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质学   14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对祁连山哈拉湖地区火山岩进行了野外地质、岩石学、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地球化学等研究。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该火山岩年龄为466.3±2.4Ma(n=9,MSWD=1.4),形成于中奥陶世。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哈拉湖地区火山岩为低钾拉斑玄武系列,绝大多数样品的亲石元素Rb、Th、U、Ce、Zr、Nd和稀土元素La、Sm富集明显;高场强元素(Sr、P、Ti)强烈亏损,Zr、Hf微弱富集,Ba明显亏损。总的特征显示,少数火山岩具有过渡型洋脊玄武岩的特征,大多数火山岩样品显示岛弧火山岩的特征。此外,哈拉湖地区的岛弧火山岩与晚奥陶世的岛弧花岗岩伴生在一起。这些特征表明,与俯冲有关的奥陶纪岛弧岩石可能与拉脊山地区古大洋的闭合有关。  相似文献   
2.
刘建栋  张焜  王秉璋  王春涛  李五福  张新远  曹锦山  袁锦鹏  李青  陈丽娟 《地质论评》2023,69(1):2023010019-2023010019
本文对东昆仑拉陵高里河沟脑花岗闪长斑岩开展详细的全岩地球化学、LA- ICP- MS锆石U- Pb年代学、锆石Hf同位素研究,确定其形成时代,并探讨其岩石成因及成岩构造背景。结果显示,花岗闪长斑岩LA- ICP- MS锆石U- Pb年龄为231. 1±1. 2 Ma,指示其侵位于晚三叠世早期。全岩K2O/Na2O值为0. 69~0. 71,Mg#值为40. 5~41. 6,里特曼指数σ为1. 90~2. 09,A/CNK=1. 01~1. 03,属弱过铝质中—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岩石的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La/Yb)N值为19. 54~25. 52,具弱负Eu异常(δEu为0. 96~0. 97),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Th,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等,具有高的Sr含量(606. 0×10-6~647. 9×10-6)和Sr/Y值(60. 38~62. 99),较低的Y(9. 62×10-6~10. 66×10-6)和Yb(0. 86-6~0. 92×10-6)含量,显示Adakite(高锶低钇中酸性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锆石Hf同位素εHf(t)值介于-6. 93~-2. 94,地壳模式年龄(TDM2)范围为1. 45~1. 70 Ga。综合分析表明,拉陵高里河沟脑花岗闪长斑岩形成于东昆仑洋壳俯冲末期至局部碰撞的转换阶段,岩浆源于高压条件下的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  相似文献   
3.
到木提岩体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主要岩性有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及闪长岩。笔者对新发现的闪长岩进行了锆石U–Pb测年和岩石地球化学测试,以确定其形成时代及岩石成因,结合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综合探讨到木提岩体的侵位时代、岩石成因及构造演化程。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的闪长岩206Pb/238U年龄为(244.6±1.8)Ma,到木提闪长岩体结晶时代为早三叠世。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里特曼指数小于3.3,具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值均小于1.1;岩石中P2O5含量普遍较低,且与SiO2含量呈负相关性;富集K、Rb、La等LILE,亏损Nb、Ta、Ti、P等HFSE。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到木提岩体属于Ⅰ型花岗岩。综合分析认为,东昆仑东段到木提岩体是下地壳岩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火山弧花岗岩,阿尼玛卿洋俯冲作用可以持续到早—中三叠世,俯冲过程中形成区域性的地幔岩浆底侵就是导致下地壳熔融的热源,且幔源岩浆不同程度混入...  相似文献   
4.
笔者等以松潘—甘孜造山带东南段香卡日瓦岩体和珍秦岩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研究,探讨了岩石成因和构造意义。结果表明:香卡日瓦岩体和珍秦岩体岩性分别为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和黑云母花岗闪长斑岩,岩石SiO2含量为65.45%~70.04%、Al2O3含量为15.30%~16.69%、K2O/Na2O为1.10~1.56,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铝饱和指数A/CNK介于1.04~1.11之间,显示弱过铝质特征。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图上表现出相似的曲线特征,总体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Eu负异常的“V”型右倾特征。岩石明显富集Cs、Rb、Ba、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两个岩体的锆石n(206Pb)/n(238U)加权平均年龄在217.9~216.3 Ma之间,指示为晚三叠世岩浆作用的产物;锆石Hf同位素初始值n(176...  相似文献   
5.
