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66篇
地质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本文以此次地震的震间、同震和震后形变观测为约束,依据不同时段断层运动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日本海沟地区强震与断层运动间关系.震间日本海沟地区,断层运动闭锁线深度约为60km,闭锁线以上从深到浅依次为断层运动强闭锁段、无震滑移段和弱闭锁段.由同震位错反演结果,2011年日本9.0级地震同震存在深浅两个滑移极值区,同震较浅的滑移极值区(同震位错量10~50m,深度小于30km)震间为断层弱闭锁段;同震较深的滑移极值区(同震位错量10~20m,深度在40km左右)震间为断层强闭锁段;而在两者之间的过渡带同震位错相对较小,震间断层运动表现为无震滑移.震后初期断层运动主要分布在在闭锁线以上的同震较深滑移极值区,而同震较浅的滑移极值区能量释放比较彻底,断层震后余滑量相对较小.依据本文同震和震间断层运动反演结果,震间强闭锁段积累10m同震位错需要100多年时间,与该区域历史上7级地震活动复发周期相当;震间弱闭锁段积累30~50m同震位错约需要300~600年时间,与相关研究给出的日本海沟9级左右地震复发周期比较一致.在实际孕震能力判定的工作中,由于不同性质的断层段在同震过程中会表现更多的组合形式,断层发震能力判定结果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但利用区域形变观测等资料给出震间断层运动特征的研究工作对于断层强震发震能力的判定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2007—2010年花东纵谷南段区域的InSAR形变数据作为约束, 采用分段断层模型和层状介质模型, 反演中国台湾东部纵谷断层南段滑动速率空间分布, 并据此分析断层运动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 纵谷断层南段整体以逆冲运动为主, 兼具左旋走滑运动。 纵谷断层南段的滑动速率具有空间非均匀性, 在空间上可以细分为深浅两个极值区, 浅部(0~15 km)最大滑动速率为10 cm/a, 位于深度2.5 km左右; 深部(15~30 km)最大滑动速率为21 cm/a, 位于深度25 km左右。 反演结果与用重复地震估算的深部滑动速率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
2008年汶川MS8.0地震对周边断层地震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分析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MS8.0级地震对周边断层地震活动的影响,本文首先基于Burgers体黏滞松弛模型计算汶川MS8.0级地震引起的库仑应力动态演化,分析认为2008年汶川MS8.0级地震在周边断层上引起的库仑应力显著增加的主要有四个断层段,分别为鲜水河断裂道孚-康定段、东昆仑断裂东段玛曲段、青川断裂和龙门山断裂南段.而且震后4年内黏滞松弛引起的库仑应力变化量可能与同震变化相当,相当于再发生一次汶川地震所造成的影响,因此震后效应在分析强震影响时不应忽略.本文基于强震引起的库仑应力变化动态演化,结合背景地震发生率、由Dieterich(1994)模型给出地震发生概率,结合相关构造地质、历史地震、余震活动等方面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上述4个断裂段地震危险性由高到低依次为鲜水河断裂道孚-康定段、龙门山断裂南段、东昆仑断裂东段玛曲段和青川断裂.  相似文献   
4.
2007年9月12日印尼苏门答腊发生了8.5级地震,9月13日其西北边又发生了8.3级地震,震后在附近还发生了一系列6级以上强震。该文依次计算了苏门答腊8.5级地震后各次地震前其所在主破裂面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结果表明,2007年苏门答腊8.5级地震的后续强震都发生在库仑破裂应力显著增加区,其应力变化值均大于0.01 MPa,即后续强震可能都是被触发的。  相似文献   
5.
