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地质学   3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喜马拉雅带的定日县曲当—扎乡一带出露的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中,发现了高压变质的石榴辉石岩及其降压变质的镁铁质麻粒岩组合,早期高压条件下形成的石榴辉石岩矿物组合为Grt+Cpx(富铝)+Ru+Q,斜长石已完全消失,形成温度为845~896℃,压力大于1.2GPa,已达到榴辉岩相的压力条件.中期的麻粒岩相组合为Opx+Pl±Cpx±Ga,其中Opx、Cpx和Pl为石榴石的后成合晶,形成温度为993~776℃,压力为0.90~1.21GPa,为中压麻粒岩相产物,晚期矿物仅见普通角闪石、斜长石和石英,是角闪岩相退变质的产物,表明HHC经历了降压升温-降压降温的快速抬升过程,证明其抬升作用与地幔热源的参与有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作者运用地质力学方法、原理并借鉴国际研究动态,涉足侵入接触构造研究获取的部分成果。基本要点包括:(1)侵入接触构造自成系统;(2)可分3种基本型式;(3)是岩体侵位动力和区域构造应力双重作用的结果;(4)控矿构造的多期活动与水压破裂相关;(5)一般所谓外接触带构造,实质为热力变质构造。  相似文献   
3.
西藏定结幅前寒武系结晶基底中发现基性麻粒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工作区在构造位置上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的高喜马拉雅带中段 ,聂拉木群作为喜山期抬升和剥蚀揭露的最老的结晶基底 ,是研究喜马拉雅造山隆升作用最直接的证据。笔者在 1∶ 2 5万定结幅区调工作中 ,首次在定结县聂拉木群的剖面研究中发现了基性麻粒岩 ,并在其中找到反映喜马拉雅快速隆升的降压反应结构和多期变质矿物组合 ,这对于研究该区的地壳组成和高喜马拉雅带的隆升机制均具有重要的意义。聂拉木群基底变质杂岩总体上分 3个组成部分。1聂拉木群以角闪岩相为主体的变质表壳岩系 ,进一步分下部的曲乡组和上部的江东组 ,前者主要为一套片麻岩和混合岩、混合片麻岩组合。后者为一套厚层石英岩、黑云石英岩、石英片岩和黑云母片岩 ,底部夹大理岩和石墨片岩。 2灰色片麻岩(TTG?) ,主要发育在曲乡组片麻岩分布区内。 3原地—半原地花岗岩 ,岩性有片麻状混合二长花岗岩、片麻状—眼球状粗斑黑云二长花岗岩。基性麻粒岩的产状有两种 :1在江东组和曲乡组中呈透镜体产出 ,横向上断续相连 ,基本上可恢复层状产出的特征。 2在片麻状花岗岩和片麻状英云闪长岩中呈包体的形式产出 ,退变质反应结构发育 ,但仍能找到麻粒岩相的残留矿物 (紫苏辉石 )。基性麻粒...  相似文献   
4.
喜马拉雅造山带中段北坡构造地貌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区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中段北坡,构造地貌丰富、典型.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将区内构造地貌分为断裂构造地貌、花岗岩构造地貌、夷平面构造地貌、冰川构造地貌、水系及阶地构造地貌和土林构造地貌等类型,并对这些构造地貌特征进行初步分析描述,为喜马拉雅造山带的构造隆升研究提供了地表构造地貌上的有力信息。  相似文献   
5.
山口-漫江岩体中发育的两种类型断裂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北部修水县山口镇境内产出的山口-漫江岩体,为著名九岭复式巨型花岗质岩基的西延组成部分。其面积约100km2,成岩于雪峰期,主体岩性为斜长花岗岩。在该岩体展布范围之内,分别见有两类性质和成因具较大差别,且均系岩体成岩之后形成的断裂构造。早期韧性→脆性的断裂构造:主干形迹为近东西方向延伸,断面往南倾斜,一般具较陡倾角。规模大者达10余km,且具有贯穿岩体切入围岩的展布趋势。该类断裂以片理化带并伴随硅化岩带一起产出,两种岩带之间由明显断面分隔,整体显示对称分带断裂结构特点。片理化带由超糜棱、糜棱岩…  相似文献   
6.
