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质学   17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省黄山地区唐家坞组生物地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刘村一带唐家坞组的时代以往归为晚志留世,新近在唐家坞组中采获腕足类、瓣鳃类、腹足类等多门类化石,并首次采获胞石、鹦鹉螺等化石,其中胞石Conochitina(Densichitana)dens的时代为兰多维列世末至文洛克世初期,含这些化石的层位相当于秀山动物群的层位。结合地质情况分析,唐家坞组时限主要属于早志留世。  相似文献   
2.
东至一带寒武纪地层出露齐全,岩石地层界线清楚,南北区生物混生。该区首次采获了蠕虫、海绵、古盘虫、中华油节虫等化石,出现了同一岩石地层单位不同地点,地质年代不同,区域上形成了穿时。在岩石地层单位清理的基础上,该区自下而上划分黄柏岭组、杨柳岗组、团山组、青坑组四个岩石地层单位。  相似文献   
3.
4.
安徽省贵池唐田锰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安徽贵池地区唐田沉积锰矿床赋存于二叠系孤峰组,包括沉积作用形成的碳酸锰矿和经后期氧化作用形成的氧化锰矿,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Mn的强烈富集,尤其是氧化锰矿的富集作用更为明显,而Ca,Mg,Si则大量流失,认为锰矿层及含锰岩系的物源既有陆源,又有海源,其沉积水体较深,结合沉积特征及地史演化分析,自栖霞期发生的海侵在茅口早期达最大,矿区处于深水陆棚相-盆地相沉积环境,发生含锰地层的沉积。  相似文献   
5.
百丈岩鸪钼矿床为安徽省"十五"期间省级地质勘查专项费项目取得重要成果的4个金属矿床之一,是在过去的老矿点基础上经进一步工作查明的中型钨钼共生的层控夕卡岩型矿床.该矿床主要受燕山期细粒花岗岩外接触带下震旦统蓝田组层位控制,从蓝田组一段至蓝田组四段均有矿体分布.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近平行互相叠置.本文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和矿石质量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矿床成因和控矿因素,并分析了找矿方向,指出细粒花岗岩岩舌突进蓝田组围岩也即背斜的倾没部位以及矿床外围北东方向是找矿的有利部位,可作为今后进一步工作的重点地段.  相似文献   
6.
扬子地块东北缘多期叠加变形及形成演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对扬子地块东北缘的地层序列研究进展、多期叠加变形特征等作了较系统阐明。识别出在中三叠世末至早侏罗世前,由深层滑脱折离剪切形成的区域性NW-NWW向,向西倒覆褶皱,并被随后的主期变形所叠加,形成一系列以NE向为主,在早期褶皱正常翼上为背、向斜,在倒转翼上为背形向斜、向形背斜褶皱带。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间形成滑覆逆冲构造,并随着北侧的大别山地,南部的皖南山地急剧抬升,在安徽宣州市北至贵池市南,形成由山地向盆地中心,因重力相向滑覆冲断形成的对冲带。在重新认识区内构造演化的基础上,对动力学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灯影白云岩中的微植石类化石,可分为核形石和花纹石二大类,共有4个属、9个群。它们由老到新,具有数量增多、个体变大、纹饰加密等变化特点。其组合面貌与我国湖北、四川、新疆等地基本相同,其层位产于早寒武世Anabarites—Circotheca带壳化石组合之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现代地层学理论,详细描述了巢湖地区寒武纪半汤泥质白云岩组,在各地古生物面貌,沉积时代的差异及厚度变化情况,确认了它在区域成生和分布上的穿时性,并建立了Kunmingaspis与Redlinchia的共存延限带。  相似文献   
9.
安徽铜陵地区早、晚石炭世地层之间砾岩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一系列地层剖面的测制,在铜陵、南陵、泾县地区早、晚石炭世地层之间发现了沉积石英质砾岩和岩屑砾岩,肯定了本区在早、晚石炭世之间曾经历一次海平面下降和风化剥蚀作用,致使早石炭世地层在许多地方残缺不全,由于石英质砾岩与岩屑砾岩在岩性、沉积特征、成因等方面有明显的不同,分别称为浙溪组下段和浙溪组上段。早期的石英质砾岩由于受到后期的冲积扇沉积环境的影响,在一些剖面上表现为缺失。岩屑砾岩的沉积厚度、砾石大小等在纵、横向上变化较大,明显受古地理、古气候、古构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依据实测地层剖面的详细研究,将二叠系孤峰组分为四个三级层序,每个三级层序跨时平均约1.25Ma,其高频变化表现为:海侵体系域的粒序变化主要表现为下粗上细的正粒序组构特征,总体表现为自下而上沉积水体由浅变深的退积型旋回;高位体系域的粒序变化主要表现为下粗上细的正粒序组构特征,总体表现为自下而上沉积水体由深变浅的进积型旋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