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1.
大吉山钽铌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吉山钽铌钨矿位于3组构造复合部位,矿体赋存于燕山期白云母花岗岩中,形态产状与岩体一致,矿石矿物成分复杂,主要组分Ta2O5、Nb2O5含量变化简单、均匀,WO3含量变化复杂、不均匀,表现为富矿巢特点.构造控岩控矿作用和燕山期重熔型花岗岩成岩成矿演化是主导成矿作用,与石英脉型钨矿床在成因、时空间密切联系,可概括为"五层楼"加"基座"式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赣西北地区地质矿产调研资料为主,结合鄂东南地区地质矿产科研成果,对该区重要赋矿地层层段、构造体系、成矿岩浆岩系列与空间结构、区域矿产分布规律等进行了整体研究分析,初步拟建了该区的"层-体"耦合成矿模式,并就深部找矿的思路与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九瑞矿集区叠合断裂系统和叠加成矿作用   总被引:30,自引:21,他引:9  
通过矿坑和地表勘察并结合区域构造分析,初步阐述九瑞矿集区叠合断裂系统和叠加成矿作用及其相互匹配关系。与矿有关的断裂梳理成海西期陆缘同生断裂,印支期褶皱断裂和燕山晚期负反转断裂三个系统,并以武山铜矿的F1断层对其在三期断裂系统中的交接复合和成矿作用进行了个例描述,综合三个时期的地质勘探和野外及室内观测资料提出一个三阶段的成因模式。即:第一阶段为海西期,此时陆缘伸展、掀斜和裂陷活动引发张性同生断裂,顺层-切层(阶梯状)生长断裂发育。此阶段晚期通过与深构造位的隐伏断裂交接复合可形成海底火山和热液通道,喷流沉积形成层(块)状含铜黄铁矿。第二阶段为印支期,此阶段发育背驼式或叠瓦式构造类型,且逆掩-逆冲构造很可能将第一阶段形成的层状矿体逆向移位上推。第三阶段为燕山晚期,此时发生高角度冲断和区域应力场变更,有利于断裂由压性转为张性,形成负反转构造,断裂扩张,与燕山期岩浆热液有关的成矿溶液上升,再次叠加成矿。  相似文献   
4.
九瑞地区铜矿资源预测与勘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瑞地区是长江中下游铜铁金成矿带重要的铜找矿远景区之一。北西向城门山—丰山洞聚岩聚矿构造带控制本区大型矿床分布,“四带一面”是矿体就位空间。主构造带及其附近是中浅部找矿有利靶区,城门山、武山矿区边缘及深部找矿潜力大。合理部署地质勘查工作,将取得良好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邓家山地区构造分区、分段和空间形态与结构的研究,得出该区的地质构造主要是多期自南向北挤压作用的结果,并受到后期岩浆侵入作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有利的成矿地段和成矿构造部位与隐伏岩体、矿体的埋深向南逐渐加深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构造分布及演化综合研究显示,长江中下游地区具中生代新华夏构造岩相体系控岩控矿特征,新华夏构造岩相体系主干构造是NNE向的大型褶皱和剪切挤压断裂带,均呈左行斜列分布;发育两组扭性剪切构造,被前人分别称为NEE向泰山式和NNW向大义山式构造;与之相伴的NWW向构造发育且对岩浆活动和内生矿产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本文将“武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赣西北地区地质矿产调研资料为主,结合鄂东南地区地质矿产科研成果,对该区重要赋矿地层层段、构造体系、成矿岩浆岩系列与空间结构、区域矿产分布规律等进行了整体研究分析,初步拟建了该区的"层—体"耦合成矿模式,并就深部找矿的思路与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龙昱  曹钟清 《江西地质》1997,11(2):25-31
本文根据邓家山地区构造分区、分段和空间形态与结构的研究,得出该区的地质构造主要是多期自南向北挤压作用的结果,并受到后期岩浆侵入作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有利的成矿地段和成矿构造部位与隐伏岩体、矿体的埋深向南逐渐加深的结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