在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初步厘定了清江下游主要活动断层的现今几何轨迹结构,并从几何形态、结构特性和现今活动性三方面对其进行自然段划分;进而利用分形分维分析,估算活动断层不同区段轨迹结构的分维值。计算结果表明:每一个断层段具有一个特征性的分维值,轨迹结构越复杂,分维值越高,现今活动性越强;其中,仙女山断层带中段分维值最高, D= 1257,而松园坪断层北段最低, D= 1018。结合地震活动分析发现:仙女山断层带是清江下游现今活动最强的活动断裂;仙女山断层带的中小地震活动,具有间歇式 分段振荡迁移的特性;时间上地震活动期为1~5a,相对平静期为10a 左右;空间上地震活动从南段开始,振荡迁移到北段,然后又向中段迁移,目前地震活动似乎正在向中南段边界迁移;并且,中南段断裂轨迹结构比北段复杂,分维值也高,地震活动强度相对较大,因此,未来仙女山断层带可能发生的中强地震( Ms= 50 级左右)将主要集中于中南段,而不是北段。  相似文献   
7.
群体滑坡的地质结构类型与发育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溯源、剖析、界定了前人关于滑坡群、滑坡带术语的由来、内涵、定义,提出了群体滑坡和滑坡集群2个新的术语,并整合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初步厘定了群体滑坡的分类方案,确定了群体滑坡的基本组合型式;列举中国南方和北方大量有关的实际例证,逐一介绍了目前已知的5种最基本组合型式的发育产出特征及平面构图特点.认识到研究群体滑坡的科学意义:可拓宽灾害地质的研究视野和内容,将丰富灾害地质研究的已有理论,能为灾害地质风险评估和防治提供大尺度的分析依据.最后强调指出,研究群体滑坡首先必须厘定其组合型式,最终才能揭晓新生滑坡的产生规律.  相似文献   
8.
易顺华  朱章显  金军  但卫 《地质力学学报》2006,12(4):441-444,440
以露头尺度构造现象、物探成果图件、模型模拟实验及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为依据,探讨了由非同沉积断裂活动导致的、发生在邻断裂场所的岩层厚度变化的现象及规律。其表现特征为:在正断层作用下,上盘岩层发生增厚,下盘岩层出现减薄;在逆断层作用下,出现的情况正好相反;平移或走滑断层则在“滑向端”和“滑离端”分别出现增厚及减薄现象。该认识对石油、工程和找矿部门具有实际指导作用,对构造地质学的理论研究具有深化认识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川东-鄂西郁江逆冲断层轨迹结构及扩展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野外地质调查和剖面测量揭示:郁江断层带的轨迹结构整体上表现为南北分段、东西分带的后展式叠瓦状逆冲断层结构;其中,底板缓倾角逆冲断层多层次(区域尺度、露头尺度和微观尺度)的断坪、断坡轨迹,特别是沿断坡方向的破裂分解,是分支断层呈上叠后展式扩展增殖的基础。根据运动学标志,郁江逆冲断层从北西向南东逆冲,最大断距小于1km,一般断距为10~100m级;后缘高倾角正断层的累计断距与前缘逆冲断距基本对应。结合区域构造分析,郁江逆冲断层轨迹结构定型于燕山期,轨迹扩展过程表现为:上叠分支断层沿底板逆冲断层的断坡方向逐次从前缘向后缘扩展增殖,属于典型的上叠后展式逆冲扩展结构;其中,后缘正断层的形成是断层轨迹结构反馈、运动调整和断层自组织行为的必然结果;而喜马拉雅主期区域应力场的激发,只是强化和加速了后缘正断层的扩展规模和进程。  相似文献   
10.
层间滑动褶皱新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的是出现在许多沉积岩区,发育在厚薄相间岩层之中,并由于层间滑动作用形成的AB复合或过度型褶皱.它具有不止一个方位褶皱枢纽,表征非共轴叠加褶皱形态,经历了早期B形和晚期A形褶皱演化过程,最终形成迄今鲜有报道,但却实际广泛存在.文中首先介绍了这一褶皱在西藏、湖北黄石、湖北秭归,四川西昌等地区的野外产出状态,继而从横剖面、纵剖面、平面以及立体空间角度描叙了它的全方位几何形态特征,进而从变形介质结构和剪应变值(γ)的物性特征方面分析了它的变形控制条件,最后以"滑移褶皱极限"理论并部分借鉴鞘褶皱的形成机理探讨了它的形成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