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2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笔者等在内蒙古白云鄂博铁铌稀土矿床东南约25km处的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黑脑包腮林忽洞群下部发现一个厚30余米、呈北西向延伸的滑塌岩块。滑塌岩块的岩性主要为薄层黄灰色微晶灰岩与青灰色泥质微晶灰岩互层,单层厚多为1~2cm。风化面上可见青灰色泥质灰岩层抗风化能力较强,呈突出状。青灰色薄层泥灰岩在宏观上即见大量层间破碎,几乎层层都被小的同生断裂错开,有的薄层被分割成叠瓦状的碎块,有的被邻层的泥质贯入而分割成一个个竹节状块体(即布丁构造)。同生小断裂和布丁构造为同沉积期的地震造成,因此,发育同沉积布丁构造的薄层微晶灰岩可以看作是典型的震积岩。整个岩块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变形,且变形强度自下而上逐渐变弱。岩层在下部强烈褶皱,向上规模和强度都逐渐变小,直到变为未变形的平直岩层,具有明显的不协调性。这种褶皱是岩块受地震影响而整体滑塌过程中的变形记录。震积岩和滑塌褶皱都揭示了盆地边界的拉张背景,同时指示盆地自南东向北西水体变深的地貌格局。这一发现表明,腮林忽洞群沉积的早期就已有地震事件发生,与已知的腮四组震积岩和腮五组微晶丘一起,表明腮林忽洞群沉积时期,本地先后至少有两个阶段处于不稳定的地震活跃阶段。腮林忽洞群可能相当于白云鄂博群的下部,后者中产著名的白云鄂博铁铌稀土矿床,成矿的同位素年龄值有2.1~0.4Ga多种不同的结果,但多位微体古生物学者均认为是震旦纪至奥陶纪,且在腮林忽洞群中还发现了三叶虫碎片,故作者等在本文取信腮林忽洞群为寒武纪~奥陶纪。在腮林忽洞群顶部产有厚近百米的微晶丘,与白云鄂博矿区的赋矿白云岩相当,可能均是热水沉积形成。所以,本文对于认识白云鄂博地区腮林忽洞群沉积时(寒武纪-奥陶纪?)的大地构造性质及白云鄂博矿床的成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两类新发现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同沉积拉张构造和同沉积挤压构造为例,探讨其成因机理和在盆地构造演化中的意义。同沉积拉张构造类似于沉积布丁构造,同沉积挤压构造类似挤压岩枕,分别记录了拉张和挤压背景下处于地震活动带的沉积盆地所受到的应力状态及其方向,揭示了盆地分别处于威尔逊旋回的裂谷盆地和残余盆地阶段。同沉积布丁构造发现于内蒙古白云鄂博东南约25km的腮林忽洞群下部的薄层石灰岩中。这些构造只在某些特定的层段中顺层发育,薄层青灰色泥质微晶灰岩条带几乎层层都被密集的同生小断裂错开,而与之相间分布的浅黄灰色薄层微…  相似文献   
3.
南泥湖——三道庄钼(钨)矿床的研究程度较高,先后有刘荣绰、张泰华,韩呤文,马振东,苏长智、杨雅琴及曾华杰等在本矿区做过详细地研究工作.但是过去多侧重于矿床地质和岩石学方面的研究,对围岩蚀变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得较少,然而,这是矿产普查勘探方面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近几年来我们在本矿区开展了专题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概括整理,供做同类工作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4.
微晶丘成因新认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微晶丘主要由灰泥组成,仅见少量生物碎屑,其成因尚无圆满解释。借鉴现代海底勘查成果,依据北京西山微晶丘、白云鄂博赋矿微晶丘、腮林忽洞微晶丘的特征,认为微晶丘是海底热水(伴CO2)的化学作用产物:现代海底勘查发现的微晶丘是形成于洋中脊、热点或弧后盆地;北京西山等地的纯灰岩微晶丘是形成于大陆内部;而白云鄂博赋矿白云岩是一个大型微晶丘,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微晶丘中的生物作用仅是深海热水活动的伴生作用,并不是微晶丘形成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辉锑矿是贵州省八蒙锑矿床的主要矿物。本文研究了辉锑矿的产状、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光学性质和晶体结构标型特征以及辉锑矿的同位素组成和石英的流体包裹体特征,指出八蒙锑矿床是大气降水成因的热液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6.
