected 174 specimens of the genus Platycephalus from Chinese coastal waters of Dongying, Qingdao, Zhoushan, and Beihai. Samples were identified as Platycephalus sp.1 morphologically. The coloration, meristic traits, and morphometric measurements are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ly published records. In brief, it is an orange-brown flathead fish with dark brown spots scattered on head and body, lateral line scales 83 to 99 with one or two spine-bearing anteriormost pored scale, no yellow blotch on the caudal fin. Cytochrome oxidase I subunit (COI) gene fragments were sequenced for phylogenetic analysis. The mean evolutionary distance within the species Platycephalus sp.1 was 0.1%. Net evolutionary distances between Platycephalus sp.1 and other species of Platycephalus ranged from 10.8% to 19.7%, which is much greater than the threshold for species delimitation. The COI sequence analysis strongly supports the validity of Platyceohalus sp.1 at genetic level.  相似文献   
9.
山东近岸海域海草种类的初步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草是一类由陆生植物演化并适应海洋环境的沉水植物,其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和经济价值。2008年7月,对山东近岸海域海草的种类进行了初步调查,描述了分布于山东近岸海域海草的形态学特征,并分析了山东近岸海域海草资源的现状及退化原因。调查共发现海草种类4种,分别为大叶藻(Zostera marina L.)、丛生大叶藻(Zostera caespitosa Miki)、红须根虾形藻(Phyllospadixi watensis Makino)及黑须根虾形藻(Phyllospadix japonicus Makino)。调查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海草资源调查,恢复受损海草生物群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水下爆破施工对鱼类影响的估算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文涛  张秀梅 《海洋科学》2003,27(11):20-23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和对外交往的不断增加 ,我国对外贸易量逐年增加。为使我国沿海码头数量及规模满足日益增长的吞吐量的需求 ,我国原有的一些港口都正在进行改建、扩建。因此 ,港口及航道施工建设项目逐年增加。与此同时 ,沿岸一些修造船厂的建设施工、其他沿岸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海洋石油勘探、钻井以及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建设施工、拆除等作业也日益增多。在这些工程项目中 ,水下爆破施工也已得到广泛应用 ,从内陆江河航道中的浅滩挖掘、港口航道建设 ,到沿海港口、航道的施工 ,水下爆破无不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但这些水中的施工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