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8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59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粘土矿物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有关粘土矿物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目前主要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障碍作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分析,主要内容包括:提取单矿物时杂质的处理和分离方法、粘土矿物氢氧同位素组成和同位素分馏机制以及分馏系数方程等。重要的是,论述了进行上述各方面研究时还存在的问题,希望能为有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以提高我国在相近领域研究的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2.
太湖流域西氿湖沉积岩芯中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太湖流域西沈湖沉积物岩芯XJ2中Cu、Pb、Zn、Cd、Cr等5种重金属元素总量的分析,结合测年结果,揭示了不同时间段重金属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并利用Hakansen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对沉积物岩芯的污染状况及潜在生态风险的历史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岩芯受Cd元素污染最重,其它4种元素较Cd则轻得多,因此Cd元素是影响该地区沉积物潜在生态风险的绝对主导因素.从20世纪初叶开始,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元素污染及其相应的潜在生态风险开始上升,并且上升幅度不断加剧,到20世纪90年代达到最大值,沉积物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级别均为"很高",随后便开始迅速下降,然而直到2004年这两个参数仍然维持在"很高"级别.  相似文献   
3.
金章东  朱金初  李福春 《矿床地质》1998,17(Z3):603-606
在讨论了目前对德兴铜厂斑岩铜矿床外围铜含量降低场的过分强调而忽略对引发成矿作用的斑岩体的研究之后,作者论述了Rb/Sr比值和Sr同位素组成自斑岩体中心至接触带的变化规律、铜品位空间分布分形结构以及流体包裹体研究等对Cu、Mo等金属成矿物质正岩浆模式来源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富锂氟含稀有矿化花岗质残余熔体的地质和地球化学依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金初  饶冰  李福春 《矿床地质》1998,17(Z3):567-570
通过对地质学、地球化学、实验岩石学和包裹体等方面的研究,综合论证了富氟锂含稀有金属矿化花岗岩,主要是由经过充分分异演化的超酸性、过铝、富挥发分、富含稀有金属元素的花岗质残余熔浆直接结晶而成的,并具有岩浆一热液过渡阶段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5.
马利诺夫铀矿床为古河谷型砂岩铀矿床。赋矿主岩为切入古生代基底的侏罗纪河道相含有机质碎屑的沉积,其上覆盖白垩纪红色粘土层。矿体呈似层状,常菜,沿古河谷分布。  相似文献   
6.
如何利用湖泊/海洋沉积物地球化学代用指标有效地指示环境很大程度取决于元素的来源及其在沉积物中赋存形态的确定.对位于半干旱区的内蒙古岱海14个沉积物样品的连续提取实验及18个元素在水可溶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及残留态等六种赋存相态中含量变化进行了测试和研究,结合沉积物的矿物组成,结果表明在岱海流域内只经历了较弱的化学风化过程,除了Ca和Sr外,其他元素主要赋存于残留态中,只发生了很小程度的活化溶解.受元素亲合性和湖水物理化学状态的制约,出溶的Sr与Ca的赋存相态基本一致,而出溶的Pb、Be、Co、Cu、K、Mn、Fe等元素则与自生碳酸盐、有机质表现出一定的亲合性.元素在不同赋存相态中分布为地球化学环境代用指标的提取和解释提供了机理性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新疆阿尔泰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岩浆—热液演化和成因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新疆阿尔泰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由一陡倾斜的巨大岩钟和缓倾斜的板状体联合组成,总 体形态似一实心草帽。其空间分带十分明显,自外向内可依次划分出如下九个共生-结 构带 :Ⅰ 文象、变文象伟晶岩带;Ⅱ 糖粒状钠长石带;Ⅲ 块状微斜长石带;Ⅳ 白云母-石英 带;Ⅴ 叶钠长石-锂辉石带;Ⅵ 石英-锂辉石(-叶钠长石)带;Ⅶ 白云母-薄片状钠长石 带;Ⅷ 锂云母-薄片状钠长石带;Ⅸ 石英和微斜长石核。根据伟晶岩各共生-结构带的时 空关系、矿物的多世代性和矿物中的包裹体等特征,从岩浆-热液演化的角度,探讨了伟 晶岩的成因问题,认为:Ⅰ、Ⅲ带和部分Ⅱ、Ⅳ带主要是富水但水不饱和的伟晶岩浆 直接结晶的产物;Ⅴ、Ⅵ、Ⅶ带是在晶体相、熔体相和流体相三相并存的条件下,即岩浆— 热液过渡阶段结晶形成的;Ⅸ带是在热液早阶段从高温富硅酸盐溶质的超临界流体中结晶出 来 的;Ⅷ带和部分Ⅱ、Ⅳ带则是热液交代的产物。但交代流体不是从深部外来,而是从伟 晶岩浆体系本身在分异演化过程中发生液相分离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富氟花岗岩中萤石岩浆成因的新证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富氟花岗岩-HF-H2O体系的熔化-结晶实验,在620~700℃、1×108Pa条件下获得了石英+碱性长石+黄玉+云母+萤石的矿物组合.在该实验体系中首次发现了八面体萤石.实验结果表明,在岩浆条件下可以形成萤石,从而为富氟花岗岩中萤石的岩浆成因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9.
在亚库梯亚和南非的金刚石中广泛发育Fe-Ni-Cu硫化物的原生包裹体,对超基性岩和榴辉岩中金刚石的Fe-Ni-Cu-S系列包裹体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二者中的原始硫化物熔融体成分有明显差异,对金刚石及其共生矿物中硫化物包裹体的化学成分的研究相当全面,而对微量元素成分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对亚库梯亚金刚石(包括乌达奇内金伯利岩筒中的金刚石)的硫化物包裹体中混入元素成分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超基性岩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矿物流体包裹体测试分析资料,探讨了金牙金矿床成矿热液物质组份特征与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据此,提出该矿床为两期热液成矿事件。即早期为印支期的同生热卤水,晚期为燕山期的下渗天水与同生热卤水混合热液迭加成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