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质学   1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大别造山带中,北大别杂岩(NDC)作为一个高温混合岩地体,主要由丰富的条带状混合岩化片麻岩和少量的麻粒岩组成[1].由于以前其中高压/超高压变质证据(如Coe/Omp)的缺乏,北大别地体在更早曾被看作是一个非超高压单元,而区别于传统的南大别含柯石英的超高压榴辉岩单元或南大别杂岩(SDC).  相似文献   
2.
2006年3月18-3月27日,海峡两岸"亚洲大陆增生与造山作用"学术研讨会在台北中央研究院成功举行.来自大陆14个单位的29位学者、25位台湾学者和2位海外华人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太行山南段三个中生代杂岩体(西戌、武安和洪山)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讨论其成因和地球动力学环境。结果表明,西戌和武安杂岩体主要由从二长辉长岩到二长岩的一系列岩石组成,其地球化学性质相似(高Mg^s,具微弱至正Eu异常的REE模式等)。西戊杂岩体的εNd(135Ma)=-12.3~-16.9,Isε=0.7056~0.7071,与武安杂岩体稍有不同。西戌杂岩体的(^206Pb/^204Pb)i=16.92~17.3,(^207Pb/^204Pb)i=15.32~15.42,(^208Pb/^201Pb)i=37.16~37.63,较武安杂岩体的略高。西戊-武安杂岩体都起源于EM1型富集地幔,但被下地壳物质不同程度混染。洪山杂岩体(正长岩-花岗岩)也来自EM1型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但属于不同的岩浆事件,并仅受轻微的下地壳混染。太行山岩浆作用的发生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的水平俯冲消减而形成的弧后伸展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4.
桐柏山高压变质杂岩主要分布在桐柏山脉两侧,可区分出南、北两条榴辉岩带.北部榴辉岩带主要出露于鸿仪河-固庙-桐柏一带,在大地构造部位上相当于西大别地区的浒湾组,主要组成岩石为花岗质糜棱岩、白云钠长片麻岩、白云石英片岩、大理岩和榴辉岩、石榴角闪岩团块或透镜体.  相似文献   
5.
中国北方造山带地壳形成时间的Nd同位素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福元  韩宝福  江博明 《地球学报》1997,18(Z1):123-125
Nd同位素模式年龄研究表明,中国北方造山带的地壳具有幕式生长特点,主体地壳形成小于1000Ma。结合中亚造山带其它地区的研究结果,可以认为地质历史上的新元古代-显生宙也是地壳生长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6.
太古代岩石的定年:方法学和局限性的讨论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江博明 《地球化学》1989,(2):103-120
在复杂的太古代地体的重要地质事件定年中已采用了多种地质年龄测定方法。本文对方法学作了扼要的分析,涉及到不同类型岩石中方法应用的一些优点和缺陷、误差的来源,样品选择时所遇的困境、老化效应、模式年龄的意义和初始同位素比值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作为岩石圈伸展拉张背景侵位的特征岩石,基性岩墙群(煌斑岩、辉绿岩和辉绿玢岩等)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日益受到地质研究者的关注。研究显示,基性岩墙在全球范围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和中国等地区,且年代格架主要集中在前寒武纪时期(2.4Ga、2.1Ga、1.8Ga、1.4Ga、1.0Ga)。目前,国内中生代以来基性岩墙群主要出露于华北克拉通、华南、西藏和塔里木盆地。本研究基性岩墙来自山西省大同附近,对于该套岩墙,本文给出了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证据。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93Ma,岩石具有变化较小的主元素变化特征(SiO2=50.78%~51.35%,TiO2=2.16%~2.32%,Al2O3=14.53%~15.08%,Fe2O3=12.42%~12.66%,MnO=0.13%~0.16%,MgO=5.14%~5.35%,CaO=7.93%~8.25%,Na2O=3.52%~3.78%,K2O=1.01%~1.14%和P2O5=0.24%~0.36%)。另外,基性岩墙富集轻稀土元素、大离子侵石元素(Ba,K和Sr)和高场强元素(Nb,Ta和Zr),亏损Th、Pb和Ti。同时,基性岩墙具有相对一致的(87Sr/86Sr)i比值(0.70422~0.70423),正的εNdt)值(5.8~6.1)和变化较小的Nd模式年龄(tDM1=0.67~0.72Ga,tDM2=0.57~0.59Ga)。以上特征表明,基性岩墙来自亏损软流圈地幔的分布熔融作用,岩浆侵位过程中发生了橄榄石、辉石和含Ti相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但没有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作用影响。基性岩墙的成因上与华北克拉通和西伯利亚板块碰撞后的拉伸作用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8.
