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质学   4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采用双目立体视觉与数字图像相关相结合的新方法,对静载作用下湿喷桩复合地基室内模型的土体表面三维位移进行测试。给出了双目立体视觉系统的标定结果,提出了提取角点坐标的新方法及基于仿射变换的左右摄像机同名点的匹配搜索法,得到了土体表面三维位移随荷载变化的曲线。试验结果证明,将该系统应用于湿喷桩复合地基室内模型的土体表面位移测试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也为土体位移测试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山西太原西山煤田早二叠世早期太原组7号煤层煤核中一种具解剖构造的两侧对称的莲座蕨目聚合囊,这是目前为止华夏植物区已知地质时代最早的两侧对称的莲座蕨目聚合囊。经对比研究,将当前标本归入始莲座蕨属Eoangiopteris Mamay,并建立一新种:山西始莲座蕨E.shanxiensis sp. nov.。新种的主要特征:生殖小羽片至少2.6 mm宽,长度不明,中脉具一“C”形维管束。小羽片明显背卷,但没有影响到聚合囊的排列。聚合囊两侧对称,长0.75~1.1 mm,宽0.35~0.55 mm,由8~12枚孢子囊构成,孢子囊侧向相互接触。聚合囊具短而明显的托,由薄壁组织包围着维管组织构成。孢子囊直径150~250 mm,高550~850 mm,纵切面上呈筒状,具明显的实心的顶端。孢子囊面向外的壁在中下部为2~3层细胞厚,在顶端为3~4层细胞厚,细胞近等径,壁较厚;侧壁和面向内的壁1层细胞厚,在孢子囊中下部呈弦向伸长状,在顶端则呈径向伸长状,壁较薄。孢子数量多,可达1 000粒以上,小,近球形,直径8~13 mm,具三缝构造,孢子壁由外壁和周壁构成,外壁光滑,周壁具细颗粒纹饰。讨论了本新种的系统分类位置,很可能属于辉木科。根据欧美植物区和华夏植物区两侧对称的莲座蕨目聚合囊的分布特征探讨了本新种的古植物地理学意义。并结合7号煤层煤核中植物化石的组成特征和一些植物的生态解剖学构造简要探讨了本新种的生活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3.
王伟  胡昕  洪宝宁  何小元 《岩土力学》2006,27(Z1):597-602
为了揭示土体工程特性与其结构变化之间的内在规律性,探讨了图像分析方法在岩土结构研究中的发展历程,从基本原理上分析了各种图像处理技术在岩土的宏、细观结构研究中的特点。宏观上主要是利用跟踪技术,针对土体中标志点的移动来定量分析岩土的力学性能;微观上主要是利用电子扫描显微技术对土的微观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同时部分学者还发展了X射线计算机扫描技术。最后提出利用远距离、远心显微镜头和电荷耦合器件(CCD)共同作用,开辟了一种新的岩土动、静态微细结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纵横向受荷基桩变形内力的矩阵传递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竺明星  龚维明  何小元  徐国平 《岩土力学》2014,35(11):3281-3288
针对地基的土体屈服性状,将桩侧土体分为弹性变形区域与塑性变形区域两种情况。假定地基反力系数为3参数的一般形式,同时考虑桩身 效应并计入桩身自重、桩侧摩阻力的影响,根据地基反力法分别建立桩身弹性段和塑性段挠曲线微分方程。在解微分方程的过程中,采用矩阵传递法结合Laplace正逆变换的方法解得桩顶作用轴向力、水平力、弯矩时桩身内力和变形的矩阵传递解,并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相应计算程序。最后将试验数据对上述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计算值与模型试验的实测值吻合很好,采用文中3参数地基反力法反算所得的地基参数离散性很小,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