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6篇
自然地理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按照一般水文地质调查评价的标准,通常认为红层弱含水岩组中的地下水不具有开采利用价值。根据农村生活需水量小和红层含水层富水性普遍弱但分布广泛的特点,依据勘查示范项目的数据并结合前人已有的成果,重点探讨了红层地下水富水等级的划分和开发利用的经济技术条件,更新了红层地下水资源的价值观,使红层地下水开发具有普遍适用性、技术可行性及经济合理性,对解决红层地区的干旱缺水困难具有重要而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朱春林  邢志会  唐顺  包梅 《云南地质》2010,29(3):323-327
依据大红田隧道水文地质勘察和监测数据,结合前人已有成果,重点探讨隧道涌水特征、涌水影响范围及地下水消失量,并尝试对断流泉出流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3.
云南彝良907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9月7日11时19分40秒,云南省彝良县发生M5.7级地震,12时16分29秒,再次发生M5.6级地震,两次地震诱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通过现场调查,分析了本次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主要特征:震后次生地质灾害数量明显增加、由地震直接诱发的地质灾害分布明显受震中控制;Ⅷ度区、Ⅶ度区的地震地质灾害点密度分别是Ⅵ度区地震地质灾害点密度的11倍与4.5倍;地质灾害的分布表现出很明显的上/下盘效应,上盘地质灾害密度是下盘地质灾害密度的2.6~3.9倍;震后新增次生地质灾害点的分布受岩土体性质控制明显;震后次生地质灾害降雨叠加效应与链生效应较为明显,具有震级小、灾情大、灾害多、规模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滇中红层浅层地下水的特征和农村供水示范工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缓解滇中红层区村镇居民生活用水的困难,中国地质调查局在该区实施了地下水勘查与供水示范项目。依据项目的勘查数据、供水示范工程并结合前人已有的成果,重点探讨了示范区不同类型地下水的分布、赋存特点和多种类型钻井取水、多种供水模式供水的地下水开发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5.
王明荣  朱春林 《云南地质》2007,26(2):213-218
经对多个滑坡体勘察实践,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滑动带(面)的确定,滑带土抗剪强度指标的选取,稳定性计算中易被忽视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华南花岗岩类的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区域地质背景、岩石地质、岩石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开展的综合研究表明:华南前寒武纪至中生代的花岗岩作用,是呈阶段演变的一种历史地质过程。它与该区大陆地壳演化与运动的发展过程和大陆大地构造不同体制的深部动力过程密切相关。传统板块理论连续作用的构造模式,难以对此作出全面解释。华南花岗岩及其成矿规律性的研究,需要从大陆地壳的形成、演化与运动的历史动力学作用过程中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红层高悬台地"顶平、身陡、谷深",具有独特的水文地质特征和地下水富集规律。依据以抗旱打井取得的数据、资料并结合前人已有成果,探讨红层高悬台地在不同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条件下的地下水赋存特点,显示地貌形态与地质构造协调控水。台地中部尤其是沉积盆地边缘,是抗旱找水打井的有利地段。台地边缘地下水可采资源和储存量较少,但在局部地貌汇水有利部位和构造发育地段,可形成局部富水块段,因而应按"贫区中找富块,贫块中找富点"的思路,寻找微型、小型储水构造,找准补给、径流、排汇和含、隔水层关系,准确定位、打井找水。受地形地貌条件所限,红层高悬台地尤其是边缘地带地下水位埋藏较深,宜尽量打深井揭至侵蚀基准面以下,才更有可能多出水。  相似文献   
8.
滇中红层含盐层水文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层沉积环境多样,易溶盐会在一些区段富集形成含盐层。含盐层岩石矿物成分复杂,可溶岩和可溶性矿物含量较高,更易形成溶隙、溶孔,地下水类型以溶蚀裂隙孔隙水为主,水质复杂,水化学成分、含量与易溶矿物成分、含量关系密切。云南红层地下水勘查示范成果表明,滇中红层含盐层浅部全-强风化带含盐层容易淋滤沉着形成自封闭带,富水性较差,地下水位以下的中等-微风化带岩层透水性好,富水性强;含盐层区亦有可饮用淡水分布,补给、排泄条件好的裸露型含盐层中水质较好,循环条件差的埋藏型、覆盖型含盐层中水质较差;浅层地下水水质随深度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云南红层边坡变形破坏机制及其危害防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通过对云南省内红层岩土工程特性的初步研究以及在红层地区的工程建设实践,分析和介绍了红层岩土体的物理力学特性、红层边坡变形破坏过程—蠕变、剪切、滑移 3 个阶段的特点及红层滑坡呈周期性扩展的机制特征,并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红层边坡变形破坏对工程建设的主要危害—滑坡危害和蠕变危害。根据红层边坡变形破坏特点及工程的性质和安全要求,提出了对红层边坡危害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