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塔里木盆地构造-沉积波动过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塔里木盆地环满加尔地区的不整合和构造形成时间研究, 以及对典型井沉积充填的“地质滤波”分析, 研究了塔里木盆地的构造-沉积波动演化过程. 典型井的“地质滤波”分析证明, 在时间上, 塔里木盆地演化受控于740±, 200±, 100±和 30±Ma的周期性波动过程. 沉积充填、盆地沉降和不整合分析证明盆地沉积相带的趋向呈周期性转换, 沉积中心和沉降中心逆时针迁移, 周期为200±Ma, 说明波动在空间上的传播. 塔里木盆地的这种波动演化过程对认识盆地的油气成藏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计算覆盖整个黄晔裂谷200口人工井(包括少部分探井)沉降量的基础上,总结本区二种基本沉降曲线模式。统计出热沉降(St)与初始沉降(Si)之比为0.6,依此为约束条件与大陆岩石圈伸展的地球动力学正演模式进行对比,与简单剪切模式预测的热沉降与初始沉降之比值及几何效应更接近。进一步证实黄骅裂谷以简单剪切机制形成的地球动力学模式更合理,这与著名的以纯剪模式形成的北海伸展盆地不同  相似文献   
3.
100Ma——塔里木盆地演化的重要周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沉积盆地波动分析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典型井的周期分析表明,塔里木盆地在其地质历史时期100Ma的周期是很明显的,自寒武纪以来共经历了4个完整的周期,每一完整周期都由正相位和负相位两个半周期所组成,而第三纪为第Ⅴ个周期的正相位阶段。该周期控制了盆地内的沉积与剥蚀的过程及成藏旋回,并至少控制了古生代的反转构造。对沉积与剥蚀过程的控制作用表现在周期波正相位和负相位分别对应于沉积期和剥蚀期;对含油气系统的控制作用表现在:第Ⅰ个周期波构成以早古生代地层为主体的含油气系统,第Ⅱ个周期波至第Ⅳ个周期波构成以晚古生代至中生代地层为主体的含油气系统,第Ⅴ个周期的正相位阶段构成以新生代地层为主体的含油气系统;对反转构造的控制作用表现在:正相位Ⅰ(寒武纪—早奥陶世)和正相位Ⅱ(晚泥盆世晚期—晚石炭世早期)为伸展构造体制,负相位Ⅰ(中奥陶世—晚泥盆世早期)与负相位Ⅱ(晚石炭世晚期—早二叠世早期)为挤压构造体制。塔里木盆地演化具有100Ma周期的原因与古天山洋、古昆仑洋及特提斯洋的B型俯冲触发的地幔羽的上升流及地块的拼贴导致的地幔羽的休眠状态息息相关,从而周期性地控制了塔里木盆地内的沉积与剥蚀过程、成藏旋回及反转构造。  相似文献   
4.
准噶尔晚石炭世—二叠纪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噶尔盆地是中国西部大型内陆含油气盆地,具有多套含油层系,尤其是二叠系,既是盆地的主力烃源岩,也是盆地一个重要的含油层系。同时,上石炭统和二叠系的构造格架也控制了准噶尔盆地后期构造格局和演化。但长期以来,对盆地上石炭统及二叠系的划分对比、构造格架及原型盆地的性质认识一直存在着争议。从现今大地构造位置上看,准噶尔古板块位于哈萨克斯坦古板块、西伯利亚古板块及塔里木古板块的交接部位。但在古生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各板块之间被大洋隔开,准尔板块向四周各板块之下俯冲,中间为结晶基底,四周为被动大陆边缘。大约在石炭纪末期,各板块相互拼合成一体。这种大地构造环境是典型的前陆盆地发育环境。晚石炭世和二叠纪的盆地沉积充填和构造发育特征也显示准噶尔盆地在此期间为前陆盆地性质。前陆盆地层序与下履层序的分界在上石炭统之下。晚石炭世-二叠世准噶尔前陆盆地由三个前陆盆地系统组成,即:①西北缘前陆盆地系统:它是早期近南北向西部前陆盆地系统的北部,该西部前陆盆地系统的南部古车排子山前地区后期 逐渐被北天山前陆盆地系统所叠加;②克拉美丽前陆盆地系统和③北天山前陆盆地系统。各盆地系统的范围、发育程度和时间不同,前两个前陆盆地系统的发育时间相对后者稍早,而后者盆地范围较前两者大。盆地中的所有构造特点都是以上述三大前陆盆地系统各构造组成要素叠加复合的结果。从整个盆地发育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①周缘前陆盆地阶段(C3-P1ja),此时主要有西部前陆盆地系统和克拉美丽前陆盆地系统;②复杂型前陆盆地阶段(P^1jb-P1f),三大前陆盆地系统定型;③联合周缘前陆盆地阶段(P2),基本延续了前期构造格局,盆地进入稳定缓慢的构造沉降阶段;④前陆盆地消亡阶段(P3)。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的开合旋回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塔里木、柴达木显生宙盆地演化经历了3个开合旋回,即震旦纪-中泥盆世(Z-D)开合旋回、晚泥盆世-三叠纪(D3-T)开合旋回和侏罗纪-第四纪(J-Q)构造旋回,可能与古亚洲洋和特提斯洋在不同阶段伸展张裂、俯冲消减和闭合作用有关。塔里木、柴达木显生宙盆地演化可进一步划分为6个演化阶段:震旦纪-早奥陶世为克拉通内裂陷盆地阶段,中奥陶世-中泥盆世为克拉通内挤压盆地阶段,晚泥盆世-早二叠世为弧后裂陷盆地阶段,晚二叠世-三叠纪为弧后前陆盆地阶段,侏罗纪-古近纪为前陆盆地阶段,新近纪-第四纪在塔里木前陆盆地性质明显,而在柴达木则表现为强烈挤压坳陷。  相似文献   
6.
