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4篇
地质学   7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地貌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原隆升及剥蚀作用的复杂性与区域差异性以及高原恶劣的气候、地理条件,使得在青藏高原空白区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进行地貌年代学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由于地貌是高原隆升、环境演化、新构造运动等的信息载体,地貌年代有助于重塑这些地质作用的发生时间及发展过程,因此地貌年代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技术意义.1∶25万银石山幅的工作表明,地貌年代学调查对高原隆升及环境演化过程研究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扬子陆块东南缘南华纪地层对比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扬子陆块东南缘的南华纪地层剖面众多 ,依据我国南华系与国际上“成冰系”相对应的原则 ,选择了其中 5条具代表性的剖面进行对比研究后认为 :扬子东南陆缘的冰川事件序列为长安冰期、富禄 (莲沱 )间冰期、古城冰期、大塘坡间冰期、南沱冰期 ;鄂西一带缺失长安冰期沉积 ;长安组的底界可定为南华系的底界 ,南沱组 (或洪江组 )的顶界可定为南华系的顶界 ;上下统的分界在莲沱组 (或富禄组 )与古城组之间 ;以冰川事件为主线 ,结合同位素年龄值 ,探讨了组与组跨相区对比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南华系的年限。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地貌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原隆升及剥蚀作用的复杂性与区域差异性以及高原恶劣的气候、地理条件,使得在青藏高原空白区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进行地貌年代学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由于地貌是高原隆升、环境演化、新构造运动等的信息载体,地貌年代有助于重塑这些地质作用的发生时间及发展过程,因此地貌年代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技术意义。1:25万银石山幅的工作表明,地貌年代学调查对高原隆升及环境演化过程研究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湘潭市九华开发区奔驰路北侧有1条长约130 m的EW向人工开挖倾斜剖面,剖面下部为白垩纪戴家坪组紫红色细砾岩,上部为第四纪白沙井组砾石层和网纹红土。通过对该剖面进行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发现剖面发育24条第四纪小断裂。这些断裂产状陡立,断面倾角一般为70°~88°; 根据走向和性质可分为NW向左行平移断裂、NE向右行平移断裂、EW向左行平移断裂和NNE向正断裂等4组。根据交切关系,这些断裂可分为3期:第一期为NNE向正断裂,第二期为NW向左行平移与NE向右行平移断裂,第三期为EW向左行平移断裂。根据切割地层时代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第一期NNE向正断裂大体形成于中更新世中期,构造环境为区域伸展,可能与第四纪洞庭盆地及周缘伸展断陷有关; 第二期NW向左行平移断裂和NE向右行平移断裂形成于区域EW向主压应力场,形成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可能与青藏块体向东挤压产生的应力远程传导有关; 第三期EW向左行平移断裂形成于区域NE向主压应力场,形成时代为晚更新世—全新世,可能与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向NE的挤压有关。奔驰路小断裂研究揭示了区域第四纪构造变形特征、构造体制及动力机制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湘西南印支期瓦屋塘岩体年代学、成因与构造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瓦屋塘岩体位于湘西南,主要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少量黑云母花岗闪长岩。