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4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92l0工程现已在省级次站及州(地、市)级小站中应用。为保证该系统的正常工作,对系统的维护及故障排除至关重要。本着重介绍此系统在业务运行过程中常见的故障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涛  张伟林  马丽芳 《地质论评》2013,59(5):5000852-5000908
中国黄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因黄土地层多孔性、湿陷性与透水性等特性致使以往众多黄土研究仅局限于天然剖面;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能提供高精度、高分辨率信息的科学钻探已受到众多地质学家深入研究黄土的青睐.目前黄土的科学钻探工艺一般分为干钻以及泥浆钻两种,然而没有任何润滑效果的干钻将会出现卡钻、消耗岩芯或钻速变慢至不进尺等现象,不仅限制了黄土岩芯的正常获取,而且没有冷却效果的干钻又可破坏有机物、岩石磁学等环境代用指标携带的信息,即无法准确恢复黄土沉积时的原生环境面貌.  相似文献   
3.
华北地区下寒武统的划分对比及其沉积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有海  马丽芳 《地质论评》2008,54(6):731-740
华北地区下寒武统具有明显的“两灰两红”四套岩石组合,代表两个潮湿—干旱的沉积旋回,据此自下而上可分成辛集组、硃砂洞组、昌平组和馒头组四个岩石地层单元和Husaspis、Megapalaeolenus fengyangensis和Redlichia chinesis三个化石带,并可能分别与南方的筇竹寺阶、沧浪铺阶红井哨段、乌龙箐段和龙王庙阶相对比。早寒武世沉积时,华北地台具有“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古地貌格局,海水沿地台西南缘的贺兰—六盘坳陷和地台南缘的晋豫裂坳陷及豫—皖陆块依次北侵,并在早寒武世末期浸漫了大部分华北古陆。早寒武世时,郯庐断裂带东侧的吉南辽东地区可能位于地台南缘,其沉积特征与断裂带西侧的豫皖苏鲁地区非常相似,只是中生代发生了大规模的郯庐断裂左行平移才形成现今的地质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4.
酒西盆地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一个内陆沉积盆地,发育了巨厚且连续的中-新生代地层,详细记录了盆地及周缘山地的构造、环境演变历史。本文在利用平衡剖面法恢复不同时期酒西盆地原始盆地边界基础上,通过盆地天然露头控制剖面和钻井资料的地层厚度,恢复了酒西盆地新生代各组沉积等厚图。根据不同时期盆地大小和沉积等厚图的计算,获得了酒西盆地新生代不同时期的沉积通量。结合前人对该区构造与古气候研究成果,认为古近纪持续干旱的气候条件下从火烧沟组(40.2~33.4 Ma)到白杨河组(30.9~23.8 Ma)盆地沉积通量增加主要由青藏高原持续挤压使祁连山快速构造隆升导致风化剥蚀量增加所致;中新世早期(疏勒河组弓形山段,23~14 Ma)虽然气候相对温暖,但此时祁连山构造带相对稳定,控制了物源区祁连山风化剥蚀量相对前期减小,使盆地沉积通量相对减小;中新世中期(疏勒河组胳塘沟段,14~8.3 Ma)盆地沉积通量增大可能是气候和构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新世晚期以来(<8.3 Ma,疏勒河组牛胳套段-玉门组)盆地沉积通量呈阶段性大幅陡增,主要由祁连山晚新生代以来阶段性急剧构造隆升导致风化剥蚀量猛增所致。  相似文献   
5.
中国晚前寒武纪的冰川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丽芳 《地球学报》1990,11(1):162-164
<正> 晚前寒武纪末期是中国地质历史上冰川活动最重要时期,也是全球范围内冰川广泛发育的时期。冰川活动是地球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重要地质事件,因此有些学者曾建议将这时期称作寒冷纪或冰川纪。最近,我国不少学者根据生物演化和古地理古构造特征认为700Ma是一个重要界线,建议将震旦系底界定在700Ma,其下冰川活动广泛发育的800—700Ma阶段另建一纪,暂称扬子纪,作者赞同这一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