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质学   15篇
  201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绪教  何科昭 《地质通报》2012,31(203):235-240
为了定量地计算滇西高原的隆升幅度,在滇西中甸、保山、景东、景谷四地分别取新近纪煤岩样,在野外实测煤层上覆地层残留厚度和测得样品的镜质组反射率并确定有效作用时间后,根据三者关系曲线图计算出成煤时的最大古地温和最大埋深,进而计算出滇西高原上新世时期自北而南的隆升幅度在1500~1700m之间。该时期隆升表现出总体均匀抬升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江西弋阳樟树墩含晚古生代放射虫硅质岩研究又获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摘要:江西弋阳樟树墩含晚古生代放射虫硅质岩研究又获新进展赵崇贺,何科昭,邰道乾(地矿系北京100083)《赣东北深断裂带的形成演化及对有关金属矿产的控制)》课题(负责人:莫宣学教授)在发现含晚古生代放射虫硅质岩以后,研究工作又有新进展。今年3月野外采集的样...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苏联以H.N.尼古拉耶夫为代表的新构造学派的研究现状;概述他们所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即:划分新构造期的标准应当是“地质-构造组合标准”,传统的“地貌标准”应当废弃;新构造期的下限应划在始新世与渐新世之间,而不是中新世;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具有同等的意义等新观点.还论述了他们对新构造期全球动力学系统所进行的分析,及其由此所得出的分层构造运动,分层构造应力场和分层构造形变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班公湖断裂,是著名的班公湖—丁青—怒江大断裂的西北段,位于我国西藏西部日土县班公湖东西两侧。笔者1980年7至10月在阿里地区的地质考察中,对该断裂的查罗北沟至龙泉山以东的一段,作了较为详细的观察。这一段全长约150公里,恰好是该断裂走向上自东而西,由近东西向逐渐转为北西向的弧形弯曲部位。断裂破碎带宽约4—8公里,总体产状为:NW310°—320°/NE∠60°—70° 对于这条断裂的性质及其在大地构造中的意义,中、外地质学家颇为关心,看法各异。本文仅就其性质,列举一些实际资料,浅谈我们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5.
云南剑川断裂新活动的表现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西北是我国新构造运动强烈的地区之一,这里的断裂十分发育,许多断裂第四纪以来都有活动,剑川断裂是其中一条重要的活动断裂,它对滇西北的新构造运动与地震活动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为了探讨新构造运动的特点及其与地震的关系,笔者在袁复礼教授的指导下,与我院地震地质专业部分师生一起,于1981年和1982年,对剑川地区的地貌、第四纪地层、活动断层及地震活动分别作了较为详细的专题研究。目前这一研究课题正在进行之中,现将我们对剑川断裂新活动研究的部分结果整理成文,作为学生献给老师九十寿辰的贺礼。  相似文献   
6.
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带中多处发现含晚古生代放射虫硅质岩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何科昭  周正国 《现代地质》1996,10(3):303-307,T001
作者继1993年10月在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带中首次发现晚古生代深水相放射虫硅质岩之后,经过1995年和1996年两次野外工作,又在该混杂岩带中及其两侧多处发现了含晚古生代放射虫的硅质岩及其深水相的沉积组合。从而为华南晚古生代或古生代—中生代洋盆的厘定,以及华南大地构造格局的再认识,提供了有力的新论据  相似文献   
7.
共轭伸展褶劈理夹角的定量解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90 年代初以来,中国地质学者先后在浙、皖、赣、湘的“板溪群”及震旦系中发现了古生代的生物化石。因此,再次将“板溪群”是否是前震旦纪的一个变质地层单位、江南古陆是否存在以及华南大地构造格局是否需要重新厘定等问题提了出来。1993 年笔者于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带内的“双桥山群”岩块中,首次发现了含晚古生代的放射虫硅质岩。1996 年又在该混杂岩带多处的“双桥山群”岩块和“下震旦统志棠组”中找到了含晚古生代的放射虫硅质岩,还首次在“登山群拔竹坑组”中发现了早古生代的几丁虫化石。经数年野外多次观察和对室内化石鉴定、岩石地球化学测试结果以及岩石学特征的综合分析表明,所发现的含晚古生代放射虫硅质岩及其岩石组合是一套洋盆深水相沉积;登山群拔竹坑组,是早古生代的一套浅水陆棚 深水陆棚 半深海相沉积。结合同行学者在邻区“板溪群”研究方面取得的新成果,笔者认为:“板溪群”不是前震旦纪的一个变质地层单位,而是一个复杂的构造岩带,江南古陆是不存在的,华南从早古生代到中生代早期还经历了一次洋盆演化过程,现在的构造格局是印支运动奠定的  相似文献   
8.
摘要:赣东北深断裂带内蛇绿混杂岩中首次发现含晚古生代放射虫硅质岩赵崇贺,何科昭,邰道乾(地矿系北京100083)由我校莫宣学教授带领的《赣东北深断裂带的形成演化及对有关金属矿产的控制》(1992~1994)(地质矿产部踉管局定向课题经费资助,江西省地质矿产...  相似文献   
9.
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整体实力何科昭,韩东昱(中国地质大学科研处北京100083)国家自然科学委员会成立10年来(1986~1996),我校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08项,金额828万元,这对促进学校基础研究的开展、调动师生攀登科学高峰的积极性与能...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定量地计算滇西高原的隆升幅度,在滇西中甸、保山、景东、景谷四地分别取新近纪煤岩样,在野外实测煤层上覆地层残留厚度和测得样品的镜质组反射率并确定有效作用时间后,根据三者关系曲线图计算出成煤时的最大古地温和最大埋深,进而计算出滇西高原上新世时期自北而南的隆升幅度在1500~1700m之间。该时期隆升表现出总体均匀抬升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