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15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华北地台东部寒武系层序地层年代格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北地台寒武系属稳定的克拉通盆地陆表海沉积。其沉积层序表现为复合层序,主要受全球海平面变化和沉积物补给因素的控制。自下而上可划分为17个正层序,归并为6个正层序组和2个中层序。大部分正层序的边界与生物地层单位一致,与岩石地层单位略有出入。每个正层序的平均时间延续约为3Ma,含两个三叶虫化石带。根据层序地层的研究,可以建立华北寒武系层序地层年代格架,并提出各统和阶的界线参考年龄。  相似文献   
2.
梅仕龙 《地质学报》1995,69(3):277-284
通过对层序界面的详细剖析,指明了层序地层系统是独立存在于地方性的岩石地层系统和全球性的年代地层系统之间的区域性、过渡性地层系统,并因此提出了一个新的三重地层分类方案;通过将层序界面概念和界线层型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应该将全球层型剖面和点选在层序界面的整合部位从而建立最佳自然界线的观点,为建阶工作指出了工程层位和地区;以二叠纪Guadalupian统和乐平统的分界研究为实例,对最佳自然界线的概  相似文献   
3.
4.
层序地层学在地层划分、对比、分类和级别体系等地层学根本理论问题上给地层学带来了新认识、新概念和新方法。全球层型剖面和点(GSSP)可建在层序界面的整合部位,从而将传统的自然界线(或不整合面)、层序界面和GSSP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年代地层界线成为可在野外识别和追索的界线。论证了层序地层是独立存在于岩石地层和年代地层之间的地层类别和包含这三个基本地层类别的新的三重地层分类方案。阐述用层序地层界线优化各类原有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界线的原理和方法,探讨和阐述了新的地层学体系和建立新一代年代地层表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梅仕龙  史晓颖 《地球科学》1999,24(2):167-172
全球层型剖面和点(GSSP)应尽可能在层序界面的整合部位,从而将地层的自然界线、层 GSSP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年代地层界线可在野外识别和追索,层序地层可以做为岩石地层和年代地层的而独立存在,构成新的三重地层分类,地层界线的优化应尽可能与层序界面相结合,以使其具有更强的可损伤性,随着层序地层学的发展及其在地层学和概念上取得了的创新和突破,有在新的地层学体系指导下建立新一代年代地层表,从而更加客观地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黔南罗甸纳水剖面和桂中来宾铁桥剖面2个斜坡相剖面详细的层序地层研究,将华南二叠系Cisuralian统和Guadalupian统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即阳新层序,及其9个三级层序,并建立了相应的海平面变化曲线.结合原有和最新的生物地层资料,将这2个剖面的层序地层实现了精确划分对比,从而将原有地层对比精度提高了一倍.阐明了层序与海侵海退旋回的区别与联系.将二叠纪牙形石演化划分为5个阶段、4个演替事件,并阐明了它们与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化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提出了二叠纪牙形石分带及其全球对比表.发现栖霞亚统的氧碳同位素在下部偏轻、上部偏重,具全球对比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藏南部喜马拉雅相的乐平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藏南部二叠系色龙群,曲布日嘎组等“喜马拉雅相”地层产有冈瓦纳区系的以Siriferella rajah,Taeniothaerus densipustulatus,Neospirifer(Neospirifer)kubeiensis和Retimarginifera xizangensis为典型代表的腕足动物群。其组成和演进层序与属于冈瓦纳大陆北缘的巴基斯坦盐岭的Wargal组上部和Chhidru组,克什米尔的Zewan组,印度斯匹提Kuling页岩上部的Gngrei组,尼泊尔西北部的Senja组和澳大利亚西部Hardman组的很接近;时代曾被归入瓜达鲁普世或乐平世早期等,分歧较大。近年来在盐岭等地发现这一冈瓦纳区系动物群明显高于乐平世一部牙形类Clarkina dukouensis带,并与菊石Cyclolbus和有孔虫Claniella动物群共生。由此推定整个色龙群或曲布组和曲布日嘎组都应属于乐平统,它与上覆三叠系以牙形类化石Hindeodus parvus和菊石Otoceras出现为界,代表冈瓦纳大陆北缘乐平世沉积的一个三级地层层序。层序以海进初期沉积的低水位体系域的曲布组石英砂岩为标志,其顶界则为比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略低的一个快速海进面。  相似文献   
8.
中朝地台奥陶系层序地层序列及其对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朝地台的奥陶系可发为16个层 序,4个层序组和2个中层序,大部分层序有良好的牙形石带控制,可进行跨越板块的广泛对比,奥陶纪该区有4次重要的海侵事件,分别出现在 组下 部、北庵庄组下部、峰峰组和下部和桃曲坡组下部,是全球海平面变化与区域性构造运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冶里组下部层序(OSq1)的最大少泛面与牙形石Codyloduslindstroemi的首现层位十分接近,可作为寒武/奥陶系的阳佳自然界线  相似文献   
9.
广西中部二叠系乐平统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分别位于台地、斜坡和盆地的广西合山马滩剖面、来宾铁桥剖面和来宾蓬莱滩剖面的廊带式追索研究,将二叠系乐平统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Lp1、Lp2、Lp3、Lp4、Lp5和Lp66个三级层序,并建立了相应的海平面变化曲线。结合原有和最新的生物地层资料,对这3个剖面的层序地层划分实现了精确对比,从而将原有地层对比精度提高了1倍。主张以牙形石Clarkinasubcarinata的初现作为长兴阶和吴家坪阶的分界,这一界线与上述三级层序Lp6的首次海泛面一致。长期被当作长兴阶下部带化石的Galowayinelameitienensis和Palaeofusulinaminima可向下延入依据牙形石定义的吴家坪阶。  相似文献   
10.
华北中寒武世张夏组复合海平面变化旋回层序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华北中寒武世张夏组,以发育较多的鲕粒灰岩著称。其中发育的五十至六十余个潮下型碳酸盐米级旋回层序形成有规律的垂直叠加形式,构成十余个五级旋回层序,三个四级旋回层序及一个三级旋回层序,最终形成一个典型的复合海平面变化旋回层序。这些潮下型碳酸盐米级旋回层序,常呈1∶4的叠加关系,反映了地层记录中的米兰柯维奇性质,即单个米级旋回层序与短偏心率旋回(周期为10万年)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