制备飞机草95%(φ)乙醇提取物冻干粉,以200、500、800mg/L3种用量对斑马鱼进行水浴染毒,21d后取斑马鱼的心和脑制作病理组织切片,显微观察。结果表明,提取物冻干粉导致斑马鱼心肌细胞溶解,萎缩,严重时坏死,脑组织局灶性炎性细胞浸润、血栓形成和各细胞层结构变化,随着提取物冻干粉含量的增大,斑马鱼心、脑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更加明显。乙醇提取物的冻干粉对斑马鱼的心、脑具有较大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冲绳海槽活动热水成矿系统的氦同位素组成:幔源氦证据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冲绳海槽长英质火山岩的3He 4He比值 (R)为 5 3~ 8 7RA(RA 为大气的3He 4He比值 1 4× 10 - 6 ) ,显著不同于壳源花岗岩和壳源长英质火山岩 ,而接近于MORB和弧安山岩 ,揭示长英质岩浆系玄武质岩浆派生产物 ,后者来自受俯冲带组分混染的楔形地幔 .海底下部热水成矿系统具有极高的3He 4He比值 ,最下部浸染 脉状硫化物R RA 变化于 12 3~ 2 9 3之间 ,块状硫化物该比值介于 10 7~ 17 9之间 .3He极大富集可能与地幔热柱作用有关 ,反映了深部地幔氦的贡献 .上部热水成矿系统及其产物的R RA 变化于 2 6~ 8 0之间 ,黑烟囱流体该比值为 6 5 ,CO2 流体该比值为 5 8~ 6 6,重晶石为该比值 4 3~ 6 0 .硫化物烟囱显示R RA 分带 ,自内而外R RA 值降低 ( 8 0→ 6 0→ 2 6) ,证明上部热水成矿系统仍有地幔氦注入 ,但因热水流体与海水的大量混合而被稀释 .  相似文献   
8.
古今海底热液流体系统是人们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正确识别流体系统中不同来源的流体端员及其混合-分离过程,是深刻理解海底流体系统及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VMS)矿床成因的关键。本文选择了我国境内两个典型的VMS矿床:甘肃白银厂矿床和四川呷村矿床,分别对上部块状矿带和下部脉状-网脉状矿带进行了系统的流体包裹体研究。研究表明,海底热液成矿流体系统是一个富集CO_2和CH_4的NaCl-H_2O流体系统。在此系统中,至少已鉴别出5种端员流体,即(1)低温 (<150℃)高盐度(>12wt%NaCl)卤水;(2)高温(>320℃)高盐度(>14.5wt%NaCl)流体和(3)高温(>350℃)中盐度(10~16wt%Nacl)富气流体,以及(4)低温(~100℃)低盐度(2~5wt%NaCl)流体和(5)中温低盐度流体,它们构成了3个相互分离的温度-盐度演变趋势或混合途径。)低温高盐度卤水封存于卤水池中,在呷村矿床,卤水池发育在海底凹陷盆地热液区内,在白银厂矿床,卤水池则发育在海底之下的多孔火山碎屑岩单元及穿透性断裂破碎带内。高温高盐度流体和高温中盐度富气流体均来自矿区下部浅位岩浆房,前者以液态富金属H_2O流体为主,通常与冷海水发生混合;后者以富CO_2和CH_4的气体为主,高温(>450℃)下呈相对独立的气流存在,至到250~260℃才作为液相混入成矿热液流体中。低温低盐度  相似文献   
9.
西藏南木斑岩铜钼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南木斑岩铜钼矿床是西藏冈底斯东段铜多金属成矿带中的典型斑岩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与成矿有关的包裹体可以分为液相包裹体、气相包裹体和含子晶多相包裹体三类,它们的均一温度为315~526℃,盐度变化大,含石盐子矿物包裹体的盐度ω(NaCleq)33.1%~52.98%。激光拉曼探针成分分析表明,黄铜矿等子矿物相存在于高盐度包裹体中,部分液相包裹体和气相包裹体含有一定量的CO2。含子矿物包裹体与液相包裹体、气相包裹体共存.且均一温度相近,盐度相差很大,表明成矿流体经历了沸腾作用。成矿流体是富含成矿金属元素的高盐度、高温岩浆流体,岩浆热液提供了主要金属物质。  相似文献   
10.
农都柯矿床是在义敦岛弧带中首次发现的火山岩型浅成低温Au-Ag多金属矿床。该矿床产于弧后扩张分别地的勉戈组流纹岩中,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矿床中发育一套典型的低温热液矿物组合,包括辉锑铅矿、辉锑银铅矿、辉锑矿、砷黝铜矿、自然金、黄铁矿、闪锌矿、雌黄、雄黄、登红石(HgO)等。蚀变作用以硅化和绢云母化为主,伴生重晶石化和蒙脱石化。按照现行的火山岩型低温热液金-银矿床的分类原则,该矿床应属于高硫的酸性硫酸盐型。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主要成矿过程发生在221-130℃之间;成矿流体的温度与盐度演化趋势暗示着对矿床之下存在一隐伏岩浆房。硫、铅同位素显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弧后火山岩,矿床是岩浆热液与大气降水对含矿火山岩(矿源层)联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