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7篇
地质学   15篇
综合类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拿大国际泥盆系讨论会,由加拿大地质学界倡导并主持召开的大型国际学大讨论会。首届讨论会于1967年在?尔加里召开,当时中国既未派人参加会议也未向会议提交论文。时隔20年,第二届加拿大国际泥盆系讨论会,由加拿大石油地质协会及地科联地层委员会泥盆纪分会联合举办。会议于1987年8月17—20日在卡尔加里举行。分别组织了会前及会后的野外考察。到会代表来自五大洲,达  相似文献   
2.
广西南宁盆地早第三纪沉积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南宁盆地的地质构造背景和第三纪地层、沉积相、古地理演化特征,其中侧重对沉积相剖析认为:南宁盆地在中生代以来形成的NE、NW向两组断裂的“X”型构造背景条件下,受NEE、NNE向各两条断裂控制呈菱形状的第三纪陆相断陷盆地;沉积相以湖相为主,河流相、洪积相次之。前者可分为滨湖、浅湖、半深湖等3个亚相,尤以浅湖相发育,后二者仅在古新世至始新世早、中期发育并分布在湖盆边缘;盆地演化过程中始新世时曾一度上升遭受剥蚀,致使瓦窑村组与上覆地层呈不整合接触,由古新世→始新世末盆地中心由SW→NE迁移,盆地范围增大趋势。还指出南湖组与凤凰山组、古亭组是同期(始新世早、中期)异相产物,盆地内产褐煤、粘土与石英砂等矿产。  相似文献   
3.
该书是地质矿产部岩相古地理研究与编图工作继试点之后的第一批推广科技项目研究成果之一。全书分四章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广西泥盆纪的沉积阶段划分和地层对比,沉积相特征,古地理演化,以及有关沉积、层控矿床与沉积相的相关规律,并对当时的海盆性质、古地理位置、断裂构造与海浸及沉积相分异的关系等,作了有益的探讨。1986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成果二等奖。该书附有彩色沉积相古地理图9幅、各种插图150幅,可供地质科研、  相似文献   
4.
龚一鸣  吴诒  杜远生 《地球科学》1994,19(5):575-586
通过对广西六景、贵州独山和乌当泥盆系剖面层序、体系域、副层序及作用相和环境相的系统研究,识别出2种层序界面;3种海进过程和10种层序、体系域和相对海面变化.并发现,阶跃型高幅海平面变化形成的层序界面、层序、体系域、副层序和旋回层往往可在大区域追踪对比;剖面作用相、环境相分析是露头层序地层和相对海平面变化研究的基础,剖面上层序、体系域及其反映的相对海平面变化的频率、幅度、速度和相位研究对层序界面、层序、体系域、副层序和旋回层的空间延拓、等时追踪对比和驱动机制的成因解释有重要的指导、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吴诒  龚一鸣 《地球科学》1994,19(5):565-574
以广西六景,象州大乐,桂林塘家湾及贵州独山与贵阳东北郊乌当剖面为例,在已有的地层,古生物,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层序地层学研究,通过这项研究,认为那高岭组与莲花山组的界线是一年代地层,岩石地层及层序地层合一的界面;论证了大乐冲面应堂组的古琶段与贵州独山剖面的龙洞水组属于下泥盆统的可行性,总结了吉维特阶与艾菲尔阶间多处存在沉积间断面或沉积停滞面的客观事实,确认该界面为一符合实际又易于识别的自然界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广西泥盆系火山岩特征及其分布特征,并探讨了与构造、矿产间关系。认为:泥盆纪广西地壳除钦州海槽外处于相对稳定的地台阶段,火山岩发育始自早泥盆世晚期塘丁时,至晚泥盆世最为强烈;主要受基底断裂或同沉积断裂控制的断陷带(台沟相)海底间隙性中基性火山活动产物,以层次多、厚度小为特点,组成玄武玢岩—粗面岩建造,它与硅泥质岩、碳酸盐岩建造共生,沿NW、NE向断裂作断续带状分布,有少许层状、透镜状玄武玢岩、粗面斑岩等次火山侵入相伴生,局部地段(龙州)在该两组断裂交汇处构成一套较厚的火山岩;在岩性上有由基性—中性向酸性演变,在时间上由点到面、由弱到强发展过程,在空间上由南而北、由西向东迁移趋势,可能为泥盆纪大陆边缘裂谷型钙碱性火山岩。还指出:广西境内丹池矿带锡多金属矿床、环江北山铅锌黄铁矿床、下雷与木圭锰矿等与泥盆系火山岩有关,提供了部分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7.
1990年8月27—31日在英国诺丁汉召开第十三届国际沉积学大会。我国继参加了十一、十二届之后,这次是第三次派人参加。我国代表团团长由中国科学院环境资源局局长孙枢教授担任,代表团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地矿部、石油总公司、南京大学、焦作矿院等单位共33人组成。参加大会的代表共1200多人,提交大会学术论文1200多篇。这些论文反映了有关作者最近几年取得的新科研成果,受到外国有关专家的赞扬与好评。  相似文献   
8.
从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展望地学的未来——满足未来社会需要的地球科学全球地学界瞩目的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已胜利闭幕。6000多名中外地学家、地学工作者参加了大会丰富多采的学术活动。历届大会均有各自的主题,在日本召开的第29届大会主题为岛弧地质。本届大会...  相似文献   
9.
广西泥盆纪的沉积相可划分为滨岸碎屑岩相、碳酸盐台地相和陆间海槽相等三个相区。其中最早的碳酸盐台地形成始于早埃姆斯阶晚期,同时伴生小型生物丘和在台地边缘发育的小点礁。本文讨论了广西具代表性的德保钦甲点礁,为一点礁—泥丘组合。  相似文献   
10.
广西石炭系大致可分为四个沉积区,三种沉积类型,即近岸滨海—浅海沉积型、台沟相沉积和远岸碳酸盐台地相沉积等。以上三种类型的沉积柳州地区都可见到。柳州地区的上、下石炭统界线,也有碎屑岩相和碳酸盐相两种类型。 本文还介绍了7个有代表性的地质考察点和剖面,通过这些考察点,可以看到沼泽与淡化泻湖相,台地生物滩相,台地前缘斜坡相等多种类型的沉积和两种类型上,下石炭统界线,这些考察点交通方便,实为地质考察和教学实习的极佳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