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皖南变质岩中的疑源类、孢粉化石组合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冠宝  陶正  石永红  徐树桐 《地质学报》1996,70(4):374-382,T002
皖南变质岩区地层原被认为属江南古陆的一部分,时代定为中、晚元古代。本文根据其中所含的Asperatopsophosphaera?sp.,Trachysphaeridium sp.,Nucellosphaeridium sp.,Lophosphaeridium sp.,Leiosphaeridia sp.,Baltisphaeridium spp.,Micrhystridium spp.和scolecodonts等疑源类和其它微体化石及笔者等以前发现的Lingulacea总面貌反映的时代,判断其中部分变质地层的时代应为晚元古代—早古生代和早古生代。同时还根据Crassispora sp.,Kraeuselisporites sp.和Lueckisporites ef.virkkiae Potonie & Klaus,Triquitritessp.等孢粉化石组合面貌反映的时代,推断其中尚有一部分为晚古生代地层。因此认为本区是一个从晚元古代—早古生代开始到中生代结束的碰撞型造山带,而不是一个古陆。  相似文献   
2.
再论徐(州)-淮(南)推覆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树桐  陶正  陈冠宝 《地质论评》1993,39(5):395-403
我们在1987年曾指出过徐州—淮南地区是一个由中—朝板块的古生代盖层组成的大型褶皱推覆体。最近我们经详细研究,认为它是由南段定远—淮南、中段小涧集、北段徐州到台儿庄的山系组成的一个半圆形造山带。根据影响这些地区的应变强度不同,该带可划分为南、北、中三段。最后讨论了该带动力学机制、构造过程及与邻区构造关系。  相似文献   
3.
皖南浅变质岩地区的构造格局和演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皖南浅变质岩地区的构造格局是由不同构造背景下的4个构造一岩石单位拼合而成。这4个单位是:1一钙碱性火山岩单位,它形成于岛弧环境;Ⅱ一复理石浊积岩单位,它形成于弧后海槽环境;Ⅲ一扬子大陆板块的前震旦纪基底岩石单位,是扬子大陆板块前震旦纪基底,是研究区内唯一的一个原地系统;Ⅳ一构造混杂岩带。它由强烈的剪切基质和包裹于基质中的各种碎块组成。Ⅰ,Ⅱ,和Ⅳ单位岩石依次向北逆冲在Ⅲ单位之上构成本区的基本构造格局——一系列的叠瓦或双冲式构造。蓝田附近出露的震旦系一早古生代地层是被逆掩在、Ⅰ,Ⅱ,和Ⅳ单位之下的杨子大陆板块盖层沉积经后期剥蚀后露出的一个构造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