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1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2009年2月对三门湾海域的环境质量调查结果,结合海洋环境功能区划对该海域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并综合分析了水质中富营养化程度,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富集程度及潜在生态危害效应。结果表明:该海域水质除无机氮和Hg外其他环境因子基本符合功能区相应的海水水质标准,水质状况尚好。61.5%站位的富营养化指数大于1,表明该海区富营养化程度较高;该海域沉积物除少数站位的Cu、Cr外,其他环境因子的含量均达标,底质环境状况良好。各站位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均远小于150,说明三门湾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属于轻微危害范围。  相似文献   
2.
三门湾春季温排水增温效应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ECOMSED模式和2012年5月份现场温盐、潮流以及气象观测资料,对三门湾核电站冷却水排放所致海水增温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近期工程建成后,三门湾海水增温范围主要出现在排水口附近,表层增温幅度最大,底层增温幅度最小,在月度时间内,表底层增温范围有大、小极值变化。在全部工程完成后,温排水量大幅提高,三门湾表层海水增温1℃的范围将稳定影响较大面积,4℃增温范围较小。在月度时间内,表底层增温范围大、小极值变化幅度也将增大。  相似文献   
3.
采用有限元分步杂交方法,在已建潮流场的基础上,建立了胶州湾疏浚物悬浮泥沙的二维输运-扩散模型,并应用于胶州湾前湾港区泛亚码头工程疏浚区的疏浚物输运扩散的数值模拟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分析了泛亚码头疏浚区施工期间悬浮泥沙对附近海域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对不同的疏浚方案进行了优选。  相似文献   
4.
浩布高一白音诺铅锌铜锡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山脉的中南段和黄岗-甘珠尔庙锡铅锌成矿带的北东端(Chu,2002),属夕卡岩型矿床。已经发表的论文中提出浩布高-白音诺地区与Cu-Zn-Pb(-Sn)成矿有关的碱性花岗岩有非常特殊的、可低到-8‰~ 1‰的原始δ^18OV-SMOW(‰)值,因此认为该区域岩浆具有不正常的原始氧同位素组分(张德全等,1993;牟保磊等,1997),即该区深部存在低氧的岩浆源。国外也有类似的报道(Muehlenbaches et a1.,1974;Auweral et a1.,1991;Cartwright et a1.,1991;Taylor et a1.,1997)。为此,笔者对浩布高矿床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体、矿体夕卡岩的全岩和从中分离出来的石英单矿物的氧同位素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惯性/GPS/高程匹配/景像匹配组合导航是用飞于低空空防、导地誓由 有效措施,其中景像匹配技术在组合导航中起极其重要的作用保 整个导航系统最终的命中精度。  相似文献   
6.
库车坳陷南缘油气资源丰富,发育多套生储盖组合,勘探潜力巨大。圈闭形成、生烃史、有机包裹体研究表明。库车坳陷南缘油气充注为两期,第一期成熟油、气充注为库车末期(5-2Ma)。第二期高熟油充注为第四纪-现今(2-0Ma)。控制油气成藏的最主要因素为油源断层的沟通作用、优质的储盖组合、圈闭的有效性及其与油气成藏期的匹配关系,其次为古隆起的构造演化背景、多期成藏-晚期为主的成藏特征及良好的保存条件等因素.油气成藏模式主要为早期油气藏-晚期聚凝析气藏型。近期的油气勘探应以中新生界构造圈闭为主.构造变形程度相对强烈的东秋里塔格构造、亚肯平缓斜坡构造带的背斜、断背斜以及阳霞凹陷的阳北构造带等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7.
