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7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洪灾成因 :长时间连续降雨和随后而至的暴雨 ,是山洪成灾主要因素 ;特殊的水系结构使洪峰流量在城区河流汇合处叠加 ;山洪的动能大 ,挟带泥沙和冲蚀能力强 ;泥石流、滑坡、崩塌强烈活动 ,为山洪提供大量泥沙、推移质 ;人类经济活动不当 ,加大了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2.
四川汶川茶园沟"2003-08-09"泥石流灾害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今年夏天 ,我国南方部分地区 (主要是西南山区 )山地灾害活动频繁 ,发生了多起造成人员伤亡的严重泥石流、滑坡灾害。作为研究山地灾害的专门机构 ,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对此十分重视 ,多次派出专家组奔赴泥石流、滑坡灾害现场进行考察 ,收集灾害特征的第一手资料 ,开展典型山地灾害实例研究 ,及时为当地政府抢险救灾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山地灾害典型实例的调查研究 ,可促进对其发生规律的进一步认识和提高防灾减灾技术水平 ,国内外学者历来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现将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有关专家完成的一组考察报告 (摘要 )集中报道于此 ,供大家参阅 ,希望引起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鹅掌河泥石流对四川邛海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沉积作用在湖泊的演化和消亡过程中至关重要,洪水泥石流的淤积作用对我国西南地区广泛分布的构造断陷湖泊是一个普遍的环境问题.通过调查鹅掌河泥石流发育背景,人类的活动对泥沙进入邛海的影响和对比1988年与2003 年邛海水下地形图得出:在近30年的时间内,鹅掌河洪水和泥石流改沿固定河堤流入邛海,在湖底形成浊流,将更大量泥沙带到湖中.浊流在鹅掌河河口的水下扇陡坡上形成一水下冲沟,在湖底沉积区形成一条长2 km的水下堤.计算发现, 鹅掌河泥石流带入邛海的泥沙远大于一般土壤侵蚀产沙量,其中以1996,1997和1998三年泥石流输入的泥沙量最多.鹅掌河洪水和泥石流对邛海的影响以及水下地形、湖泊基本特征和湖泊环境的变化,应引起人们对邛海保护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4.
山坡型泥石流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山坡型泥石流具有规模小,暴发突然,破坏力强,预测困难,分布地区广泛等特征,在大暴雨或特大暴雨的激发下,常成群成带发生,危害极大。人类对山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剧了山坡型泥石流的发生。山坡型泥石流对山区居民点,铁路,公路和森林危害尤为严重,并可为沟谷型泥石流提供充分的物质条件。山坡型泥石流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原则,主要防治措施有预防,预警报和治理等。本文给出了中国科学院庐山疗养院后山山  相似文献   
5.
2004年7月5—20日短短半个月时间内,云南省西部德宏州和保山市部分地区接连两次遭受历史罕见的暴雨袭击,引发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蒙受了巨大损失。灾害的发生,引起了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国家有关领导人亲临灾区慰问了受灾干部和群众。  相似文献   
6.
文中从自然因素和人为作用两个方面,分析了滑坡形成的物质基础、动力来源和激发条件,阐述了滑坡形成过程、活动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采取地表排水、前缘固坡防冲、抗滑桩锁定滑面的综合措施治理滑坡。  相似文献   
7.
从生态学的角度,把泥石流等山地灾害作为生态(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中一个特殊的组分——“灾害环境”来看待,由此对泥石流灾害防治的认识和措施体系也不是片面的、机械的“就灾论灾,就灾治灾”,而是认为:只有通过恢复和重建泥石流流域生态(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发展方能实现泥石流灾害防治的长期目标,这较以往对泥石流的认识,赋予了更多的生态学内涵。将生态、经济功能分区方法用于泥石流流域的研究和治理中,并对划分的各生态、经济区提出了关键的生态调控措施和产业配置。  相似文献   
8.
9.
云南陇川县"2004-07-05"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德宏州陇川县2004年7月5目发生了近100a一遇的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这次灾害点多、面广,波及到全县11个乡镇,并且灾害几乎同时发生。因灾死亡13人,4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约2亿元,其灾害的严重性可见一斑。因灾区地处滇西横断山地,岭谷相间,地形高差、山坡坡度及河、沟谷比降都比较大;地质条件复杂,出露岩层为易风化的花岗岩及片麻岩,雨季5-10月降水丰沛而集中,这些对滑坡泥石流的发育极为有利:不合理的人类经济活动(如陡坡耕作、挖方填方式的公路建设等)则加剧了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加之7月5目区域性暴雨及局部特大暴雨的激发,最终引发了此次灾害。暴雨是陇川县07-05灾害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原因。通过对这次灾害的实地考察,在掌握本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属性前提下,总结了此次灾害的特点。此次灾害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灾种多样,灾害的链武特征明显;滑坡多表现为高位、高势能、高速特征,而泥石流多发生在沟口;滑坡泥石流规模小,但点多面广:漂木流危害严重。在明确陇川县07-05灾害特点和成因的前提下,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近期、中远期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0.
蒋家沟是小江流域规模最大,危害最严重的一条泥石流沟。自1919年以来,蒋家沟泥石流曾7次培断小江造成大灾。1964年东川矿务局开始对蒋家沟进行治理。1968年“文革”高潮期间,导流堤工程无人维修、管理,8月10日泥石流越堤而过堵塞小江,顿时江水断流形成堰塞湖。沿江667余公顷高产良田颗粒无收,两岸交通中断3个月之久,造成了空前的灾害。1968年工程治理以后,避免了泥石流堵江,本文在对下游治理工程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后,提出了改进措施。该沟流域概况可见本专辑第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