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6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川西北中二叠统栖霞组发育厚层白云岩储层,成为近年来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领域,但栖霞组有利相带分布和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并不明朗,制约了该地区油气勘探进展。根据野外露头、岩心、薄片、测井和地震资料,结合区域地质演化,对川西北栖霞组沉积特征、沉积格局以及古地貌进行研究发现:川西北栖霞组主要为碳酸盐岩台地沉积,自西北向东南方向依次发育盆地—斜坡相、台地边缘相和开阔台地相,并发育台缘滩或台内滩等若干亚相类型。其中栖一期沉积水体较深,为弱镶边碳酸盐岩台地形成期,台缘滩厚度薄,展布范围有限;栖二期为栖霞组主要成滩期,滩体厚度大,展布范围广,具典型镶边碳酸盐岩台地特征。栖霞组白云岩主要为台地边缘高能滩相沉积背景,栖霞组沉积期,研究区具西北高、东南低,西南高、东北低的古地貌格局,其不仅控制着台地边缘高能滩相的沉积分布,并进一步为该区白云岩储层发育奠定了基础,白云岩具有西北向东南、西南向东北逐渐减薄的特点。结合沉积演化和古地貌分析结果,认为古地貌为栖霞组白云岩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西北及西南方向等古地貌高地为研究区栖霞组白云岩储层发育的有利沉积相带。  相似文献   
2.
2002年7~8月海河流域面雨量预报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新龙  胡欣  尤凤春 《气象》2003,29(6):41-45
对天津市气象台和河北省气象台在2002年7—8月的海河流域面雨量24h、48h预报进行了误差对比分析,列举了几种预报误差,并利用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判法,计算了它们的模糊评分。结果表明:海河流域的面雨量预报有一定的可信度,把其作为水文模式的初值,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对于各气象台各自辖区内的预报,范围越小,预报越准确;在对面雨量预报效果的评估上,80%(或80)这一数值是客观、可信的。  相似文献   
3.
太行山地形对“96.8”暴雨影响的数值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徐国强  胡欣  苏华 《气象》1999,25(7):3-7
利用MM4模型,设计了4种模式地形方案,讨论了太行山地形对“96.8”暴雨降水量的贡献;并利用垂直运动和水汽通量等物理量,探讨了太行山地形对本次暴雨过程增幅作用的机制。结果显示,太行山地形对本次暴雨过程的降水中心强度及位置有显著影响,具有60%增幅作用。太行山地形对垂直运动及水汽辐合也都具有增幅作用。模式地形越真实,预报结果越好,地形越高,降水增幅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4.
华南沿海五月份海陆风温压场特征与降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分析了华南沿海1978年5月份与海陆风相对应的温压场特征。结果发现,海陆风风向与温度距平和气压距平等值线近于垂直,由冷高指向暖低。在沿海地区,温压梯度最强,海陆风也最大。从海陆风温压场建立至海陆风形成时间短促。海陆风对温压梯度具有削弱作用,因而海陆风制约了海陆风本身的发展。此外,本文还发现,海陆风辐合场与华南沿海降水中心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MM5模式中不同对流参数化方案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58,自引:2,他引:58  
应用MM5中尺度模式, 在60、20和10 km模式分辨率下, 分别选用4种不同对流参数化方案 (KUO方案、GRELL方案、KAIN-FRITSCH方案和BETTS-MILLER方案, 以下简称KU、GR、KF和BM方案) 对1996年8月3~4日石家庄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试验.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及其与观测的比较表明:主要雨带位置对参数化方案并不是十分敏感, 但随分辨率提高, 雨带分布特征的模拟更接近实况; 当分辨率提高到10 km时, 虚假的降水中心也明显增加; 模拟的暴雨中心强度随分辨率的提高而增强并随参数化方案的不同有所变化, 但均比实况偏弱.分析还发现, MM5模式的GR、KF及BM方案的次网格降水对总降水的贡献率随分辨率的提高而减小, 而KU方案的情况则呈现出不合理的缓慢增加态势.虽然4种方案下模拟的水平环流特征有较好的一致性, 但模拟的云物理特征和垂直运动特征还是存在一定差别的, 这种差别对定点、定量降水和天空状况、地面气温、湿度等要素的准确预报都会产生影响.因此, 在预报和模拟中应考虑预报和研究对象的特点来选择对流参数化方案.  相似文献   
6.
川西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在多个构造获得突破,但前期受勘探程度及资料限制,对茅口组储层研究相对较少,这制约了下一步勘探工作,因此开展川西北部茅口组储层特征研究是有必要的。基于此,本文根据钻井、化验分析、地震等资料,结合动静态资料重新评价茅口组储集类型,取得了以下三点认识:①川西北部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储集岩类主要为亮晶生物(屑)灰岩、粒屑灰岩、含生屑泥晶灰岩、白云岩、白云质(豹斑)灰岩。具有孔、洞、缝等多种储集空间,它们在空间上相互有机搭配形成了孔洞缝相结合的储渗空间。②川西北部茅口组气藏并不只是单一的裂缝性气藏,应以裂缝—孔洞型气藏为主,只有找准缝洞系统发育区,才能获得较好储量规模及勘探开发效果。③有利滩相是储层发育的基础,受岩溶作用改造后的有利地貌区是控制储层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利用常规实测资料、NCEP刷CAR再分析资料、T213分析资料,对绵阳地区2008年9月22—27日出现的持续性暴雨过程进行环流形势及物理量场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过程可分为两个明显的降水时段,其区域不同、强度不一;副高、冷空气、两条水汽通道以及台风是此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第一降水时段的各物理量水平皆大于第二时段,不稳定能量、水汽和气流的辐合、辐散区分布及上升下沉气流的位置和强度对暴雨的强度和落区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北祁连盆地群位于青藏高原北部,长期处于欧亚大陆的边缘活动带,对构造运动有着敏感的反应,各次构造运动在该区都有表现。现今北祁连盆地群经历多次构造运动的改造,先后经历了早古生代大陆裂谷阶段、晚古生代稳定陆内沉积盆地阶段、中生代的板内变形阶段和伸展断陷阶段、新生代挤压变形与前陆盆地发育阶段,是各个时期盆地叠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胡欣  赵秀英 《气象科技》2000,28(4):35-37
文章给出了预报微下击暴流潜势的一个新指数,并介绍该指数的表达式、计算方法,提出用于日常预报业务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王福侠  张迎新  胡欣  景华 《气象科技》2004,32(Z1):15-20
20 0 3年 10月 10~ 12日在华北平原南部出现了一次 5 0年同期罕见的大暴雨过程。为了弄清大暴雨形成的物理原因 ,利用常规资料、MM5模拟结果和自动站资料对这次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表明 ,源源不断的大中尺度水汽输送及持续较长的时间是这次同期罕见大暴雨的主要原因。而大中尺度急流间的强风向辐合加强了垂直上升运动 ,这是形成华北平原大暴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