在青海省民和县新民—李二堡地区进行土壤地球化学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574个土壤样品测试分析,研究其中有机质、氮(N)、磷(P)、钾(K)、硫(S)、水溶性钙(Ca)和镁(Mg)等养分指标和pH值等。结果显示,研究区主要属于碱性—强碱性土质,K富集,P中等偏富,N较贫乏,个别地区S超标。综合评价研究区,土壤养分丰富的一级和较丰富的二级土壤面积占3199%,中等级别占438%,较贫乏占2407%,贫乏地区占015%。研究结果为该区土壤改良和高效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中祁连东段乐都沈家峡-碱沟一带发育有中酸性侵入体.野外地质调查和和岩相学等研究表明,侵入体呈岩株状,主要由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组成,两者间呈脉动接触.对2件二长花岗岩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获得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465.7±2.2 Ma(n=24,MSWD=0.031)、459±2 Ma(n=21,MSWD=0.76),表明侵入体时代为中奥陶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期侵入体属准铝质-过铝质中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岩石(La/Yb)N为10.57~23.126,δEu为0.47~0.69,稀土配分曲线具"V"型右倾特征;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K、La、Ce、Sm、Nd强富集,Zr、Hf弱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P、Ti强亏损;岩石具有岛弧型岩浆岩特征,其形成可能与北祁连洋向南俯冲有关.  相似文献   
7.
白家藏侵入岩位于青海省民和县,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拉脊山蛇绿混杂岩带东段。通过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方法,对白家藏侵入岩进行了研究,以确定其侵位时代并探讨大地构造环境。结果表明,白家藏侵入岩主要由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组成,分别在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中获得锆石U-Pb年龄为(472.5±1.9)Ma和(467.3±2.5)Ma,二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据此判断白家藏侵入岩的侵位年龄约470 Ma,为中奥陶世。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体w(SiO2)为55.67%~59.04%,Na2O/K2O值为3.35~6.14,且w(Na2O)高于w(K2O),显示富钠、贫钾特征;A/CNK值主体介于0.76~1.01之间,属于准铝质钙碱性系列岩石;稀土配分曲线呈轻稀土元素相对弱富集((La/Yb)N=2.51~4.57),轻、重稀土元素内部分馏较弱的微右倾型曲线;岩石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和活泼的不相容元素Th、U,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等;环境判别显示具岛弧花岗岩特征。以上特征表明白家藏侵入岩为拉脊山洋俯冲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笔者等对东昆仑拉陵高里河沟脑花岗闪长斑岩开展详细的全岩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锆石Hf同位素研究,确定其形成时代,并探讨其岩石成因及成岩构造背景。结果显示,花岗闪长斑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31.1±1.2 Ma,指示其侵位于晚三叠世早期。全岩K2O/Na2O值为0.69~0.71,Mg#值为40.5~41.6,里特曼指数σ为1.90~2.09,A/CNK=1.01~1.03,属弱过铝质中—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岩石的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La/Yb)N值为19.54~25.52,具弱负Eu异常(δEu为0.96~0.97),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Th,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等,具有高的Sr含量(606.0×10-6~647.9×10-6)和Sr/Y值(60.38~62.99),较低的Y(9.62×10-6~10.66×10-6)和Yb(0.86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中祁连东段乐都沈家峡-碱沟一带发育有中酸性侵入体.野外地质调查和和岩相学等研究表明,侵入体呈岩株状,主要由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组成,两者间呈脉动接触.对2件二长花岗岩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获得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465.7±2.2 Ma(n=24,MSWD=0.031)、459±2 Ma(n=21,MSWD=0.76),表明侵入体时代为中奥陶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期侵入体属准铝质-过铝质中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岩石(La/Yb)N为10.57~23.126,δEu为0.47~0.69,稀土配分曲线具"V"型右倾特征;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K、La、Ce、Sm、Nd强富集,Zr、Hf弱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P、Ti强亏损;岩石具有岛弧型岩浆岩特征,其形成可能与北祁连洋向南俯冲有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南祁连敖果吞乌兰侵入岩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龄的研究,确定该侵入岩的形成时代,并探讨其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结果表明:敖果吞乌兰侵入岩中的似斑状黑云母花岗闪长岩LA-MC-ICP-MS锆石U-Pb年龄为(443.9±2.1)Ma,表明其形成于早志留世初期;敖果吞乌兰侵入岩的SiO2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为65.72%~69.87%,全碱含量为5.13%~6.70%,Al_2O_3含量为12.69%~13.82%,Fe_2O_3含量为0.75%~1.24%,MgO含量为1.67%~2.38%,显示富硅、富碱、富铝和贫铁、贫镁的特征,铝饱和指数主体介于0.96~1.20之间,属于弱过铝质—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w(La)N/w(Yb)N=6.84~11.36),Eu具明显负异常(0.47~0.62);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Th和Sr,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和Ti。以上特征表明,南祁连敖果吞乌兰侵入岩为Ⅰ型花岗岩。结合区域资料认为,敖果吞乌兰侵入岩形成于同碰撞构造环境,是早志留世初期南祁连洋闭合,两侧陆块发生碰撞,进入碰撞造山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