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27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中国5个重要景观区1:20万金、铜表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进行总结、对比,并讨论景观、表生因素对区域异常评价标志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区域异常系统评价体系的思路和评价准则,提出了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系统评价的量化模型。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研究区内钙积层、风成沙等制约因素对铜多金属元素表生地球化学异常发育的影响,总结了该类特殊景观条件下铜多金属元素表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其在垂向和侧向上的迁移规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该类景观区铜多金属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异常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研究区发育火山成因块状黄铁矿矿床和铅锌铜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及其相应的两类矿化蚀变带.黄铁矿矿化蚀变带以亏损Pb,Zn,Cu,Ag,Sr,Ba,Mn及K,Na,Mg等元素,且多为负异常,元素无明显共生组合规律为特点;多金属矿化蚀变带则以富集多金属元素及伴生元素,富K,Mg,贫Na为特征,而且多元素共生组合好,异常强度高而宽度窄,下盘晕强于上盘晕.同时,总结了两类矿化蚀变带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对区内主要蚀变带进行了含矿远景评价  相似文献   
4.
西天山高寒草甸区寻找隐伏矿化探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广厚覆盖的高山草甸景观区进行了壤中汞气、金属活动态和有机结合态等方法找隐伏矿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壤中汞气确定含矿断裂构造,应用金属活动态和有机结合态确定矿化种类,二者结合是覆盖区找隐伏矿的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5.
表生介质中铜的赋存相态对其表生异常的发育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敖格道仁诺尔铜与金属的矿化区内土壤及湖各湖积物中铜的七种赋存相态的分析研究,认为在土壤剖面上的不同层位之间,铜的赋存相态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又随近矿地段和矿体上方土壤空间位置的不同有所变化。铜的这种赋存相态特征受研究区地理景观条件、土壤结构类型、土壤环境的化学物理参数及铜的表生地球化学性质等内外因素制约的。对这些制约因素的深入研究是表生异常形成机制及其评价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按照将成矿的地质环境与因素转化为地球化学的环境与因素,进而再把控矿的地球化学环境标志转化为地球化学找矿指标的思路,通过系统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证明陕南柞水水阳成矿带菱铁矿铅、银、锌矿床上要是海底热卤水同生沉积成困,矿床受相对封闭的海底洼地和同生断裂构造的控制。但在普查阶段同生断裂与海底洼地是很难从地质上确定的,因此设想应用反映热卤水高盐度的地球化学环境标志(粘土岩类高的硼和钡含量)来代替地质环境因素指示成矿有利地段。经近矿与远矿含矿地层(主要由粘土岩组成)硼和钡含量对比,肯定了上述设想,选择黑沟矿区进行硼量和钡量测量,结果在已知矿段圈出规模较大形态规整的硼和钡异常。研究表明,沉积地层中硼和钡的分布不仅可以很好地反映同生沉积成矿的高盐度环境,而且也是该类层控矿床找矿的有效标志。  相似文献   
7.
蒋敬业  王苹 《地球科学》1999,24(3):304-307
研究区发育火山成因块状黄铁矿矿床和铅锌铜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及其相应的两类矿化蚀变带,黄铁矿矿化蚀变带以亏损Pb,Zn,Cu,Ag,Sr,Ba,Mn及K,Na,Mg等元素,且多为负异常,元素无明显共生组合规律为特点;多金属矿化蚀变带则以富集多金属元素及伴生元素,富K,Mg,贫Nadisplay structure  相似文献   
8.
影响水化学找金发展的因素及其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敬业 《物探与化探》1998,22(4):255-261
本文分析了影响水化学找金发展的因素。对天然水中金的分离富集、分析技术、水化学金异常解释评价途径及水化学找金的应用等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武汉城市湖泊汞的环境地球化学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汞由于其在环境中的持久性、生物地球化学可循环性以及潜在的生态威胁性而受到格外关注。对武汉远郊、城乡结合部和市区三种环境中6个湖泊的水、沉积物和生物(鱼)中汞污染特征进行了调查采样,用原子荧光光谱仪进行了汞含量的测定。采用Hakanson提出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直接评价了武汉湖泊汞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与国家食品卫生标准鱼肉中汞含量(≤300ng/g)相比,除梁子湖乌鱼(汞含量为676ng/g)外,6个湖泊3种鱼肉中汞含量均未超标,表明武汉城市湖泊汞元素尚未造成明显的生态效应;与国家Ⅲ类水质汞含量标准(0.1μg/L)相比,除金银湖水汞含量(0.137μg/L)略有超标外,其他湖水汞含量分布在0.048~0.081μg/L之间,均在合格标准线以下,武汉地区湖水中重金属汞污染不严重,不会构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应用Hakanson评价模型,据单个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排出所研究湖泊沉积物汞污染程度的序列为:东湖>墨水湖>金银湖>梁子湖>汤逊湖>鲁湖。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中游鄂东南铜矿集区土壤铜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鄂东南铜矿集区的山间谷地、长江冲积平原和低山丘陵三种地形土壤的系统测定表明:(1)土壤母质是影响土壤全量铜的主要因素,土壤有效态铜总体上受土壤全量铜的制约;在相同地理和气候条件下,土壤pH值是控制铜垂向分布的重要条件之一;中生代含铜花岗闪长岩是长江中游沿江铜矿庥区内区域土壤铜污染的主要自然源。(2)矿集区内土壤铜污染主要有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两类,两类土壤污染在土壤全量铜、有效态铜和铜含量垂向分布及土壤pH、R(电导)等理化性质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