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5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利用严格的Biot介质模型,针对阵列声波测井情况,建立了基于物理统计方法的利用斯通利波幅度衰减反演储层渗透率之线性化最小二乘反演模型。作为对方法可行性的检验,运用该方法对理论合成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运用统计方法后反演渗透率的偏差变小,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套管井应力集中诱导井周波速各向异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在套管井中应用正交偶极声测井检测地层各向异性和确定异常构造应力的需要, 本文通过求解水平构造应力作用下套管井的应力场分布,应用声弹性理论说明应力集中对套管井井周弹性波速空间分布的影响,分析了波速空间分布对加套管后的正交偶极各向异性声测量的影响.井孔、套管、水泥环和地层系统的复杂性改变了原裸眼井情况地层中的应力场分布,使应力集中的范围明显缩小到井眼附近.对应不同方位径向偏振横波的交叉点向井孔附近移动.横波波速空间分布的方位极值规律发生变化,但纵波波速空间分布的方位极值规律不变,仍能提供最大远场构造应力施加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三种阵列声波测井数据频散分析方法的应用与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正交偶极声波测井检测地层各向异性和确定构造应力中频散分析的必要性,本文利用合成和实测阵列声波测井数据分析和比较了三种频散分析方法:Prony方法、同态处理方法和谱域加权相似法. 这三种频率域处理方法提取得到了合理的、一致的慢度结果. 谱域加权相似法只能用于每一频率下单一波模式的慢度估计;同态处理方法还可以同时估计单一波模式的衰减、幅度和初相位;利用SVD_TLS算法确定波模式的阶数后,Prony方法可以有效地估计每一频率下多个模式的上述参数. 另外,通过谱域加权相似法对正交偶极声波测井阵列数据进行频散分析,观察到了弯曲波频散曲线的交叉现象,从而确定出了对应地层所受最大水平主应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井孔压力与地层应力集中诱导的偶极弯曲波的分裂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在大形变基础上叠加小扰动的非线性波动理论——声弹性理论,数值考察了井外均匀各向同性固体介质同时受井孔静压力和井外单轴水平压力作用时,Stoneley波和两种偏振的偶极弯曲波的相速度频散曲线,并研究了计算中用到的灵敏系数随频率的变化. 数值结果表明,模式波相速度频散曲线的变化主要受灵敏系数中对应的3个三阶弹性常数的项控制;由井孔周围应力集中引起的沿单轴压力方向和垂直于该方向偏振的弯曲波发生分裂,同时随频率的增大,两条频散曲线产生交叉;井孔静压力的作用使两条频散曲线交叉点的位置发生变化,交叉点相速度值随井孔压力的增加而增大,但对应的频率值不变.  相似文献   
5.
平面海底界面上球体目标的声散射建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目标声散射的T矩阵方法、将界面附近点源激发的声场利用复像方法展开、并考虑到界面对散射声场的影响,建立了平面海底界面上方目标的声散射模型.与已有模型相比,该模型能够计算更一般情况点源激发的三维声散射场.通过计算考察基于复像方法的有关系数证明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并给出了不同入射方向的界面上刚性球体和弹性球壳的散射声场算例,对目标散射幅度的分布以及随角度的变化规律做了分析.最后,设计实验对该模型做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油田受异常地应力作用而损坏的油井绝大部分都是套管井,针对这一实际情况,通过求解套管井应力集中情况下各层介质中应力场的分布,应用摄动积分方法,将裸眼井声弹性方程发展为适用于套管井井孔体系的情况.数值考察了井外无限远单轴水平压应力作用下,声弹方程中各层介质敏感系数和速度-应力系数随频率的变化,及二相互垂直偏振的偶极弯曲波相速度的频散曲线.结果表明,套管井声弹方程中的速度-应力系数主要由地层参数决定,内层介质的贡献较小,其中与三阶弹性模量相对应的项又起决定作用;井孔周围应力集中将引起平行和垂直单轴压应力方向偏振的二弯曲波发生速度分裂,同时随频率的增大两条频散曲线产生交叉,说明这种交叉仍然可用作判断套管井情况下地层各向异性是本征的还是由异常应力诱导的判据,用正交偶极声波测井技术在套管井中无损检测异常地应力仍然可行;但低速地层交叉点将明显向高频区移动,这又是与裸眼井情况重要的不同之处.本文还给出现场实测数据的处理实例,理论结果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7.
自动剖面浮标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自动剖面浮标的发展历程,自动剖面浮标由Swollow提出的中性浮子发展而来,演变到现在的PROVOR型、APEX型、SOLO型等自动剖面浮标。文中介绍了Argo计划中几种主要的自动剖面浮标,其浮力调节原理主要是通过改变浮标在水中的排水体积实现自动沉浮,从而测量水的温度、盐度、深度等数据。对常规(2 000 m)和深海(2 000 m)自动剖面浮标进行比较,大部分深海自动剖面浮标耐压结构已经采用球形设计,浮标受压后变形小且可减轻浮标自重;单冲程柱塞泵改变为体积较小的液压泵,提供超高压的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球体空间。目前,常规自动剖面浮标已广泛应用到海洋环境数据的调查、收集,而深海自动剖面浮标仍处于研发与试验阶段,面临诸多的技术挑战,对浮标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