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植物化石角质层的微细构造特征是植物化石重要的鉴定和分类依据之一,同时也是获取地质历史时期气候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保存有角质层的植物化石,如何更好的获取角质层特征,选择合适的实验技术尤为重要。本文采用三种不同的实验方法,即王水+次氯酸钠浸解法,次氯酸钠浸解法以及硝酸浸解法,对地质时期植物化石角质层的获取方法进行了探索性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砂质泥岩中的植物化石适合用王水+次氯酸钠浸解法进行处理;含煤层或者聚煤期泥岩中的植物化石适合用次氯酸钠浸解法进行处理;灰白色泥岩或者含有硅藻土泥岩中的植物化石适合用硝酸浸解法进行处理。本文采用的三种角质层浸解法在角质层研究方面可根据化石材料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也可同时进行三种方法的尝试进而获得最佳实验效果。该研究总结了不同地质时期植物化石角质层对三种实验方法的反应,为研究植物化石的角质层特征提供更加有效的实验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产于滇西腾冲上新世芒棒组一种被子植物叶型化石垂丝紫荆(比较种)Cerciscf.racemosaOliv.,归于豆科紫荆属。揭示了该种叶表皮构造特征:上表皮无气孔器,表皮细胞为多边形,垂周壁平直;下表皮具环列型气孔器,表皮细胞为多边形,垂周壁平直;上下表皮有相同类型的毛基,毛基的根部由多细胞组成,毛基部的细胞特化成辐射状。该化石表皮微细构造的分析为恢复腾冲上新世古环境提供了古植物证据。  相似文献   
3.
化石采自浙江天台嵊县组.该地层含丰富被子植物压型化石及少量裸子植物化石.利用叶结构分析法,依据叶脉、叶尖、叶基等稳定性特征,对一种樟科植物化石的宏观形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合表皮特征分析,发现该化石与现生Cinnamomum bejolghota(Buch-Ham.)Sweet在叶形、叶脉特征以及表皮脉络细胞特征、气孔器类型和毛基特征等方面均很相似,因而将当前化石定名为Cinnamomum cf.bejolghota(钝叶桂相似种).通过分析化石钝叶桂的角质层微细构造特征,结合现生钝叶桂的分布范围和生存环境恢复了浙东地区中新世的古气候和古环境特征,推测当时的气候比现在更为炎热多雨,同时认为钝叶桂从中新世至今有南迁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甘肃嘉峪关市表层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嘉峪关市重金属分布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了嘉峪关市表层土壤重金属分布和含量变化,并评价其富集程度,判断其来源和影响因素。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量嘉峪关市134个表层土壤样品中六种重金属元素(Cr、Cd、Cu、Pb、Ni、Zn)的含量,其平均含量分别为281.6 mg/kg、0.35 mg/kg、60.68 mg/kg、51.39 mg/kg、108.65 mg/kg、161.0 mg/kg。在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的基础上,用内梅罗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富集程度进行了评价,六种元素地累积指数排序依次为: Cr > Cd > Pb > Cu > Zn > Ni,各功能区重金属元素整体富集程度依次为工业区 > 戈壁 > 生活区 > 农业区。戈壁采样点重金属元素含量(除Ni外)高于农业区,除工业因素外,地表植被的缺失加剧了戈壁地区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结合主成分分析,重金属元素空间展布,及内梅罗指数评价和地累积指数评价,分析了各元素可能的来源,认为Cr、Zn主要来自以钢铁生产加工为主的工业源,Cd、Cu、Pb来自于交通源,Ni可能与钢铁生产或当地背景值有关。通过分析嘉峪关市土壤重金属分布情况,以期为改善当地土壤质量提供科学依据,为我国西北地区土壤重金属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被子植物叶特征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在中国内陆高海拔地区亟待研究.本文在祁连山中、东部2300~3640 m a.s.l.范围内,对3种被子植物(乔木Betula albo-sinensis及灌木Caragana jubata和Berberis diaphana)采集叶样品共39份,在实验室分析了气孔密度(SD)、气孔指数(SI)、细胞密度(ED)、叶脉密度(VD)及碳同位素比值等5个指标.结果表明,5个指标均与海拔呈显著甚至极显著线性相关关系,其中,SD,SI和VD均与海拔呈负相关,而ED和δ13C均与海拔呈正相关.这种关系组合明显不同于低海拔湿润环境中主要由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形成的SD,SI和δ13C等与海拔呈正相关的关系组合模式.其主要是随海拔升高温度降低引起的植物生理性干旱所致,因而可暂称为植物叶变化的内陆高海拔模式.  相似文献   
6.
