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1篇
  2020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蒙脱石酸处理产物的表面结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广东和平蒙脱石及其酸处理产物进行了化学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分析、原子力显微镜及魔角旋转核磁共振等研究。结果表明,酸处理浓度对蒙脱石的表面结构有很大的影响。当酸处理浓度达到20%时,蒙脱石硅氧四面体中的Q^3Si环境发生结构重组,有部分转变为畸变的Q^3Si环境和Q4Si环境,而A1的结构状态则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这与原子力显微阄的观察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基于滨海核电站海上γ辐射剂量率的智能化自动监测系统是一种无人值守的辐射监测装备,可全天候、长时间、在线组网、连续自动测量水面和空气中的γ剂量率、获取水中γ能谱数据并进行核素识别和计算活度浓度,并实时地将监测数据通过无线通信链路和北斗短报文两种形式上传至地面数据服务中心。在非事故情况下,该系统是对核电厂监督性监测系统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在发生重大核安全事故或放射性物质泄漏的情况下,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的派船巡测时方法不标准、数据不及时不连续、人员受照风险大、船只易受污染和行动代价高等问题;在恶劣的极端气象条件下,无人值守的自动监测系统能够为核电站提供实时有效的水体和空气中的γ剂量率、气象、海水温度等监测数据,有效地提升了核电站在极端气象条件下的监测能力,对滨海核电站整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硅藻土的~(29)Si魔角旋转核磁共振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藻土的29Si魔角旋转核磁共振谱冯璜张惠芬郭九皋王辅亚王德强(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胡澄(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实验室,南京210093)关键词硅藻土核磁共振微结构硅藻土轻质、吸附性强和对热、电、声极差的传导性,使其能广泛应...  相似文献   
4.
高岭石热转变产物~(29)Si、~(27)Al魔角旋转核磁共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魔角旋转核磁共振结合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等手段 ,研究了苏州高岭石 5 60~ 160 0℃热转变产物 ,主要获得以下结论 :①高岭石 偏高岭石 莫来石的转变系列的确存在结构上的连续性。其转变经历了几个阶段 :脱羟阶段 ( 4 0 0~ 60 0℃ ) ,偏高岭石阶段 ( 60 0~ 80 0℃ ) ,相分离阶段 ( 80 0~ 110 0℃ ) ,莫来石阶段( 110 0~ 160 0℃ )。②莫来石形成过程没有出现Al2 O3的大量分凝 ,但存在SiO2 的分凝。③偏高岭石 莫来石转变过程的中间相为Al Si尖晶石和准莫来石。④引起 10 0 0℃放热反应的主要因素是准莫来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高岭石热转变产物^29Si、^27Al魔角旋转核磁共振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姚林波  胡澄等 《矿物学报》2001,21(3):448-452
运用魔角旋转核磁共振结合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等手段,研究了苏州高岭石的560-1600℃热转变产物,主要获得以下结论:(1)高岭石-偏高岭石-莫来石的转变系列的确存在结构上的连续性。其转变经历了几个阶段;脱羟阶段(400-600℃),偏高岭石阶段(600-800℃),相分离阶段(800-1100℃),莫来石阶段(1100-1600℃)。(2)莫来石形成过程没有出现Al2O3的大量分凝,但存在SiO2的分凝。(3)偏高岭石-莫来石转变过程的中间相为Al-Si尖晶石和准莫来石。(4)引起1000℃放热反应的主要因素是准莫来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硅藻土的29Si魔角旋转核磁共振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广东,浙江,云南等不同矿床硅藻土的^29SiMASNMR谱进行了讨论,谱上出现了个不同化学位移及不同强度的信号,分别为-110.1*10^-6---112.1*10^-6,-91.1*10^-6--91.6*10^-6,-106.2*10^-6--107.1*10^-6,-100*10^-6--102.5*10^-6。这些信号分别属于硅藻硅质,高龄石和石英的^29Si共振。硅藻的硅质骨架与蛋白石  相似文献   
7.
蒙脱石热处理产物的微结构变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广东和平蒙脱石及其热处理产物进行了化学分析、差热和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及魔角旋转核磁共振等研究。结果表明,蒙脱石在热处理温度为126℃-148℃时,主要脱出吸附水和层间水,这一脱水过程是可逆的。当热处理温度达到659℃时,蒙脱石八面体片中的羟基开始脱失,但层状结构仍然保持,这种羟基的脱失过程对应着八面体片中Al向Al的转变。当温度达到900℃时,蒙脱石的层状结构完全被破坏,并有新的矿物相μ-堇青石产生。当温度为1200℃时,则出现方英石及莫来石相。当热处理温度达到1350℃时,方英石及莫来石的含量略有减少,并出现较多的含铁堇青石相。  相似文献   
8.
天然烧变高岭石中水铝英石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用DTA、TG、XRD、29Si和27AlMASNMR等手段对我国北方的一些天然烧变高岭石及其热处理产物进行了研究.首次在天然烧变高岭石的29Si魔角旋转核磁共振谱中(MASNMR)记录到了-79.0×10-6位置附近的水铝英石的特征29Si信号,说明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经过水的化学作用,变高岭石可以转变成水铝英石。但是,水铝英石是一种非晶质相物质,它不稳定,易脱失结构水而转变成其它物相,这些发现对完善高岭石的相变理论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