孙芳  高飞  李铁军 《海洋测绘》2019,39(3):76-79
在介绍罗斯海海洋环境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AUV在南极罗斯海海洋调查试验,利用AUV调查数据分析了试验海域0~60m水体的温度、盐度、溶解氧、水质浊度等特征。调查数据表明:试验海域温度向下缓慢较小,盐度向下逐渐增加,溶解氧呈3段结构,水质浊度较低,验证了南极AUV调查方式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数据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根据灰鳖洋海域2007年、2009年和2012年夏季水质调查数据,分析了灰鳖洋海域近年来富营养化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灰鳖洋海域2007年到2009年富营养化程度发展平缓,2009年到2012年富营养化速度加剧;灰鳖洋海域富营养指数近岸高、外海低,呈现由沿岸到离岸方向逐渐降低的特点,反映出近岸海域的陆源污染性特征。通过营养盐结构变化分析,发现研究海域近年来活性磷酸盐含量快速增长,提出了总磷的削减和总量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9.
氧同位素在岩石成因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铁军 《岩矿测试》2013,32(6):841-849
通过氧同位素分析可以对岩石的成因进行认识,使之成为岩石学研究的一个强有力工具。根据花岗岩的氧同位素高低可以判断其来源于变沉积岩还是变火成岩;对于一个复式岩体,如果不同期次岩石的氧同位素组成存在明显变化,可以有效地判断该岩浆在演化过程中存在不同来源物质的混染,因为岩浆从镁铁质成分向长英质成分的化学分异过程,不会引起明显的氧同位素分馏,分馏值一般不超过0.3‰。氧同位素分析手段从常规BrF5法,到激光探针BrF5法,再到离子探针分析法,对岩石矿物样品从全熔分析到微区分析的发展,显示了它们的发展历程和各自的优势及应用范围。本文介绍了氧同位素的不同分析方法,以花岗岩(流纹岩)和变质岩的研究为例阐述了氧同位素分析技术的发展。苏州花岗岩利用全岩和造岩矿物常规氧同位素分析方法得出其为低δ18O和正常δ18O岩浆成因的不同认识,近年通过锆石激光氧同位素分析技术,获得岩浆锆石的δ18O平均为4.92‰,证实其来源于壳源的低δ18O岩浆。类似地,利用全岩和造岩矿物常规氧同位素分析方法得出的观点难以解释美国黄石高原低δ18O流纹岩中矿物颗粒间和颗粒内部的氧同位素变化,该氧同位素变化只能通过离子探针矿物微区原位分析得出。在变质岩研究方面,通过激光探针氧同位素分析,人们普遍认为苏鲁造山带变质岩极负的δ18O值是在新元古代原岩形成时获得的,但是最新的离子探针锆石原位氧同位素分析表明苏鲁造山带变质岩极负的δ18O主要是在三叠纪超高压变质作用过程中获得的。今后单颗粒矿物尺度上的氧同位素组成分布规律将是氧同位素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陆相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生物扰动特征,以辽河拗陷大民屯凹陷沈检5井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扇三角洲前缘沉积岩芯为研究对象,对生物遗迹化石进行了鉴定,统计了垂向剖面上生物扰动层厚度和扰动指数的分布特征。依据主微量元素参数反映的沉积条件,探讨了生物扰动层厚度和扰动指数与沉积环境的响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沈检5井S34Ⅱ和S34Ⅰ油层组发育生物扰动构造,生物遗迹化石以古藻迹(Palaeophycus)和漫游迹(Planolites)占优势为特征。生物扰动构造主要发育于水下分流间湾微相沉积物中,扰动层厚度在5~51 cm,扰动指数以3~5级为主。主微量元素参数分析表明S34Ⅱ和S34Ⅰ油层组沉积期的古气候、古生产力、古盐度和古水深条件相近,即为相对温湿的古气候、低古生产力、淡水—微咸水盐度条件和浅水沉积环境。沉积环境变化幅度小是造成S34Ⅱ油层组与S34Ⅰ油层组发育的生物扰动层厚度和扰动指数差异不明显的主要原因。但当前研究还难以明确单个油层组内生物扰动层厚度和扰动指数变化的主控因素。该项研究加深了对陆相浅水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环境遗迹化石组成和生物扰动指数变化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