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湖南郴州市矿业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量的调查取证,将郴州市矿业活动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归纳为“地表环境破坏、大气环境破坏、水环境破坏、次生地质灾害”等4大类;提出了“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预防为主、在源头上保护矿山生态环境,改进工艺、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查清现状、加大治理恢复力度”等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在乳腺疾病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乳腺疾病检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9例患者行乳腺CT扫描,采用经容积再现(volumerendering,VR)、表面遮盖显示(surfaceshadowdisplay,SSD)、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MPR)重建处理图像。结果29例患者中乳腺癌12例,纤维瘤7例,均经病理证实,1例患者不能坚持俯卧而检查失败。结论多层螺旋CT对乳腺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湘南骑田岭锡矿成矿规律探讨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骑田岭地区位于炎陵-郴州-蓝山北东向基底构造岩浆岩带中部,是南岭中段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查明111—333锡资源量101.3×104t,近期又发现了具超大型找矿前景的芙蓉锡矿田。锡矿类型可分为气化高温热液型锡矿、高—中温热液型锡矿、次火山热液型锡矿及冲积型砂锡矿四大类7个亚类,构成了一个较完整的成矿系列。各类锡矿是多次构造-岩浆活动综合作用的产物,燕山早期晚阶段及燕山晚期早阶段是主成矿期。特殊的地质构造背景造就了区内锡矿“带状分布、成群产出、等距展布”的空间分布规律,也展示了巨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4.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环境中分布广泛且持久存在并具有高生物富集性,通常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危害.湖泊是POPs的主要环境归宿之一,湖泊中的POPs可被水生生物富集并通过食物网传递,对生态系统及人体健康构成极大的危害.中国是POPs生产及使用大国,也是世界上湖泊较多的国家之一.湖泊生物尤其是水产品是中国人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POPs在中国湖泊生物体中的富集对当地的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存在很大的潜在危害.本文通过收集、分析1997年—2017年7月公开发表的中国湖泊生物体POPs数据,发现中国湖泊生物中POPs富集研究主要集中在东部平原湖区,青藏高原及云贵高原湖区有少量研究;不同POPs在不同湖区湖泊生物中富集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DDTs和HCHs在各湖区生物中普遍检出且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平原湖区生物体内多氯联苯、多溴联苯醚含量高于其他湖区生物体内含量,其他POPs在湖泊生物体内的富集研究相对较少且主要集中在东部湖泊.中国湖泊生物中DDTs、HCHs、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多溴联苯醚、多氯苯并二英和多氯苯并呋喃、全氟化合物、全氟辛酸、有机锡及六溴环十二烷脂肪归一化后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54.56±653.40、153.57±435.99、2849.49±3092.52、118.40±20.28、18.40±20.28、17.43±19.43、147.17±192.93、1542.18±1347.64、11380.75±5316.75和2.19±1.92 ng/g.POPs在中国湖泊生物体内的含量水平与生物所处营养级、脂肪含量和年龄呈正相关,但并非完全一致,还受到生活习性、生物物种与结构、生存环境及生物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生物不同组织对POPs的富集能力有较大差异,内脏器官对POPs的富集能力明显高于肌肉组织.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基于小波降噪、多尺度图像分割和颜色传递的遥感图像彩色化增强方法。该方法利用一种多尺度图像分割技术,将图像分割为若干子区域,在子区域之间进行亮度匹配和颜色传递,减少了颜色传递误差,再与采用软阈值方法的复数小波包降噪预处理相结合,来增强遥感图像的细节分辨能力。试验结果证明,基于图像分割和色彩传递相结合的方法,其参考彩色图像不需要与目标图像配准,只要特征、风格相近似,就可以对纹理结构相对较简单的全色遥感图像实现全自动的彩色化增强。彩色化的结果图像在美观程度及目标的可识别度上都有了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6.
16排螺旋CT在颈动脉海绵窦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诊断颈动脉海绵窦瘘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分析18例颈动脉海绵窦瘘病例。对受检者行颅脑CT平扫及CTA检查,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处理图像。结果18例均海绵窦扩大.动脉期眼上静脉显影并扩张,8例动脉期大脑中静脉显影并扩张。其中一例同时合并左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结论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诊断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