传统上,油藏评价是经过单一流水线方法,即针对某一油藏,不同学科均收集、处理及解释其各自的数据。目前,油藏描述技术允许所有学科的科学家协同工作,集合大范围的信息,生成公用的模型,并仅利用新的数据或由测井、地震、生产历史提供的解释数据对地层模型进行描述与变更。本文较系统地阐明了油藏描述研究进展、现状,并以枣园油田为例,介绍现代油藏描述研究流程、最新技术、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琼东南盆地西南部新生代裂陷特征与岩浆活动机理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琼东南盆地是南海西北陆缘上一个北东走向的伸展裂陷带,向西与北西走向的莺歌海盆地相接,因此其西南部的构造演化包含了较多红河断裂走滑活动的信息。综合地质分析,我们发现琼东南盆地的发育既受控于南海北部陆缘的南东-南南东向伸展作用,又受到红河断裂左行走滑作用的控制和影响。盆地西南部裂陷带内发育了复式裂陷结构,由复式半地堑和复式地堑构成;裂陷带边缘的斜坡带和隆起上,以半地堑样式为主。始新世-早渐新世岩浆活动较多,主要表现为顺层充填的火山活动;中中新世后的岩浆活动分布较广,主要沿北西走向大断裂分布,在地震剖面上主要表现为尖锥状火山式活动特点。海盆扩张期,凹陷内缺乏岩浆活动。推测复式裂陷特点和较多的岩浆活动与陆坡区地幔上涌较高,具有较高的地温梯度,导致岩石圈弹性厚度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锶同位素在古岩溶研究中的应用,系统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缝洞方解石的87Sr/86Sr值。研究结果表明,加里东中期岩溶形成的方解石以低87Sr/86Sr值为特征,其锶同位素组成主要由围岩的重溶锶控制。而海西早期岩溶形成的方解石则以高87Sr/86Sr值为特征,锶同位素组成主要由壳源锶和重溶锶控制;同时,不同产状的方解石锶同位素比值也不相同,渗流岩溶带的方解石比潜流岩溶带富集87Sr,主要受控于岩溶系统的渗流机制和水岩反应。在平面上,桑塔木组覆盖区比北部地区富集87Sr,其主要原因是来源于围岩的重溶锶比重加大。87Sr/86Sr值在区域上的变化,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表明海西早期岩溶对北部地区和桑塔木组覆盖区均有重要的影响,是奥陶系岩溶缝洞型储层的主要形成时期。另外,极低的锶同位素比值可能与幔源锶有关,早二叠纪末的火山活动是提供幔源锶的主要时期。通过塔河油田奥陶系古岩溶作用的实例研究,锶同位素具有良好的流体示踪能力,在划分古岩溶期次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中国含气(油)盆地的构造格架和成因类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联合古陆的裂离和拼合,中国地质构造演化可分为3大阶段,即前震旦纪陆核形成和古中国地台形成阶段、古地台解体和中国古大陆形成阶段及印支期后中新生代中国大陆继续发育阶段。因此,将中国沉积盆地划为古生代(包括中、新元古代和印支运动期前早、中三叠世)盆地和印支运动后中、新生代盆地。后一阶段与印支期后特提斯构造体系和太平洋体系有关。古生代含气(油)盆地主要分布于不同类型的中新生代盆地叠置在其之上的克拉通内盆地,其次分布于破坏程度低的克拉通边缘盆地、坳拉槽或裂陷槽中。而印支期后中新生代含气(油)盆地主要分布于大陆内裂谷-被动大陆边缘,其次是前陆盆地、大陆内裂谷-坳陷和大陆内缩短挠曲盆地。  相似文献   
10.
中国含油气盆地波状运动特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地壳波状运动理论为指导思想,综合分析岩芯、钻井、测井、录井等资料,应用沉积盆地波动过程分析方法,研究了塔里木盆地、渤海湾盆地、三水盆地演化过程中的主要周期。研究成果表明:220±Ma周期是银河年周期对地球的影响,65±Ma周期反映了太阳系在银道面上、下的运动周期及地幔对流周期对地表作用结果;10±Ma周期是太阳能量的变化周期在地表沉积物中的反映。这些不同级别的周期波作用于地球表面,其叠加耦合的结果将造成不同时期地层的沉积或剥蚀速度的变化及其量级的差异,以及剥蚀事件的非等时性。地壳的波状运动说明,地壳的负向运动(沉降)与正向运动(抬升)是对立统一的,它们都应隶属构造运动的范畴,正向运动仅是构造运动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