2个花岗岩样品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分别为216.4±2.4 Ma、215.3±3.2 Ma,属晚三叠世。岩石具有富硅(SiO_2=68.39%~77.77%)、富铝(Al_2O_3=12.39%~16.43%)、高钾(K_2O=4.27%~6.02%)、中碱(Na_2O+K_2O=7.08%~8.57%)、高ASI(平均1.19)的特点,总体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强过铝质花岗岩类。微量元素中Ba、Nb、Sr、P、Ti表现为明显亏损,Rb、(Th,U,K)、(La,Ce)、Nd、(Zr,Hf,Sm)、(Y,Yb,Lu)等相对富集,稀土总量较低(ΣREE=81.72~216.23μg/g),轻稀土富集((La/Yb)_N=1.91~12.18),具明显的Eu负异常(δEu=0.09~0.78)。岩体具有较高的I_(Sr)值(0.71061~0.71786)和较低的ε_(Nd)(t)值(–8.63~–4.82),两阶段Nd模式年龄(t_(DM2))为1.38~1.69 Ga。C/MF-A/MF图解显示源岩为泥质岩和碎屑岩。多数样品Al_2O_3/TiO_2100,少量100。上述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花岗岩源岩主要为中上地壳酸性岩石,并可能有少量地幔物质加入。岩石氧化物和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主要显示为后碰撞构造环境。基于上述岩石成因、构造环境判别,并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过程,推断瓦屋塘岩体的形成机制为:中三叠世印支运动导致地壳增厚、升温,晚三叠世中期进入挤压应力相对松弛、深部压力降低的后碰撞构造环境,中上地壳岩石减压熔融并向上侵位;此外,软流圈上涌和热量的向上传递可能对瓦屋塘花岗质岩浆形成也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北部长虹湖地区走滑成因湖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虹湖地区NE(E)向平移断裂旁侧或之上发育大量走滑成因湖泊.从单个湖泊来看,其成因有以下5种:单成因的Ⅰa型、Ⅱb型,复合成因的Ⅰc型+Ⅰa型、Ⅰc型+Ⅱb型、Ⅰa型+Ⅱb型.湖泊成因类型充分反映出断裂的左旋走滑特征,从而指示Ns向的区域挤压应力场,及第四纪以来高原北缘地壳表层总体处于挤压构造体制之中.湖泊中沉积物薄、少或无,无湖岸阶地与高位湖积物发育,湖泊周围成熟斜坡(365±57)ka的OSL年龄等表明,湖泊主要形成于中更新世以后.  相似文献   
7.
华容隆起及周缘第四纪构造-沉积特征与演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第四纪华容隆起位于江汉—洞庭盆地中带。通过地表地质调查和钻孔资料对华容隆起及周缘第四纪构造-沉积特征与演化进行了研究。华容隆起总体呈EW向展布,北接江汉盆地,南与洞庭盆地安乡凹陷和沅江凹陷相邻,总体轮廓大致受到北面的EW向石首断裂、南西面的NW向南县—黄山头断裂、东面的NNE向砖桥断裂等正断裂所控制。隆起周缘凹陷第四纪各时代地层(冲积和湖积)发育较齐全。隆起内部低洼区及山地区边缘不同程度发育早更新世晚期—全新世沉积,其他地区分布前第四纪基岩或残坡积物。根据地貌、边界断裂、第四纪沉积以及前第四纪基岩分布等,重塑华容隆起和周缘第四纪构造升降活动、沉积和剥蚀特征及演化过程。第四纪初华容隆起内部因先期剥蚀切割而形成原始地貌分异。早更新世早期隆起周边断裂开始伸展活动,江汉盆地、安乡凹陷与沅江凹陷构造沉降并接受沉积,华容隆起遭受风化剥蚀。早更新世晚期—中更新世中期周边断裂继续伸展活动,华容隆起与周缘凹陷均构造沉降,前者沉降幅度较小而相对抬升。华容隆起内低洼地区及周缘凹陷接受沉积,期间在早更新世末有过构造抬升而受到剥蚀。中更新世晚期华容隆起及周边凹陷整体抬升并遭受剥蚀与网纹化,期间有过构造稳定时期并在华容—砖桥主隆起区的边缘形成河流与滨湖沉积。晚更新世区域构造较稳定,于主隆起边缘和外围平原形成冲、湖积。晚更新世末区域海平面大幅下降,导致华容隆起及周缘地区遭受剥蚀。全新世受海平面上升影响,周缘凹陷及隆起内部低洼地带形成河湖相堆积。受先期高地势控制,华容隆起主体、南部的南山次隆以及西部团山次隆局部地区等第四纪期间一直遭受风化剥蚀,部分地区形成较大规模的残坡积。受江汉—洞庭盆地整体沉降控制,华容隆起第四纪期间总体表现为明显的构造沉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