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2篇
地质学   75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南部及邻区能源资源成矿区带数据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能源矿产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加强我国及周边地区油气和煤等能源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意义重大。依据板块构造和大陆动力学以及油气与煤成藏地质学理论,以深部构造控制盆—山发育、盆—山耦合和热动力系统控制成矿的研究工作思路,应用70个油气田、471个煤田的基础地质资料,从沉积盆地发育的区域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单元诸多方面,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上提示了该区板块构造格局与能源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中国南部及邻区能源资源可划分为3个成矿域,每个成矿域又可进一步划分为成矿省、含矿区(盆地)、矿田聚集区带、矿田(油气田)五个级别的成矿区域。数据集由构造带(断裂带和造山带)类型和时代、盆地类型和时代、能源矿产资源类型和丰度、成矿区带等元数据组成。该数据集是在区域大地构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沉积盆地能源矿产(石油、天然气、煤)资源评价资料,综合分析成矿区带特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的一套完整的数据库,不仅是对中国南部及邻区区域地质认识和沉积盆地能源资源勘查工作成果的集成,而且为国家科学地引导地质找矿工作部署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系一直是我国重要的油气攻关层位,然而其地层发育情况却长期存在争议,尤其是精细层位划分以及内部是否存在不整合界面的问题。本次研究结合了前人研究成果、岩性、测井、地震资料,并以野外露头研究为基础,通过对深底沟—大侏罗沟、花园沟、黑油山沟、吐孜沟、水库沟5条野外剖面的考察,识别出各类标志层以及J/T、T/C、T3/T2、T2k2/T2k1、S6/S7界线,认为三叠系内部并不缺失S2、S3(砂组,位于T2k2),并可区分出此二层位,随即建立起多个野外剖面的时空对应关系;此外,本次研究还通过不同岩性岩石测井响应特征将下三叠统划分为3段6砂组,将上三叠统划分为3段7砂组,将中三叠统则更细划分为2段7砂组14小层,并通过元素地层学方法对层位进行了局部检验。  相似文献   
3.
陈廷愚 《地质论评》1986,32(3):300-310
引言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南极横断山脉(Trans-Antarctic Mountains)称作罗斯褶皱带,系罗斯地槽经罗斯造山运动后形成的产物。罗斯造山运动(Ross Orogenv)一词最早由B.M.Gunn和G.Warren(1962)所命名。他当时所说的罗斯造山运动,是指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在南极南维多利亚地区,发生于罗斯超群中的褶皱和变质作用。后来,这一名词的含意发生了不少变化。例如C.Craddock 1970年曾经把发生于前寒武纪末期大约630—1 000Ma的造山运动称为Nimrod运  相似文献   
4.
为了总结我国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普查的丰富地质成果,以适应地质工作迅速发展的需要,由中国地质科学院主持,于1971—1974年编制了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集》。参加这项编图工作的有: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矿产所、地质力学研究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以及各省、自治区地质局等共三十多个单位二百多人。  相似文献   
5.
秦巴地区较大面积内地质一找矿工作的基础,是解决本区前寒武纪各群的时代、划分对比以及可能条件下的层序问题.以往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目前对这些问题仍有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对各“群”的时代和区域性划分对比,更是“众说纷云”.本文试图运用“区域控制论”的观点,从大区域的地质历史发展演化过程,对秦巴地区的宏观控制作用出发,分析探讨各“群”时代、划分对比及生成环境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7.
中生代以来,闽粤沿海变质带经历了十分复杂的构造岩浆演化过程。强烈的区域变质作用及大规模韧性剪切作用成为这一地区最引人注目的地质事件。通过对该变质带代表性岩石进行系统~(40)Ar/~(39)Ar阶段升温测定,结果表明晋江地区混合岩和浅粒岩形成于距今99—98Ma以前,后期的北西向韧性剪切则是发生在75Ma以前。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四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矿产资源日益增长。但是由于地表露头矿日趋减少,因而找矿难度日趋增大。为了解决矿产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长与找矿难度越来越大的矛盾,可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工作方针:一种是采取“大工程量”的做法,即多投资、多打钻、多掘进,“物探、钻探加硐探,地质、理论靠边站”;另一种是以搞清基础  相似文献   
9.
大别山腹地燕山期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的同位素...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廷愚  牛宝贵 《地质学报》1991,65(4):329-336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区域地质编图方法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地理信息系统在小比例尺区域地质编图中的应用为基础,结合《亚洲中部及邻区系列地质图》的编制,详细阐述了应用ArcInfo、MapGis等GIS软件进行数字地质编图的方法.对地理空间数据和专业地质空间数据的编制做了详细介绍,其中包括各种要素制图综合、属性库制作、编码设计、现势资料的补充等.根据数据源的不同,制定了不同的技术路线和工作方法.将来自不同国家的数据源进行数据转换、投影变换和误差校正,转换为统一的数据格式和投影坐标系统.对基于GIS的区域地质编图方法及数据源做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