华南陆缘晚中生代造山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乐—南澳带位于华南大陆的东南缘,是揭示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与欧亚大陆相互作用和华南陆缘地质演化的一条关键性构造带。该构造带的T3-J含煤地层不整合下伏于下白垩统南园组之下,或以角闪岩相包体形式赋存于晚侏罗—早白垩世片麻状花岗岩体内。这些具有透入性混合岩化特征的副变质岩包体(T3-J)与围岩(片麻状花岗岩)发生过同变形,并且被未变形的白垩纪岩体/脉侵入。这些晚三叠—早侏罗世地层的变质和变形具有朝陆内(NW)方向减弱的特征。下白垩统南园组普遍发生褶皱和绿片岩相变质,并且被未变质的上白垩统石帽山群不整合覆盖。长乐—南澳带的主要岩石单元与构造特征表明华南陆缘在晚中生代经历过两期挤压(造山)。在第一期挤压(造山)过程中,T3-J陆相地层发生褶皱和变质。随后,这些经历了变形和变质的T3-J沉积地层与中-上地壳的其他岩石在早白垩世早期发生构造折返,其间伴随着大规模同构造岩浆作用(147~135 Ma)和区域性混合岩化。在第二期挤压过程中,早白垩世南园组发生褶皱和变质。华南陆缘110~100 Ma的岩浆杂岩、100~90 Ma的A型花岗岩和90~80 Ma的双峰式火成岩可能分别与这次挤压事件及其后的地壳伸展、减薄过程有关。因此,华南晚中生代两大岩浆旋回(165~120 Ma和110~80 Ma)可能受控于同期的两大构造旋回(165~120 Ma和115~80 Ma)。每个构造旋回包括一个地壳受挤压增厚过程和一个随后发生的地壳伸展减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华南沿海地区的晚中生代构造-岩浆作用与陆内同期构造-岩浆作用似乎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9.
天山0.9Ga新元古代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天山造山带的中天山隆起带中广泛出露着新元古代花岗岩类岩石。获得了东天山星星峡和西天山温泉地区片麻状花岗岩中锆石的SHRIMP U-Pb年龄,分别为(942±7)Ma(2σ)和(919±6)Ma(2σ)。这些花岗岩以特有的粗粒、巨大的眼球状片麻结构为特征。主元素数据表明它们属于过铝质的二长花岗岩,具有高SiO2(≥170%)、高K2O+Na2O(7%~≥8%),且K2O〉Na2O。这些新元古代花岗岩类岩石具不同的REE含量,但它们有近于平行的REE分布曲线和明显的Eu负异常,同时代的星星峡混合岩具有较高的REE含量,明显富集LREE。它们的微量元素蛛网图几乎完全相同,均有明显的Nb、Sr、Ti、P负异常。基于Nd同位素组成研究,其εNd(t)在-4至-0之间,Nd模式年龄tDM为2.0~1.6Ga。由于放射成因Sr同位素组成非常高,不可能得到精确有意义的Sr同位素初始值。上述特征均表明这些新元古代花岗岩形成于大陆边缘构造环境,由古元古代地壳重熔并经历了高度的结晶分异作用而形成。综合近年来发表的关于天山各地段,诸如温泉、赛里木湖以东、拉尔敦达坂、巴仑台和星星峡等地区较为可靠的锆石U—Pb年龄数据,我们认为天山新元古代花岗岩类岩石主要形成于960-910Ma。结合塔里木盆地周边古老地块年龄的研究结果,可以推断在早新元古代时期塔里木周边和天山的古老地块可能曾组成Rodinia超大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桐柏造山带位于秦岭造山带和大别-苏鲁造山带之间,是揭示秦岭-桐柏-大别-苏鲁巨型造山带中各地质体之间构造关系及地质演化差异的关键地区。桐柏高压变质地体主要由两个高压岩片(I和II)及其北侧的构造混杂岩带和南侧的蓝片岩-绿片岩带构成。高压岩片I以北、南两条榴辉岩带为代表,构成桐柏山背形构造的两翼,其峰期变质条件分别为530~610℃、1.7~2.0GPa和460~560℃、1.3~1.9GPa。高压岩片II以桐柏杂岩中的变质岩包体为代表,其峰期变质条件推测在<700℃、>1.2GPa的榴辉岩相范围内,而退变质条件为660~700℃、0.80~1.03GPa。U-Pb、Lu-Hf、Rb-Sr和Ar-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高压岩片I的峰期变质时代为255Ma,冷却至白云母封闭温度的时代为238Ma;而高压岩片II的主期变质作用发生在232~220Ma,作为桐柏杂岩主体的片麻状花岗岩则侵位于140Ma。这说明,高压岩片I和II分属于两个时代不同的俯冲/折返岩片,当高压岩片II被俯冲到地壳深处并经受高压变质时,其上覆的高压岩片I已经折返到中上地壳的水平。这一结果验证了在西大别、东大别和苏鲁地区提出的高压/超高压岩石的穿时(或差异)俯冲/折返模型,同时说明华南大陆地壳最早的俯冲发生在晚二叠世,这也代表华北与华南陆块之间从洋壳俯冲转化为陆壳俯冲的时间。基于桐柏杂岩与北大别杂岩的可比性,认为桐柏高压变质地体相对低温低压的变质环境以及超高压岩石的缺乏缘于华南陆块的俯冲深度向西逐渐变浅,而早白垩世的构造挤出造成了桐柏-大别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东宽西窄的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