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4篇
测绘学   12篇
地球物理   74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地铁轻轨的迅速发展,我国大多数地电阻率测项受到不同程度干扰,诸多学者为此提出采用小波方法进行滤波的建议。文中拟采用小波和HHT滤波方法,以受津滨轻轨干扰严重的塘沽地电阻率观测资料为例,进行降噪处理,对比2种方法的滤波效果,以获得更好的滤波方法。  相似文献   
2.
Faults有限元软件综合高程、热流、断层等多个地球物理场参数,相较于Ansys、Adina等商用有限元软件能更好的处理断层的摩擦机制,因此Faults有限元软件在地学模拟中有独特优势.目前使用的Faults软件基于IBM科学与工程数学库(ESSL),使用环境较为苛刻,使用不便,需要移植源代码.利用Linpack免费数...  相似文献   
3.
南迦巴瓦地震台网完整地记录了米林M6.9地震发生的全过程.本文利用南迦巴瓦地震台网的连续波形数据对米林地震序列进行了研究.南迦巴瓦台网的定位结果显示,米林主震位于29.89°N,95.04°E,震源深度为16.7km,余震序列呈NW向展布,分布在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垒峰连线的东北部靠近帕隆—旁辛断裂.经计算,本次地震的h值为1.26,b值为0.84,综合序列衰减情况分析,本次地震属于主震—余震型地震.米林地震前,南迦巴瓦峰地区地震活动表现出明显的时间不均匀性,自研究区1992年ML6.2地震以来,研究区每12年左右发生一次ML6.0级以上地震,2017年至米林地震前,研究区6月前与6月后的地震活动差异很大,6月后的地震活动在频度上要明显强于6月前.空间分布上,米林地震震中附近为研究区地震活动性最强的区域,属于雅鲁藏布江断裂和帕隆—旁辛断裂交汇区域.  相似文献   
4.
利用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的固定地震台站与南迦巴瓦流动测震台站在2017年11月18日至2017年11月24日记录到的430个余震的直达波走时数据反演得到了震源区的三维P波速度、S波速度结构,并利用三维速度结构对余震进行了重定位.成像结果显示,米林地震震源区在0~5 km深度内存在低地震波速度异常;在5~15 km深度内,存在高地震波速度异常,该高速异常致使震源区西南侧的地震波速度高于东北侧.重定位结果中,余震呈条带状以NW-SE走向展布,震源深度具有西南方向深、东北方向浅的特征.主震位于11 km深度处、高地震波速异常体顶部,余震主要分布在高地震波速度与低地震波速度过渡的区域.对成像结果的分析表明,震源区浅部的低速异常具有低泊松比的特性,与富石英的沉积变质杂岩体-东久杂岩单元的岩性特征有关;深部的速度结构特征则可能反映了发震断层上盘地震波速度高,下盘地震波速度低的介质特性.余震重定位结果与成像结果联合表明:此次地震发震断层从11 km深度处,东久杂岩体下方的高地震波速度异常顶部开始破裂,继而在5~15 km深度内发生后续破裂,后续破裂的发生区域正处于喜马拉雅构造单元与冈底斯构造单元接触的形变区内.此外,根据地震波速度计算的泊松比反映了震源区持续的低泊松比特征,暗示此次地震与流体活动并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5.
利用高分辨率无人机航拍影像,结合基本地质资料,分析了影响2014年8月3日鲁甸M_S6.5地震震后崩塌滑坡分布的主要因素,使用M5'模型树算法建立了崩塌滑坡密度与其影响因子间的分段线性模型,并检验了该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表明,地震诱发的崩塌滑坡分布受断层距、岩土体结构强度、坡度、植被条件等的影响,其中,断层距、岩土体结构强度及坡度等为主要影响因素;崩塌滑坡易发生在结构破裂区及坡度为38°~50°的区域,其分布密度随断层距的增加而减小;利用M5'模型树算法建立的模型体现出崩塌滑坡分布与其影响因子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模型检验结果显示,理论模型与实际关联函数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88,因此,可利用该模型预测地震诱发的崩塌滑坡的分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影像数据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而影像分辨率的增加,使得数据量急剧增长,对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针对传统遥感影像数据组织存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大文件金字塔数据存储结构,用来高效存储管理影像数据;同时针对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提出了基于版本机制的影像数据管理模式。实验表明这种方法具有更高的存储检索效率。  相似文献   
7.
我国地处亚洲,在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共同作用下,构成极为复杂的板内构造格局,属于地震多发区,平均每年有一、两次6级以上的破坏性大地震发生,造成国家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为此,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就将地震科学和防震减灾事业,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地震科学工作成效显著,部分领域位居国际前列。但是,全民的防震减灾意识还比较薄弱,人们恐惧地震,缺乏地震应急知识,对有关地震传言敏感,使地震谣言易于传播。普及地震科普知识,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中国地震局就此采取了诸多措施,例如投资兴建的香山地震科普知识馆等。200…  相似文献   
8.
北京遥测地震台网在与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合作项目中,从1983年以来正式运行了一套由美方提供的地震实时监测处理系统。在对该系统的运行,管理,维护和使用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与不足之处。因此,针对情况充分运用计算机特点,并采用自动控制流程方式,使该系统功能化,管理系统化,处理自动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测定了2013年4月20日芦山MS7.0地震震源区及其附近台站的S波分裂参数,包括快波偏振方向和慢波延迟时间,最终得到了40个台站的S波分裂结果.结果显示:在地震主破裂区内观测到的快波优势取向为NE向,与余震分布的长轴方向一致;位于双石—大川断裂以西台站的快波偏振优势方向为NW向,与区域最大主压应力轴方向一致;位于荥经断裂附近台站的快波偏振优势方向为NW向,与该断裂走向一致.快波偏振优势方向随时间的变化结果显示:主震前位于地震破裂区附近的TQU和BAX台站的快波偏振优势方向均呈NE向;主震后TQU台站的快波偏振优势方向为近EW向,而BAX台站的快波偏振优势方向则不突出,反映出芦山地震主震前快波偏振方向受控于龙门山断裂带,而主震后受构造应力场的作用更加明显.此外,各台站的慢波延迟时间为1.25—5.40ms/km,在余震覆盖密集区域,台站的慢波延迟时间均大于3.0ms/km,反映出震源区的各向异性程度较强.芦山主震后,各台站的延迟时间随时间变化持续减小,反映出震源区地壳应力随余震活动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0.
利用无人机灾情快速获取系统,以玉溪县城为工作区域,进行无人机区域航拍试验.通过开展无人机任务单元参数、飞行参数等试验,获得不同成像分辨率要求的最佳任务单元配置参数和飞行参数,获取高质量玉溪城区全景图像.试验证明,无人机灾情获取系统能够为应急救援决策和指挥等提供实时灾情信息,可显著增强快速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