归于壳斗科栎属的一种植物化石黄毛青冈(亲缘种)Quercusaff.delavayi Franch采于浙江天台中新统下南山组。该化石不仅具有与现生黄毛青冈Quercus delavayi Franch相似的叶形态结构,而且两者表皮微细构造亦颇为一致,宏观和微观特征表明,当前材料与现生黄毛青冈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通过研究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现生黄毛青冈的表皮微细特征,发现黄毛青冈毛基的个体发育重演了青冈亚属毛基的系统演化。进一步比较化石与现生材料的毛基参数及其他表皮特征,推论浙江天台中新世的古气候较现在温暖湿润,根据现生与化石黄毛青冈气孔比率计算出浙江天台中新世古大气CO2体积分数为(395.22±5.61)×10-6。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产于滇西腾冲上新世芒棒组一种被子植物叶型化石垂丝紫荆(比较种)Cercis cf.racemosa Oliv.,归于豆科紫荆属。揭示了该种叶表皮构造特征:上表皮无气孔器,表皮细胞为多边形,垂周壁平直;下表皮具环列型气孔器,表皮细胞为多边形,垂周壁平直;上下表皮有相同类型的毛基,毛基的根部由多细胞组成,毛基部的细胞特化成辐射状。该化石表皮微细构造的分析为恢复腾冲上新世古环境提供了古植物证据。  相似文献   
8.
角质层微细构造特征是化石植物鉴定的重要依据,实验研究了云南腾冲新近系樟科润楠属薄叶润楠Machilus leptophylla和长梗润楠(近似种)Machilus cf. longipedicellata两个化石种的表皮微细构造特征,并与现存对应种类进行了表皮构造和叶结构特征的对比分析,补充证实了两化石种均属于自然分类属性。丰富了我国樟科润楠属化石记录。鉴于大气CO2浓度与植物叶片气孔指数呈负相关关系,Machilus叶片可以作为大气CO2浓度的生物指示器。研究表明,利用该类化石叶片气孔参数可推测地史时期古大气CO2浓度,揭示了新近纪滇西地区为温暖湿润性气候。  相似文献   
9.
在云南省腾冲县上新统芒棒组发现了保存较好的被子植物化石密脉鹅耳枥Carpinus m io-fangianaHu et Chaney。该种化石曾在我国山东山旺组有过报道,当前化石在叶形及叶脉特征上都和山旺的标本非常相似。进一步分析了化石叶片的角质层微细构造特征,并结合叶结构分析提高了对化石植物分类鉴定的准确性。基于化石Carpinusm iofangiana与现生植物Carpinus fangiana在生态环境及其结构特征上的相似性,将Carpinus fangiana作为化石的现生对应种进行对比,并统计二者的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用气孔比率的方法推测上新世的大气CO2浓度为464×10-6,基本上与Berner全球碳平衡模型GEOCARB III中CO2浓度变化曲线上的数值一致,说明C.m iofangiana叶片可以作为古大气CO2浓度变化的生物指标。最后通过化石和现生叶片角质层的对比分析推断滇西地区上新世时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  相似文献   
10.
利用扫描电镜和生物光学显微镜对采自浙江新昌镜岭馆头组的两种已绝灭的松柏类掌鳞杉科植物Pseudofrenelopsis papillosa Chow and Tsao和Pseudofrenelopsis parceramosa Watson细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其中P.papillosa无论从宏观形态还是表皮构造都与模式标本完全一致;而定为Pseudofrenelopsis parceramosa的标本节间角质层较为光滑,气孔排列规则,副卫细胞上未见乳突,此外该标本气孔器大小、自由叶大小、节间长度等方面都与Pseudofrenelopsis中的其他种不太相同。并利用化石P.parceramosa的气孔比率通过最近现生亲缘种法恢复了早白垩世晚期大气CO2浓度为861~1047ml/L,得出用本种恢复早白垩世晚期CO2浓度时应用石炭纪标准较为准确,说明本种可以作为环境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