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2005年9月23日克孜尔震群进行重新定位。从平面上,重新定位地震集中分布在一个长约14.5 km,宽约9.0 km的长方形内,其长轴为N30°W向,与克孜尔断裂近乎垂直。从震源深度来看,重新定位地震的震源深度全部分布在21 km以内,集中分布在10~19 km,平均深度为13.6 km;震群中绝大部分小震发生在沉积层内,而震级较大地震基本发生在结晶地壳的上地壳内。其剖面图显示,这次震群是从结晶地壳开始沿着N30°W方向向上破裂至沉积层。根据震区附近断裂性质和该区历史小震震中分布分析认为,克孜尔水库库区附近可能存在两条共轭断裂,右翼断裂可能是这次震群的发震构造。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中长期地震预测方法,基于复杂系统统计物理的图象信息学PI算法近年来广受关注.针对7级以上强震成组和突发交替的川滇地区,考虑将与其构造和地震活动关系密切,且强震频发的安达曼-苏门答腊地区作为统一的强震预测研究区,使用PI算法进行MW7.0及以上预测ldquo;目标震级rdquo;的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中使用了1973年以来的NEIC目录,采用10年尺度的地震活动ldquo;异常学习rdquo;时段和3年尺度ldquo;预测时间窗rdquo;,对预测效果进行了ROC检验.回溯性研究显示,PI预测效果较好,表明将川滇-安达曼-苏门答腊地区作为统一的7以上强震PI预测研究区在统计上具有合理性.从统计物理角度,研究区组合前后的各态遍历性曲线显示,组合后的研究区对PI的适用程度虽不优于单独考虑川滇地区,但优于安达曼-苏门答腊地区.PI图象显示,2008震前可能存在中长期尺度的ldquo;前兆性rdquo;地震活动异常.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陆强震活动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大陆强震活动的时空特征,以中国大陆1901年以来7级及其以上强震年频次为样本,采用最优分割将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状态分为三种时段:少发段、平均段和频发段. 中国大陆强震时间活动呈现非稳态现象,强震频发段间存在短期的地震平静,由强震平均段到频发段过渡期间同样存在强震少发段,而少发段也有7级以上强震发生. 以此为基础结合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研究不同强震丛发时段前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特点以及强震丛发时段的主体活动地区. 研究结果表明,1901年以来中国大陆强震活动总体来讲,1955年前后表现出不同的空间特征:1955年之前强震活动主体区域为中国西部及周边大三角地区的三条边界;1955年之后强震活动主体区域为华北地区、巴颜喀拉地块区及南北地震带南段地区. 不同相邻强震丛发时段的主体活动地区有一定的交替性,少发时段或增多时段的强震往往是上一个丛发时段的主体区内强震活动的延续,或者发生在下一个强震主体活动区内或周边地区.  相似文献   
8.
采用震源位置和速度结构的联合反演方法确定2003年大姚6.2级、6.1级地震序列的分布和震源区的速度结构.该方法首先确定研究区的速度结构,然后在该速度结构的基础上对地震重新定位.结果表明:① 大姚6.2级地震序列明显分为地震较密集的东南段和地震较稀疏的北西段,而且这两段存在一定的错动,速度结构也显示出高、低速交界带在错动处具有转折特点;② 大姚6.2级地震序列在深度上呈"V"字形分布,这与该地区呈倒三角形分布的低速体相对应,即余震主要分布在高、低速交界带附近;③ 大姚6.2级、6.1级地震的破裂区都位于倒三角形低速体的东南侧,6.2级地震沿高、低速交界带往下破裂,而6.1级地震沿高、低速交界带往上破裂;④ 6 km深度的速度分布显示震源区具有高、低速度体交替呈四象限分布特征,而且余震主要沿北西向的高低速交界带分布;⑤ 大姚6.2级主震的东南侧的高、低速交界带处的低速体速度值较北西侧低速值高,其对6.2级地震往东南方向破裂具有阻碍作用,即东南侧处于能量积累状态,有利于6.1级地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发生7.3级地震,打破了中国大陆6年多的7级地震平静,成为我国近期较为显著的一次地震事件.综合分析MS≥4.0余震分布、震区断裂性质以及等震线长轴方向等资料,认为郭扎错断裂是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据Harvard震源机制解分析,这次地震是在近NS向力的作用下,郭扎错断裂发生略带走滑分量的拉张破裂所致.通过地震前震区附近地震活动特征分析发现,于田地震发生在1996年以来新疆南部及邻区7级地震有序分布的空段;震前震区附近有4级地震空区形成,空区持续91个月后发生了2006年9月12日皮山5.8级"信号震",其后1.5年发生于田7.3级地震.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主要地震研究国家在地震观测中高新技术的应用和一系列重大地球科学项目的实施情况及其对地震成因、强震机理、地震预测研究的意义,同时对地震观测研究的基本途径和发展方向也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