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4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广西东部大瑶山一大明山地区分别位于早古生代不整合面之下和之上的寒武纪和泥盆纪地层进行了系统的碎屑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除少数为早太古宙锆石外,寒武纪地层碎屑锫石的年龄主要有2.7~2.6、~1.8、1.4~1.1和~1.0 Ga四组峰值及分别为250 Ma和105 Ma的热液改造年龄记录;泥盆纪地层碎屑锆石除少数具有古太古代年龄外,其余主要形成于~1.7和~1.0 Ga,并记录了强烈的~100 Ma的热改造事件.这些特征表明,研究区具有华夏陆块的属性,扬子与华夏陆块的边界应位于该区西北以远;经加里东构造事件后,研究区沉积盆地的物源区发生了改变,因而加里东期岩浆作用在本区并没有显示.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分析,加里东事件可能指示了已裂开古陆块与华夏陆块间发生的斜向碰撞,而大瑶山一大明山地区为沿垂直于该碰撞方向挤压形成的被动盆地.区域地层中部分碎屑锆石U-Pb同位素组成的重置和热液锆石的形成,反映了研究区在印支期和燕山期存在大规模流体参与的热改造事件,这些热液对流作用应是导致本地区乃至整个华南褶皱带陆缘Au-Cu多金属矿带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插层高岭石层间醋酸钾的作用和取向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X粉晶衍射和激光拉曼光谱实验分析高岭石及其醋酸钾插层物的结构。通过实验表明醋酸钾对结晶指数(HI)为0.9的高岭石进行插层.插层率为73%,使高岭石的d(001)由0.72075nm增加到1.42093nm。进入高岭石层间的醋酸根利用其羧基上的两个氧同时和高岭石的面内羟基形成氢键,在高岭石层间直立取向,而对其内羟基基本无影响。当温度升高时,与面内羟基伸缩振动有关的峰(3698cm^-1,3684cm^-1,3672cm^-1等)发生红移,且强度增加;而与内羟基伸缩振动有关的峰(3621cm^-1)则发生蓝移。温度升高到100C以上,开始发生去插层过程;直到250C,插层分子还不能完全从高岭石层间脱去。  相似文献   
3.
低温成矿系列中生物有机质的矿床学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明安 《地球科学》2000,25(4):375-379
在低温热液型矿床的形成过程中, 生物和有机质发挥了重要的成矿作用.这种作用可以归纳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生物及有机质直接参与成矿作用的意义在于: 在沉积岩主岩的同生沉积阶段形成矿源层, 在成矿物质活化迁移过程中形成含矿流体, 在成矿元素的沉淀阶段富集形成矿床; 生物及有机质间接成矿意义是指有机质的成熟演变作用及其产物可以揭示成矿过程, 反映低温热液成矿机理和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4.
胡明安 《地球科学》1996,21(6):625-628
原生有机质及沥青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矿区存在微弱的热异常,地层中原生有机质含量极低,沥青是成矿过程中由含矿热液他地带来的迁移型流体烃,流体迁烃在迁移时发生轻烃组分的分馏。在成矿部位,含有硫酸盐,铅锌和流体烃的深湖热液与携带硫酸盐还原细菌的大气降水汇合,流体烃发生生物降解和水洗溶解并引起硫酸盐的生物还原,生成硫化氢,导致铅锌硫化物沉淀,形成矿床。  相似文献   
5.
矿床产于三叠系大冶群碳酸盐岩中,有机质来自海相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矿层中有机质发生成熟异常,已达过成熟作用早期。这得到镜质体反射率(Ro达4.6%)和矿物包裹体测温(均—温度达210℃)的证实。部分标本中有机质被微生物降解。硫同位素δ34S值大部分为正值,小部分为负值。综合研究表明在鄂东铅锌硫化物矿床的形成过程中,硫酸盐的生物和非生物还原作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成矿意义。  相似文献   
6.
康定-石棉-冕宁韧性剪切带在其成生演化过程中,产生大量剪切构造及次级断裂,造成扩张空间。在这些剪切带扩张空间内,由于化学的、物理的及生物化学条件发生突变,导致热液的地球化学平衡被破坏,促使自然金沉淀析出,并聚集在剪切带内构成矿床。剪切带不仅是含金热液迁移的通道,而且也是发生成矿作用的有利空间和成矿物质沉淀富集的理想场所,是一种具有重要成矿意义的地球化学障。  相似文献   
7.
原生有机质及沥青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矿区存在微弱的热异常,地层中原生有机质含量极低,沥青是成矿过程中由含矿热液从他地带来的迁移型流体烃。流体烃在迁移时发生轻烃组分的分馏。在成矿部位,含有硫酸盐、铅锌和流体烃的深源热液(温度60一]00℃)与携带硫酸盐还原细菌的大气降水汇合,流体烃发生生物降解和水洗溶解并引起硫酸盐的生物还原,生成硫化氢,导致铅锌硫化物沉淀,形成矿床。  相似文献   
8.
在岩溶及其伴生的成矿作用发生的同时,来自溶解岩石中被分离出的有机质、地表水携带的陆生植物及由含矿卤水自深部或它地搬运的有机化合物与其它岩溶液填物一起沉积于岩溶洞穴中.根据它们的不同来源及受到岩溶成矿的影响程度,可区别出改造型、继承型、搬迁型、原生型有机质.由于有机质的热稳定性低,因此能较好地反映岩溶的性质、演变过程及其中成矿的特点.研究岩溶型铅锌矿床中有机质的类型、变化、分布规律,有助于矿床成因研究,指导找矿.  相似文献   
9.
地质界面对桂中凹陷区铅锌矿床的控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桂中凹陷大地构造条件特殊,其北为桂北台隆,与扬子地台接壤,其西与右江再生地槽连接,其东和南与大瑶山隆起相连.在区域性范围内,广西大部分铅锌矿床分布于桂中凹陷的边缘.其中,河池-南丹成矿带几十个大-中型和特大型铅锌铜矿床位于凹陷的西部及西北部边缘,在凹陷的东南部和东部边缘有武宣-象州成矿带的几十个大-中型和特大型铅锌铜矿床,在凹陷的南、北和东南、东北部边缘地带则连续分布着宾阳、贵县、锡基坑、北山、泗顶等若干个大-中型铅锌铜矿床.在矿区范围内,铅锌矿体主要产于不整合面附近、多组断裂的交汇部位、岩体的周围、沉积岩相变带、不同岩性接触面等.不论在宏观的区域范围内,还是在微观的矿区范围内,矿床的成矿作用和分布明显受到地质界面的控制,其主要特征与美国MVT铅锌矿床相似.地质界面是地球内部能量集中、汇集、传递、转化和释放的地带,是地球物质变化、活化、迁移和沉淀富集的部位,也是成矿作用发生的场所.桂中凹陷与周边地质构造单元接合处的地质界面是“MVT型”铅锌矿床形成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0.
有机地球化学在外生成矿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地球化学是近20年来为适应矿产资源、能源、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以及生命科学等的发展而迅速成长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主要是沉积学、地球化学与生物学、海洋学、有机化学等相互渗透的一个新的分支.它在沉积金属非金属外生成矿作用中的应用,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近十年来国外有机地球化学发展很快,特别是围绕石油、煤田以及沉积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的成因、勘探、开发与利用,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下面,将主要介绍有机物与沉积金属非金属矿床的关系,并简单说明一下人们是怎样利用有机地球化学的知识,解释外生成矿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例如:沉积环境,成矿物质的来源、搬运及沉淀富集机理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